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一張解放軍戰士身著泥衣在救災現場吃饅頭的照片火了!這張照片拍攝于7月4日,地點位于湖北省黃梅縣太白湖大堤。令人費解的是,這張“啃饅頭”照片卻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是后勤保障跟不上,還是另有隱情?其實,背后的真相讓人流淚……
爭議是從一家主流媒體所發微博開始引起的。這條微博的內容是:“大雨滂沱里,他們(抗洪官兵)不穿雨衣;為了運沙袋,他們渾身是泥,里外濕透;六十斤的沙袋,他們每個人扛三百個,來回跑六百趟;混著雨水的礦泉水和幾個饅頭,就是他們日常的伙食……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抗洪搶險的戰士們。致敬!”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樣的?@軍報記者 很快給出了答案。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么3個核心要點:
1、由于災情緊急,為了爭分奪秒救助民眾,堵塞漏洞,所以即便中國軍隊的后勤保障能力其實很強,甚至即便現場有餐車,但戰士們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去淡定的吃飯,得把有限的時間和人力都先投入到救災上。一般要等任務完成后,才會坐下來吃點正餐,但可能那時候他們卻已經累得吃不下了.... 2、比起所謂的專業“軍糧”,戰士們反而更吃得慣饅頭,甚至發了專業“軍糧”也還是更喜歡啃饅頭。而且饅頭除了“方便進食”外,其方便制作,方便運輸,能快速補充體力的特點,也令其成為了戰士們更傾向的一個口糧選擇。 3、此外,在一些災害中,為了方便救災,軍隊的后勤車輛只能留在災區外圍,讓救災的車輛優先通行;還有的時候為了救助災民,讓災民吃到好的,戰士們也會選擇吃饅頭,把飯菜讓給群眾。
據解放軍報客戶端報道,這張照片拍攝于7月4日,地點位于湖北省黃梅縣太白湖大堤。坐在最前面吃饅頭的戰士,名叫謝永富,是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班長。
7月4日湖北黃梅告急。堤壩外,六十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為了堵住管涌,盡快排除險情,謝永富率先跳入水中,打樁、填沙袋,再打樁、再填沙袋。盡管大雨磅礴,謝永富和戰友們為作業方便寧可不穿雨衣,不知疲倦地背運沙袋,由于場地泥濘,整個人成了泥人,硬是把叢林迷彩服穿成了荒漠迷彩服。
臨近午飯時間,當地老百姓自發組織給官兵們送來一大袋饅頭和礦泉水,滿懷心疼勸官兵停下來吃口飯。但直到險情得到緩解,戰士們才停下手中工作,接過饅頭和礦泉水,顧不上泥漿和雨水,直接啃了起來。此時,已是下午14:20,而他們已經連續搬運沙袋5個多小時。照片中的“饅頭哥”謝永富就是在這時被現場一位記者無意中抓拍到的。
看到這,你該明白了吧?一線災情瞬息萬變,與在網上敲敲鍵盤、想當然地“紙上談兵”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而這一個小小的饅頭后面,更是隱藏著遠比媒體報道的還要多的奉獻精神......
致敬!抗洪搶險中,那些最可愛的人
洪水肆虐,泡爛腳掌,磨爛手掌,不是手足,他們卻甘愿奉獻手足。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戰士,他們才是真正的“網紅”!災區的同胞,最可愛的人們,一定要平安!
(來源:綜合新華社、中國之聲、環球時報等)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