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社會調查 > 事件揭秘 > 閱讀信息
林少貓:中國勞動力市場近期發生的幾個重大變化
點擊:  作者:林少貓    來源:破土網  發布時間:2015-08-20 09:30:21

 

0.jpg

 

      【編者按最近,關于中國將不再是世界工廠的討論不斷涌現,又有聲音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實際上就是廉價青壯年勞動力優勢)不再突出。產線轉移到東亞、東南亞國家,中國工人將大量失業。本文正是對這點進行討論,作者可以用扎實的數據告訴你:中國勞動力市場已呈現清晰的供不應求,青壯年數量已逐漸降低,農民工老年化趨勢開始呈現,一直被青睞的女工數量減少,男工數量激增。面對這樣的現狀,對于養老保險的呼喚就愈發強烈,工人的反抗力量也在激增。近年來,幾起大規模的關于社保的工人罷工事件也反應了這個現象。中國工人的力量的崛起,翹首以待。

 

  2010年起,我國農村在外務工人數同比增速持續下滑。據日前國家人社部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這一增速僅為1%。在更大范圍內,2012,我國15-59歲人口數量在長時期內首次下降,同比減少345萬人,這一減少幅度在2014年為371萬人。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正在起變化。

  但這種變化具體是什么呢?進入新世紀,關于用工荒/人口拐點/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上漲等的爭論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在普及中國勞動力市場某些真相的同時,掩蓋了另一些真相。本文試圖比較全面地總結中國勞動力市場近期的幾個基礎性變化,尤其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群體——的重大變化,并初步討論這些變化的意涵。

 

  1、快速了解中國勞動者群體

 

 00.jpg

 2、變化一:從供過于求到供不應求

 

  勞動力數量在減少,但這種減少意味著什么需要與勞動力需求相比才能知曉。有研究基于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和勞動參與率的估算預測了勞動力的供給,根據中國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變化的估算預測了勞動力的需求,并基于此提出了2010-2050年間中國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估測,如圖表1(齊明珠,2010[1]),從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勞動力總供給和總需求均呈下降趨勢,且在總和生育率(TFR)設定為1.61.8時,勞動力供給相對于需求的缺口在不斷擴大。

 1_看圖王.web.jpg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整體性的供不應求中,供求尤為失衡的是需求技能較低的服務人員和簡單體力勞動人員,而這類人員一般是農民工。圖表2顯示了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九大城市供求缺口最大的前三個職業及其供求倍數。

 

  圖表2:全國九大城市供求缺口最大的前三職業及其供求倍數(2014年第三季度)

 

 2_看圖王.web.jpg

      3、變化二:大齡化、已婚化和新生代

 

  農民工的相對稀缺化已經引發廣泛關注,這種變化與中國整體人口結構變化有關。而這種整體性的人口結構變化引發的其他后果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其中極為重要的是農民工的大齡化和已婚化。

圖表3顯示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1990年以來,進入20歲年齡組和進入25歲年齡組人口數量在波動中呈下降趨勢,而這部分人口正是世界工廠最青睞的用工人口,同時35歲以上年齡組人口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張車偉,2011[2])。

圖表3: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趨勢(1990-2020年)

 3_看圖王.web.jpg

     作為結果,圖表4顯示中國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2008-2014年間,16-20歲組、21-30歲組和31-40歲組比例均在下降中,同時41歲以上農民工比重不斷上升,由此可得中國農民工群體存在顯著的大齡化甚至高齡化趨勢。

 

  圖表 4:中國農民工年齡構成(2008-2014年)

 4_看圖王.web.jpg

     與農民工大齡化相關的是農民工的已婚化。新生代農民工(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農民工)已經普遍進入適婚年齡,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結婚。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農民工中80年之后且90年之前出生的已婚比例為33.8%,90年之后出生的已婚比例僅為1.6%。

 

  另一個與年齡相關的變化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崛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新生代農民工占中國農民工總量的46.6%,占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總量的約65.1%。

 

  4、變化三:男性化

 

  從圖表5中可以看出,2003-2013期間,中國人口總體上男性多于女性,在目前工廠招工青睞的16-40歲年齡組人口中,從2003年到2013年也存在著明顯的男性化趨勢,且年齡越低這種趨勢越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在全部外出農民工中,女性的比例為34.9%2011、20122014年,女性農民工分別占到全部農民工的34.1%、33.6%33%

 

       圖表5:中國人口分年齡組性別比變化情況(女=100)(2003-2013年)

 

 5_看圖王.web.jpg
 

 5、變化四:半無產階級化加深

 

  無產階級化意味著勞動者的雙重自由:一是人身自由,從而可以在勞動力市場上締結合約出賣勞動力;二是自由得一無所有,即不占有生產資料。改革開放后相當一段時間內,農民工可以在勞動力市場上自由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在老家保留著一小塊土地,這塊土地提供了其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的部分商品,其子女也多留在老家。因此農民工處于一種典型的半無產階級化狀態 。然而,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如圖表6所示:1990-2012年間,中國農村家庭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呈現持續的上揚趨勢,數值上從1990年的約20%增加到2012年的約44%;與此同時,家庭經營性收入呈穩步下跌趨勢,數值上從1990年的約76%降低到2012年的約45%。同時,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0-17歲流動兒童在2005-2010年間增加了41.37%,在2010年達到3581萬,同期留守兒童只增加了4.13%。另有研究表明,2010年所有遷移人口中,遷入到戶主與配偶均為遷移人口的遷移家庭戶(即純外戶)的比例為47.18 %,而1990年該數據僅為7.44% (周皓,2004[3])。2014年,中國1.68億外出農民工中,0.36億是舉家遷徙,占21.3%

