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昨天的一則報道顯示,原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目前已擔任中宣部副部長。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下屬網站海外網發表評論文章,解讀庹震進京“玄機”。外界指出認為,庹震能夠從這么多省級宣傳部部長中脫穎而出,是對習近平以實干論英雄、以能力論賞罰用人思路的一個貫徹。文章稱,庹震為人低調,善于“化危機于無形”,這樣的宣傳能吏,對于當下的意識形態宣傳而言,無疑需要。
庹震
以下為海外網專欄金臺2號文章(原標題:庹震進京,有何玄機)
舊人新事,也能擊起輿論的水花。早上,大家還在品咂習近平“如約”到延邊的三味之時,另一個有意思的消息瞬間刷爆朋友圈:庹震現身“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座談會”現場,身份已不是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而是中宣部副部長。
從2013年1月3日開始,一場圍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的爭論,把庹震推到了輿論的風口。無論是南周的指責,還是網絡上的無端謾罵,在整場事件之中,庹震并沒有公開表過態。而事情也很快平息。這件事,卻讓人記住了這個低調到極致的宣傳部部長。
庹震正式就任廣東省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是在2012年5月。而南周事件,肇端于2013年1月。上任僅半年多,可以說,南周“新年獻詞”事件,也是對庹震的一次“壓力測試”。能不能把事件平息,用什么手段消解線上線下的戾氣,考驗庹震的管理智慧。從借用外媒和半官媒澄清“事發時根本不在廣東”,到部分人事調整,一場裹挾著血雨腥風的爭論,終歸于平靜。庹震此次進京,上調中央,是中央層面對庹震的一個肯定。
窺一豹而見全身。看待一個事件,不能盲人摸象,只看一隅,而要有全局觀念。一個更大的視角,便是橫向對比,也就是中宣部的其他副部長。
根據公開的資料,中宣部領導的基本構成,是一正十副。其中,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是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位列副國級。而十位副部長中,接任蔡名照擔任常務副部長的黃坤明,兼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的蔡赴朝,兼任網信辦主任的魯煒,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轉任中宣部副部長的蔣建國,這四位,均是正部級高官。其余六位為副部級官員。
這些人之中,基本上擁有一個共同點:擔任過省一級宣傳部部長。庹震自然不用說,與庹震相類似的,是景俊海,他在今年6月份之前,還是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唯一的女性,崔玉英,此前擔任過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坤明擔任過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赴朝和魯煒是前后腳擔任過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建國則是在04年到08年擔任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庹震的此次上調,可以說,延續了中宣部一貫的用人規律,即從地方省一級宣傳部上調。當然,從上調之前的工作地點來看,除了北京連續兩位宣傳部部長陸續升任正部級宣傳高官,其余人,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區,并無明確的蹤跡可循。比較少跨界調任,也是十八大以來的一個用人特點,無論是紀委系統,還是宣傳系統,都有類似的規律。
另一方面,庹震能夠從這么多省級宣傳部部長中脫穎而出,恐怕與南周事件不無關系。而這,也是對習近平以實干論英雄、以能力論賞罰用人思路的一個貫徹。一位廣東媒體人曾這樣評價庹震:“《經濟日報》時的庹震是一個出色的記者,新華社時期的庹震是一個喜歡改稿的領導,廣東省委宣傳部長的庹震是嶺南最大的深喉,比廣東人還低調,比地下黨更沉默,打死也不說。”以靜制動,不顯山、不露水,便化危機于無形,這樣的風格,也是才干的體現。這樣的宣傳能吏,對于當下的意識形態宣傳而言,無疑需要。
更大的視角,還在于央地關系。
除了庹震、景俊海,另一位最近進京的是原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他履新網信辦副主任。不僅是宣傳系統,從其他系統來看,比如舒增國上調中財辦擔任副主任,央地交流漸漸成為一種風氣。
更加重要的,是確立了中央高于地方的原則。也就是說,從地方進京擔任要職,即使級別不變,但仍被視為是“晉升”和“重用”。此種規律的確立,有賴于習近平對央地關系的重塑:地方要維護中央的權威,這是破解“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必然舉措。體現在條塊關系上,就是塊塊(即中央各部門)相對于條條(即地方各單位)政治地位的上升。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中央層面的部門領導,會更多地傾向提拔有地方實干經驗的干吏。
(文/辰靖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還有“戲”:民主黨醞釀再度彈劾特朗普 特朗普醞釀赦免自己和親友?
2021-01-09聞韜:特朗普眾叛親離、四面楚歌,民主黨威脅彈劾,蓬佩奧逼宮罷免
2021-01-09圍繞國會風暴的11大詭異:毀了誰?誰受益?暴徒是誰?彭斯和共和黨大佬扮演什么角色?……
2021-01-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