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農業危機:壓垮中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點擊:  作者:雁聲寒    來源:察網  發布時間:2015-07-21 18:35:59

  

1.jpg

農村嚴重的衰敗景象

 

【編者按】造成農業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三十多年來,中國農業的發展走了一條由集中到分散、由集約式大農業到零散的原始農業這樣一條奇怪的路線。中國今年遭受旱澇災害的區域廣大,農業損失巨大,糧食問題不能不予以強烈關注。

 

中國的農業現狀和危機已經在早先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告論述過了(見博文http://zhuanghuizou.blog.163.com/blog/static/88126759201541082367/)。造成農業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三十多年來,中國農業的發展走了一條由集中到分散、由集約式大農業到零散的原始農業這樣一條奇怪的路線,這里不再重復。

 

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每天平均消耗食物總量在30億公斤以上。這些食物的來源主要是本土農業,少量依靠進口。如果農業出了大的問題,中國人的食物供應中斷,這個國家怎么生存?后果不堪設想。

 

現在人們都不擔心吃不上飯,損失浪費很嚴重。事實上我們隨時都有吃不上飯的可能,很危險。原因就是中國的農業危機重重,主要有以下三點:

 

()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寸步難行。

 

分散的小農經濟使中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在三十多年里幾乎是零投入,吃了三十多年的老本而連基本的維護都沒有。機械化的大農業除了黑龍江三江平原和新疆局部之外,別的地方連可以實施大農機作業的耕地都沒有一塊!到處都是電線桿、道路、住宅、養殖場分割的耕地。分田到戶,把今后的農田基本建設也判了死刑:你要建設,我不想建設;你有錢建設,我沒錢建設。同一地塊上的各土地所有者永遠達不成一致的意見。大型的、跨區域的農田水利項目,需要長期回報收回成本的造福后人的項目,更是想都別想。

 

()農業的抗風險能力是零。

 

現在的農業,只要一受災,只能眼看著接受災害,沒有恢復自救能力,原因在于農業生產的低收入和高成本。正常的風調雨順年份,使用勞力精打細算,產出糧食抵消成本少有盈利,僅僅是微利。使用勞力稍微多一點,注定是賠,所以現在撂荒的農田很多。遇到災害,等于種兩次而收入只有一次,即使政府有補貼也注定是賠,天下有哪個人干這種賠本的事?被水沖走的耕地,沒了就是沒了,誰有能力恢復?誰干那種賠本的傻事?現在只要受了災,農民首先算計救災所能挽回的損失是否抵得上救災的成本,小災可救,大災誰也不救了。今年云南、河北、遼寧的旱災,有幾個救災的?又救活了多少?你政府給打了井也沒人救!救回來的糧食價值抵不上人工和電費開支,誰救?南方發洪水那幾個省份,水毀的農作物有幾家再種的?再種,明擺著種一畝賠一畝,沒人種。這樣的狀況,一旦遇上大面積重災,糧荒立刻就發生了。看今年中國各地的災情,很可能糧食問題將突顯出來。

 

()中國已經成為純糧食進口國,靠別人養活了。

 

2003年,中國由此前的糧食出口國退縮到剛剛自給自足,實現了一種前景不妙的歷史轉變。當年產糧4.3億噸,人均糧食消費量為334公斤,中國生產的糧食勉強夠吃,糧食進出口基本持平。2009年,中國生產糧食4.84億噸,消費糧食4.97億噸,從勉強夠吃到不夠吃了,糧食消費缺口高達1300萬噸。到了2012年,中國凈進口糧食猛增到7000多萬噸,不過兩年,中國凈進口糧食增加了490%!目前,中國三大主糧的凈進口(進口數大于出口數)已常態化,過去三年中玉米、小麥和大米的進口量都在翻倍增長!

 

1.jpg

農村嚴重的耕地拋荒現象

 

再看看外國人怎么看中國的糧食進口。20121215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發了這樣一條消息:《中國成全球糧食市場大買家》。文中說:“中國2012111月份的谷物進口,已達到1340萬噸,較上年同期的450萬噸增長了兩倍。這種大肆進口已經讓北京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麥的進口國,而且位居玉米的前10大進口國和小麥的前20大進口國。”“處于美國內陸的內布拉斯加州,從未感覺像現在這樣跟中國關系密切。過去5年來,該州對中國的谷物出口翻了一番。內布拉斯加州的最高農業官員格雷格·伊巴赫最近訪問北京時說:中國代表著一個巨大的出口市場和一個日益擴大的出口目的地。”那么,中國的糧食進口對全球糧食供應的影響有多大?荷蘭合作銀行為農業綜合企業提供貸款的最大銀行之一,該行說:“對于中國來說,即使中國僅進口5%的玉米,那也將相當于全球玉米交易的1/3或者將近一半。” 影響竟大到如此程度。

 

早在30多年前,中國就一直面臨一種可怕的預言式警告:中國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可能導致全世界的糧食短缺。中國不是新加坡或韓國甚至日本那樣的小國,14億人吃飯,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養得起!中國人已經把全世界的糧食都買漲價了,這樣持續漲價終究有買不起那一天。

 

以上三點,決定了中國人會有吃不上飯、吃不起飯那一天。一旦遇到大面積的連續自然災害,國際糧價高高在上(不排除人家有意卡我們),中國人只能等死!

 

作為本文的結語,我想指出當今流行的、無比愚昧荒唐的、禍亂中國的、十分危險近乎自殺的所謂主流觀點:“中國的農業出路在于私有化”。 這個觀點的依據是“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6.7億人種糧拼不過300萬人種糧?我們該不該仔細地想想?中國的土地制度不改革成嗎?”美國農業的先進“都是因為有了建筑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的工業化的大農業。”

 

這些數據有些出入。中國現在從事種植業的人口在3億左右,絕大多數是男60歲以上、女45歲以上的“半拉勞力”,折合成整勞力約15000萬人。所以,“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應該修改為“50個中國農民不低1個美國農民”。這個數據誤差沒有本質差別,肯定是不如人家了。關鍵問題是:究竟是不是美國的私有化農業造成了這種差別?

 

美國的耕地面積為1,744,480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積90000平方米;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面積為1,432,9604平方公里,中國人均耕地面積是12000平方米;(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 FAOSTAT)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僅是美國的八分之一多一點。美國的耕地基本都是平地,沒有山地;中國的耕地多為山地和村鎮、道路等分割的小塊平地;美國人的飲食結構以肉食和奶制品為主,只需要種植主糧;中國人以五谷雜糧和蔬菜為主,飲食結構復雜,種植品種繁多。總之,美國是人少地多,地廣人稀,種植作物單一;中國是人多地少,人口密集,種植作物品種復雜多樣。這種自然條件的差別決定了美國適合大工業化農業,和公有或私有沒有多少關聯。而中國,只適合小規模工業化農業,并和公有或私有發生了關聯。中國農業私有化的必然趨勢是退回到原始的小農經濟狀態,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私有化土地兼并,大量的人口無處生存,連居住和死后墓葬都沒地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屢次爆發農民戰爭的根源。即使在5000多年前,大禹和共工之戰不就是因為水害和水利之爭么?中國這樣的自然條件,只適合公有制基礎上的、多種經營的小規模工業化農業發展,以實現極其有限的農業資源的集中調配和使用。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農業危機:壓垮中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5-07-21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