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而“知彼”,離不開偵察和獲取情報。人民解放軍能最終贏得戰爭勝利,不僅是在硝煙彌漫的公開戰場上打敗了一個個強大的敵人,同時也在隱蔽的戰線上挫敗了對手。為什么共產黨能夠打贏這些隱蔽戰爭?黨的“情報之王”李克農總結了兩條原則——政治基礎和黨的絕對領導。毛澤東曾經總結說,要戰勝敵人需要進行兩個戰線的斗爭,一是公開戰線的斗爭,一是隱蔽戰線的斗爭。隱蔽戰線的斗爭,也被稱之為無硝煙的戰爭,過去有些人把隱蔽戰線的斗爭,就簡單地概括為情報戰線的斗爭,這個其實是不全面的。隱蔽戰線的斗爭,其實包括多種內容,例如說發動敵戰區的工人農民和其他階層的群眾,進行公開的或者是隱蔽的群眾性的斗爭,發動各黨派的聯合行動,進行秘密的地下黨的組織活動,這些都不算情報工作,但是情偵保衛工作,也是隱蔽戰線斗爭中間的重要部分。當年中國革命戰爭,能夠取得那么輝煌的勝利,除了在公開戰場,也就是那些英勇的指戰員,浴血沖殺之外,隱蔽戰線的斗爭也功不可沒。周恩來曾經指出:“有了黨,就有了黨的情偵保衛工作。”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共產黨從建立開始,它就在反動勢力的追捕之下,沒有合法活動的條件,因此必須在隱蔽的地下活動,那么就必須有情報偵察和內部保衛工作。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情偵保衛工作,開始建立于1925年,就是在廣東發生廖仲愷被刺的案件之后,中共中央就在國民黨內部建立一些偵察內線。1926年在上海工人武裝起義之前,又建立了紅隊,就是中央的保衛機構。1927年在武漢建立了中央特科,中央特科就負責黨中央的情偵和保衛工作,中央特科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重要的篇章。紅軍在建立之后,也建立了自己的情報和偵察保衛工作。后來的情報工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無線電偵察,這是當年共產黨人僅有的高科技。紅軍的無線電偵察,起自于1930年12月,繳獲國民黨張輝瓚師的半部電臺。為什么叫半部電臺呢?因為國民黨張輝瓚第十八師被紅軍殲滅之后,電臺所有人員連同電臺的機器都被紅軍俘獲,但是當時農民出身的很多戰士不認識電臺,去那瞎擺弄,結果把發報機擺弄壞了,只剩下一個收報機,但是有了收報機也非常重要。經過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動員,敵軍第十八師報務主任王諍參加了紅軍,七天之后王諍就被毛主席、朱總司令任命為紅軍的無線電隊隊長。1931年1月6日,王諍在江西寧都小部就帶上這部收報機的電臺,開始收聽國民黨軍的無線電通訊,這天也就稱為中國共產黨技術偵察工作的開端。王諍一戴上耳機,國民黨各部隊的無線電通信馬上就一清二楚,因為當時國民黨認為紅軍沒有電臺,因此他在電臺上互相發報,就用明碼發報,明碼就相當于我們四角號碼字典那個編碼,郵電局也是用明碼發報的。

因此國民黨軍第二次反“圍剿”的時候,國民黨軍的全部行動,都能夠事先知道。因此第二次反“圍剿”戰斗時,紅軍每次都能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五戰五捷,毛澤東當時在詩詞當中形容為“橫掃千軍如卷席”,后來毛主席表揚無線電隊,是“千里眼、順風耳”,紅軍從此有了一個重要的偵察手段。國民黨到了第三次“圍剿”的時候,就知道紅軍有了電臺,因此就采取了密碼,有了密碼之后,收到敵人信號,仍然不知道它的內容。當時紅軍的二局,在局長曾希圣率領下,用了極大的努力,日夜鉆研,在1932年8月,終于破譯了國民黨的密碼,破譯了密碼,這就對敵人偵察行動,有了一個質的提高,敵軍所發的電報,都能夠通過無線電接收下來。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唯一的戰略情報來源,就是靠無線電偵察,因此毛主席后來對軍委二局的評價相當高,曾經講過沒有二局,長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萬里長征紅軍沒有中過一次埋伏,國民黨軍隊的行動一清二楚,主要就是二局對國民黨軍的無線電碼基本上都能破譯出來。