 

  圖表6:工資性和家庭經營性收入在中國農村家庭純收入中的比例(1990-2012年)

 

 6_看圖王.web.jpg

     6、富士康:事情正在起變化

 

  作為一個從1988年起開始在中國大陸辦廠的制造企業,富士康員工群體的變化生動地折射出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上述變化。

 

  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掐尖式(一般只要23歲以下的)招工不同,20127月,筆者到深圳觀瀾富士康應聘普工時得知普工年齡要求為16-35歲。2015年,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富士康普工招募廣告皆稱:年齡要求,16-40歲之間。圖表7展示了富士康員工的年齡結構,可以看出23歲以上的現在是主力軍;絕大多數富士康員工都屬于新生代農民工(201333歲以下),其中有三到四成員工屬于90后。

 

  圖表7:富士康員工的年齡結構(2012-2013年)

 7_看圖王.web.jpg

 富士康的男性化則來得更為急劇。從圖表8中可以看出:2007年富士康女工占64.1%,男工占35.9%;隨后女工比例平穩下降,到2013年二者的比例幾乎完全倒轉——男工占64.2%,女工占35.8%

 

  圖表8:富士康員工的性別結構(2006-2013年)

 

 8_看圖王.web.jpg

     7、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預期:生活成本節節高

 

  雖然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很高,但是男性仍被認為承擔著提供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重任,尤其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工廠員工的大齡化、已婚化與男性化的交疊意味著,相對過去,更高比例的農民工需要承擔撫養家庭的責任。即使未婚,也需開始為建立家庭做出財務準備。而對于人到中年的農民工而言,他們已經需要考慮養老問題。

 

  農民工半無產階級化的加深意味著,土地能為農民工家庭提供的收入在不斷降低,因此打工收入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不可替代的收入來源;同時農民工的再生產越來越趨向在城市進行,這意味著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在顯著提高。

 

  現實:農民工工資/職工工資比率節節低

 

  然而,如圖表9所示,1995年以來,中國農民工名義工資平穩上漲,到2013年平均約2600/月。但這筆收入是否足夠農民工家庭在城鎮中體面生活呢?城鎮職工收入提供了一個保守的參考值??傮w上,農民工工資相對職工工資比率呈下降態勢,到1997年左右農民工開始低于職工工資;后二者比率繼續下降,到2007年降至谷底,該年度農民工工資僅為職工工資的51%,到2013年該數值回升到59.8%。這種情況表明,進入21世紀來,雖然農民工的家庭化遷移趨勢愈發明顯,其老家土地的經濟價值愈發弱化,其在城鎮的收入雖有提高,但并不足以替代土地收入比重下降留下的空白和城市生活成本上漲提出的新要求,更不用說為未來養老做好準備。另需要注意的是,農民工與職工工資比率未考慮二者享有的社會保障差異??紤]到城鎮職工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農民工當前的收入水平距離他們有能力在城鎮體面生活必要的收入水平會有更為遙遠的距離。這意味著,外界環境會促使農民工產生越來越強烈的提高待遇的愿望。

 

  圖表9:中國農民工月度名義工資及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工資比率(1995-2013年)

 

 9.jpg

     ③新的抗爭條件

 

  面對一路走高的生活成本,切實提高待遇水平是諸多工人的愿望。與之前不同的是,當下的條件下,這種愿望更有可能會轉化為實際行動。

 

  年輕農民工的稀缺化有利于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一定的談判地位,使得他們的各種反抗都有了更大的空間,如工作不爽直接炒老板魷魚、集體反抗公司不公等。

 

  作為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工作的一代人,新生代農民工絕不僅僅是相對年輕,其生活機會、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均相對于老一代農民工存在顯著差異,而這種差異將對工廠管理產生深刻影響。男女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的態度差異意味著勞動力的男性化將對傳統工廠管理提出挑戰。整體上,男性相對于女性對于工資福利有著更高的期望。男性工人的這種高期望與其相對女性的強反抗交織在一起,成倍放大了工廠員工男性化對傳統工廠管理的挑戰。

 

   至此,本文粗略地勾勒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幾個基礎性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農民工的基本意義??梢郧宄乜吹?,經濟因素將迫使中國工人發出越來越激烈的怒吼,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工人的訴求會僅僅局限于經濟層面。在這個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國度,先烈們已用血與火做出了勇敢的探索。

 

  注釋

     [1] 齊明珠. 我國 2010-2050 年勞動力供給與需求預測[J]. 人口研究, 2010, 34(5): 76-87.

    [2] 張車偉,人口因素影響下的就業問題與對策,http://www.ctc-health.org.cn/file/Iraq2011121607.pdf

    [3] 周皓. 中國人口遷移的家庭化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 2005, 28(6): 60-69.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