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家統計局5日宣布,將改革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算法”,并基于新的算法修訂了自1952年以來的GDP數據。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它的核算也因此備受關注。
此番改變主要是將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研發支出不再作為中間消耗,而是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處理。簡單來說,在計算GDP總量時,研發支出從“減數”變成了“加數”。
推行GDP核算新方法的目的是什么?新的核算方式對GDP影響到底多大?
央視解讀
核算方法改革與創新發展相契合
首先,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我國經濟數據能更好的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全貌,也更加貼近實際。
GDP的核算方法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之前我國的經濟核算方式也多次經歷過調整。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主要是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化和宏觀管理需求以及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的修訂而變化的。 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大趨勢下,傳統單一GDP導向思維逐漸淡化,新的國民經濟核算方式既能讓數據更加真實客觀,也會有效推動經濟全面轉型升級。而且新的核算方式也有利于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核算數據的國際可比性。
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能更直觀地體現創新發展的重要性
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強調創新發展的理念,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逐步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而研發支出則是衡量創新最直觀的指標之一。
我國近年來已經進行過大范圍研發資源清查,掌握了研發經費支出及構成等數據。常規年度也曾開展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研發活動的調查,這些統計數據為把研究與開發支出計入GDP提供了較好的基礎。鑒于目前創新在經濟領域發揮的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次核算修改體現出對創新的重視,能夠直接反應創新的經濟貢獻。
新的核算方式并非對經濟數據的人為拔高
由于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即將公布,在這之前調整核算方法難免讓人產生“數據操縱”的聯想。但事實上新的核算方式對 GDP增速影響并不大。從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變化情況看,因核算方法改革增速變化幅度只有0.04%左右。從這點看,新的核算方式并不會對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起到“人為拔高”的作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