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當為2016年做預測時,我們必須牢記“連續性偏差”。“連續性偏差”是指當預測今年時,我們會認為今年和去年有相似性。事實上,我們可以從近期政治發展歷史中發現,決定一年走勢的往往是那些重大意外和突發的中斷(也可以稱它們為“黑天鵝”或者“未知的未知物” 觀察者網注:“黑天鵝”意為帶來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
在2014年初,就我所知沒有評論員預測到俄羅斯會收復克里米亞,也沒有預測到被稱作“伊斯蘭國”的圣戰組織會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在2015初,大家也都沒有預料到上百萬難民會在這年進入德國,以及在美國總統競選中唐納德·特朗普的意外崛起。
以上經驗預示著,2016年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將會是評論員和政治家目前還未談論的事件。預測不可預測的事件是愚人的游戲——但我決定試試。我想最好的方式是尋找潛在的不連續性,而不是關注與過去的相似性。
2016年給我們帶來驚喜地方可能是中國。中國在過去25年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政府一方面把經濟發展得日新月異,一方面保持政治四平八穩。但今年,這或許將發生改變。
習近平主席的反腐運動把中國最有權、最有錢的“大老虎”們掃進了垃圾堆——他們當中有前軍方高官,有前公安部首腦,有億萬富翁,有企業領導和媒體名人。
在打擊貪腐的同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言論自由”受到約束,對污染和工業事故的焦慮情緒在公眾間蔓延。中國政治表面上波瀾不驚,實際暗流涌動,可能出現來自民間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反作用力。
2016年,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則代表著一種連續性。她是為各界所熟知的候選人,受到美國主流統治精英的青睞,有豐厚的資金支持,在民調中處于領先地位。在“連續性偏差”的影響下,大多數評論員對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幾率視而不見,因為在歷史上,像特朗普這樣的候選人最后總是輸得一敗涂地。
但這種看衰唐納德·特朗普的觀點忽略了一種可能性,即美國正在發生一場根本性的改變。這種觀點也忽略了特朗普在共和黨提名競爭中的亮眼表現。作為主流精英的一員,我認為特朗普不太可能最終坐上總統的位置。但是民調讓我相信,他極有可能成為共和黨推舉出來的候選人。光憑這一點足以引發政治地震。
特朗普現象是美國政治根本性改變的產物
歐洲今年最大意外可能是英國違背傳統觀念,投票脫離歐盟。博彩公司一向不受情緒左右,它們認為英國退出歐盟的概率大約為三分之一。但與此相對,英國退歐公投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不容樂觀。
歐盟當下的處境非常不樂觀。它正在經歷經濟困難,在難民和移民政策上的政治分歧很大,無法達成一致。對于英國支持退出歐盟的人來說,歐盟的困境成了他們的政治王牌——移民問題。
除了英國退歐問題之外,許多關于歐洲的政治預測都在一種假設之基礎上做出的,即歐盟今年將會制定有效戰略,度過難民危機。然而這想法似乎有些一廂情愿。
促使難民潮的客觀因素包括中東戰亂,難民對歐洲生活的向往,人口販賣的利潤。這些因素在2016年仍然繼續存在。如果2016年難民流向歐洲的速度保持當前水平或進一步提高,將對歐盟造成可怕的政治影響。不僅會威脅到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地位,也會深化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分歧。
難民和移民危機可能危及歐盟政治穩定
難道2016年就不會有意外的驚喜嗎?當然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里,盤踞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非常有可能遭到沉重的軍事打擊。(它可能朝利比亞和北非地區擴張。)
去年11月的巴黎恐怖襲擊轉移了世人的視線,實際上數月來圣戰組織控制的領土正在逐漸萎縮。不久前,伊拉克政府軍在西方空襲的幫助下,剛成功奪回了拉馬迪。在2016年,伊軍將會獲得更多戰果,甚至可能成功把“伊斯蘭國”趕出摩蘇爾。
然而,壞消息是,如果“伊斯蘭國”丟掉了核心領土,它將更有動力到歐洲發動報復性恐怖襲擊。2016剛開年,慕尼黑和阿姆斯特丹已經收到了警告。非常不幸的是,恐怖主義威脅恐怕仍將延續以往的趨勢,不太可能有驚喜發生。
(青年觀察者王欣譯自《金融時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