軍委二局不但能夠破譯國民黨軍的絕大多數密碼,還創造了一次用假電令調動國民黨軍隊的奇跡。赤水之后,突然發現前面道路上有國民黨中央軍三個師,如果強行通過,又是一場惡戰。在毛澤東、周恩來正在思考對策的時候,二局局長曾希圣前來報告,他說我熟悉蔣介石的電令,我可以發一封假電報把他們調開。毛澤東、周恩來聽到之后拍案叫絕,于是曾希圣真是用蔣介石的口氣,發了一封電令,把國民黨三個師調動開。但是周恩來后來講,此事不可多干,只能干這么一次,因為再干敵人就會知道。蔣介石由于朝令夕改,經常發電報,所以說此事幾十年后,大陸方面在發表紀念曾希圣文章的時候,臺灣才知道居然還有這么一件事情。紅軍長征勝利到達了陜北,無線電偵察工作又轉入了對日軍的偵察,因為當時要破譯日軍的密碼,首先要懂日語,因此軍委二局在抗戰初期,就動員所有人員盡量學日語,另外組織了一批日語破譯人員,再加上同日軍內部,被稱之為中共諜報團的一些日本籍的共產黨員相互配合,對方提供日軍電令原文,延安的軍委二局再把它的密碼與日軍的原文相對照,這樣也就破譯了日軍大量的密電。在抗日戰爭期間,對侵華日軍的大多數的秘密電令,延安的軍委二局,也都能夠破譯出來,這就為八路軍、新四軍的活動,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而日軍對八路軍、新四軍的電令從來破譯不出,據侵華日軍總司令崗村寧次在戰后寫的回憶,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日軍才破譯出八路軍的一個初級電碼,但是高級電碼,它仍然破譯不出來。

1949年春,毛澤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接見二局骨干在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的無線電破譯工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解放戰爭初期,四平保衛戰的時候,由于東野作戰科科長王繼芳,對革命形勢悲觀失望,叛變投敵,因此他向國民黨報告了,我軍能夠破譯國民黨密碼的情況,國民黨軍馬上更改密碼,后來在美國的幫助之下,又提高了密碼的保密編碼程度。在這種情況下,軍委二局,特別是東野的二局局長曹祥仁,組織密碼破譯骨干,日夜攻關,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又破譯了國民黨軍的高級密碼。當時東北的技術條件比較好,東北野戰軍二局,最后擁有破譯電臺40多部,擁有120名破譯員。在華東戰場,在晉冀魯豫戰場,各地的無線電破譯工作,也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當年鄧小平曾經講過,技術部的工作人人得意。陳毅有句名言,蔣介石的每封電令都送我一封。粟裕在領導七戰七捷的時候曾經講過,當時的破譯工作,對每一仗的勝利都有貢獻。

當時除了對國民黨無線電密碼破譯之外,考慮到國民黨軍隊有時候也在電臺上直接用語言通話進行呼叫,東野當時也訓練了一批懂各地方言的人。例如在遼沈戰役最后階段,國民黨軍隊中間最精銳的廖耀湘兵團,被包圍在遼西平原,在緊急情況下,國民黨軍隊已經來不及編寫密碼,用密電進行通訊了。兵團司令廖耀湘直接抓起報話機,在無線電臺上喊話,要求各部隊向東南方向突圍,他當時用的是廣東話,他以為共產黨軍隊的報務人員,大部分都是東北人或者是北方人,不懂廣東話,他沒有想到的是東野從當年奔赴延安的廣東青年中間,也培訓了一批懂得粵語的偵聽員。因此當廖耀湘用廣東話喊向東南方向突圍的時候,馬上也被偵聽到,當時向東野副參謀長兼二局局長曹祥仁報告,曹祥仁當時講得很嚴厲,如果報錯了是要殺頭的,當時的偵聽員斬釘截鐵地報告,殺頭了也是向東南突圍,可見偵聽戰場上的斗爭激烈,不亞于戰場上的直接廝殺。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能夠有效地破譯國民黨軍隊的密碼,而國民黨軍隊對我軍的密碼,從來破譯不出,其原因何在呢?這就是因為人的政治素質所決定,當年中國共產黨的機要人員有一個基本的誓詞,就是人在密碼在,人亡密碼亡,紅軍之后也出現過幾次部隊的覆沒,例如方志敏的紅十軍團在懷玉山覆沒,當時的報務員張文才夫婦,在國民黨軍隊沖到發報機所在的小屋之前,來不及銷毀密碼,就干脆把密碼直接吞進嘴里,然后兩個人一面抵抗,一面砸機器,最后在敵人沖進來的時候,由于堅決抵抗,二人都犧牲了,國民黨的士兵從他們兩個人的嘴里把密碼掏出來之后,已經沾滿鮮血,無法辨認。我軍密碼從來沒有落入過敵軍之手,而敵軍的電臺,敵軍的密碼,完整落入我軍之手的事例比比皆是,因為他貪生怕死,一旦被包圍,不敢毀機器,不敢毀密碼,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軍隊的機密一再泄漏,而我軍的密碼一直保持得很好,因此隱蔽戰線斗爭的勝負,關鍵也是人的政治素質較量的高下。因此周恩來后來對技術偵查工作,曾經有過這樣的總結。周恩來說,我們軍隊的技術工作,在數學上講是正50分,我們的政治素質也是正50分,二者相加得100分。敵人技術素質是正50分,政治素質是負50分,二者相加等于零。因為國民黨軍隊那種昏聵,那種腐敗,那種無能,導致它無線電保密根本無法做到,因此在戰爭中間,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和國民黨的失敗,也就是必然的。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轉編自“舊報刊剪輯”,原載“央廣軍事”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