【編者按】今天是五四運動102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毛主席《改造我們的學習》發表80周年。本文系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姚有志將軍兩年前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而作,針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奇談怪論,從文化層面論述了五四運動的重要戰略意義。今日讀來,仍切中時弊,啟人思考。原文于2019年4月28日昆侖策網和“昆侖策研究院”原創首發,為配合黨史學習教育,現經作者授權重新修訂發布,以供研究參考。
文化(主要指觀念文化)是民族生存、延續與發展的基因、血脈和精神支撐。中華民族從迄今6000年前后踏入文明門檻之日起,就創造出戰天斗地、經世自強的祖源文化。到迄今2500年前后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即中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變革的春秋戰國時期,則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子學文化群雄并起的昌盛局面。然而自公元前一世紀漢武帝極權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近2000年間,不僅道、法、兵、墨等等諸家文化遭到冷落、限制乃至封殺或禁錮,對封建社會起穩定器作用的儒家文化,也不斷遭到截取、扭曲和缺陷部分的無限放大。期間除隋唐等朝代外,中華民族氣勢磅礴的原創型傳統文化,走的是一條由盛而衰的下坡路。當然不能否認儒家文化為主干的傳統文化對民族生存延續的支撐作用與同化力量,歷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出現的“征服者被征服”現象,就是有力的證明。但是,自15世紀始,當西方掙脫被宗教文化主宰了千余年“政教合一的黑暗中世紀”,陸續啟動并完成了以文藝復興為旗幟的思想文化革命,以工業主導取代農牧漁主導的產業革命,以及資產階級登上統治舞臺的政治革命的過程中,獨領風騷越千年的中華文明卻日漸進入病入膏肓的危重期。
有比較才有鑒別,碰撞中方顯優劣。當西方乘文化、產業和政治三大革命的勁風,掀起殖民世界的狂濤惡浪撲向中國時,被封建文化冰水浸泡已久的中國社會,立馬顯出不可思議的麻木、迂腐和不堪一擊。自18世紀末拿破侖時代起,西方政要和學者對中國社會有數不清的針砭、挖苦和諷刺。法國人針砭中國是“東亞睡獅”。德國人形容中國是“體內血液停止循環的冬眠動物”。最早殖民侵略中國的英國人譏諷中國是“東亞病夫”。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尤為難聽,竟挖苦中國人是“木訥、癡呆、未脫離蒙昧狀態的非人類”。唯有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的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中國已經全面落伍于時代潮流的同時,預言曾經創造過輝煌燦爛古代文明的中華民族,遲早將爆發革命而開創光明的未來。例如,馬恩在1850年初的一篇時評中就預言,未來中國將建立有別于歐洲式社會主義的“中國式社會主義”,新的國家名稱叫“中華共和國”。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1840年,馬克思主義誕生是1848年。雖然只是前后腳的事,但是由于殖民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結合進一步毒化了中國的文化環境,使中國社會喪失了接受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和條件。那些有挽救民族危亡責任感的仁人志士,只能在殖民文化與封建文化聯合搭建的隧道內,憑感覺在黑暗中摸索。從魏源、林則徐“睜眼看世界”到太平天國起義,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到企圖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康梁維新,從孫中山連續多次發動武裝起義到辛亥革命,無一擺脫不了慘敗或夭折的命運。到五四運動前后,知識界的仁人志士不約而同把中國落后與屈辱的深層原因,指向“慘禍烈毒”摧殘國民精神的封建文化。文化達人梁啟超,洋洋灑灑1000多萬字的《飲冰室合集》,多是討伐封建文化劣根性的戰斗檄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鐵肩擔道義”的李大釗,發出“一切解放的基礎,都在精神解放”的號召,揭露封建文化對民族精神的壓抑和摧殘。后來被毛澤東譽為新文化主將的魯迅,棄醫從文,1918年發表小說《狂人日記》,向“吃人”的封建文化猛烈開火。新文化和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陳獨秀則認為,近代中國之壞,根在封建文化。他從1915年創辦《新青年》之日起,就秉持“科學與民主是人類社會進步之兩大主要動力”的觀點,高舉科學與民主的旗幟,調動與集合新文化力量,向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開戰。“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就是在這樣轟轟烈烈文化救國的時代潮流中,由青年學子提出來的。很顯然,“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包含民主精華成分的原創儒學,而是打倒被封建統治階級鬮割了儒學進取精神,又被放大了儒學某些缺陷的封建奴性文化!
【1920年11月,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秘密組建湖南共產主義小組(油畫)】
如果說五四運動時期文化救國是破字當頭,以破為主,五四運動之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文化戰線上則是邊破邊立,以立為要。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做出了獨一無二的巨大貢獻。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姚有志:化腐朽為神奇的樞紐和橋梁 ——從文化層面理解五四運動的戰略意義
2021-05-04劉書林 王宏巖|五四運動與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的選擇——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2020-01-04劉立強:高擎“五四”旗幟 繼承先輩遺志 ——民國報紙李大釗妻兒照片引發的探尋和遐想
2019-05-1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