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朝友誼橋
這次發生的朝鮮兩大樂團來華演出取消一事,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惋惜和遺憾。取消的原因,流傳著各種猜測,不辨真假。暫不論取消一事,只就朝鮮問題談一談,因為對于朝鮮,在中國國內長年持續不斷地飛舞著多種言論,以致有的言論可能也影響到了決策層。
朝鮮,有兩個含義,以前說朝鮮,指的是統治朝鮮八道的朝鮮國,現在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北朝鮮,而南朝鮮,現在已經叫韓國了。
在半島統一后,朝鮮很長時間里是中國王朝的藩屬國,其中的北朝鮮部分地區直接歸為中國王朝的轄地,如漢四郡。宋遼金時期,朝鮮稱臣于中國王朝。元朝時,歸為內屬。明清時期,朝鮮國王由中國皇帝冊封,朝鮮納入到中國的朝貢體系中管理。在朝貢的諸多藩屬國中,朝鮮是與明清朝貢最頻繁的藩屬國,一年有賀冬至、賀正朔、賀圣節、納歲幣四次固定的朝貢,還有多次不定期的朝貢。朝鮮因此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
至近代,西方列強侵略東北亞地區,各種勢力插手中國與藩屬國之間的事務,打破了長期穩固的朝貢體系。中國深受西方列強的蹂躪,無暇保護宗主國權利,在朝鮮問題上屢屢失措,最后導致朝鮮脫離中國,朝鮮國王稱帝,朝鮮獨立。后被日本吞并。日本投降后,朝鮮光復,但朝鮮一分為二,分裂至今。自從朝鮮獨立后,與朝鮮半島有關的事務自此就屬于現代國際法規范下的國際事務了,復雜起來。
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朝鮮的重要性。正因為朝鮮的重要,在明萬歷朝,出兵朝鮮共同打退了日本的侵朝。清末,朝鮮發生甲申政變和東學黨之亂,清廷處置不當,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F代時期,又發生了中美之間的抗美援朝戰爭。
今天的朝鮮,內追求朝鮮半島的統一,與韓國之間對峙不斷,外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制裁,在社會制度上,因為堅持社會主義,為國際資本主義世界所不容,深受全方位壓制,艱難謀存。曾經同為一個陣營的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對朝鮮的關系已經淡化,作為與朝鮮關系最為緊密友好的中國,現在中朝之間也已經與之前的關系不可同日而語,尤其中韓建交與朝鮮擁有了核武之后,更加劇了中朝之間關系上的微妙不定。
中國國內社會生態的變遷,主導了中國人對朝鮮持續不斷的妖魔化,表現出的多是對朝鮮的厭惡、攻擊、丑化和罪惡化,而遠遠多于好話,基本喪失了對朝鮮問題關乎中國國家安全的理性考慮,棄朝之聲占據社會聲音的主流,成了可能誤導中國決策層的隱患。國內民眾大量的厭朝、罵朝、反朝的輿論,不可能不被朝鮮所獲知,在朝鮮,也叫朝鮮人民對中國產生反感情緒,客觀上雙方都在破壞著以前用鮮血凝成的友誼。
地緣關系,是不可移動的關系,建立在地緣關系之上的地緣政治,是任何時候都擺脫不了的必須要考慮的關系。有人說,現代戰爭早已經跨越了國界,地緣和國界對于導彈是沒用的?果真如此嗎?美國打擊伊拉克,除了不需面對面地用導彈打擊之外,美軍還是必須要用地面部隊面對面地推進才能占領,而并非只用導彈。所以導彈所到之處,也就是人之所到之處。因此,不論將來怎樣,中朝之間的地緣政治關系,決定了朝鮮對于中國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地區,疏忽朝鮮或者處置不當,極有可能要危及到中國的國家安全。
有人始終對朝鮮對中國的意義不以為然,認識不到朝鮮屏障的重要性。對這一點,可以借助中國歷史上的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來做說明。
后晉的石敬瑭甘做兒皇帝,將自古屬于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地區劃給了遼國,北方游牧民族的鐵騎終于跨過了長城防線,將中原王朝的北方邊界壓縮到了沒有天然屏障的平原地區,游牧民族在平原地區肆意踐踏,中原王朝只能被動防御,稍一疏忽,游牧民族的鐵騎一夜之間就能推到黃河一線或再到長江流域。所以遼金三四百年間宋王朝只能茍安于半壁江山,無所作為。
如果朝鮮半島被敵視中國的勢力所占據,敵視勢力將無阻擋地推進到連山帶水的中朝邊境,距離數百公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將時時受到威脅,靠近邊境的東北地區也將永無寧日。朝鮮的獨立現狀,恰恰起到了屏障中國的緩沖作用,將敵對中國的勢力屏蔽到了三八線外以遠,再加上內海渤海和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拱衛,本來縱深就小的北京地區的戰略縱深向東就延伸出一千多公里之遠了。
也有人認為,假如敵對國家設為美國的話,在已經對中國周邊形成包圍的美軍勢力的布局中,除了朝鮮半島之外,從西從南都可以對中國構成威脅和打擊,但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來自朝鮮半島的威脅,對中國的核心地區來說,是最直接和最大的,即使首都不在北京,也將對多方覬覦的我重工業的和農糧基地的東北地區造成致命的威脅。
因此,以美國的全球霸權和在東北亞的野心,以及美韓之間的關系,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是韓國在美國支持下統一半島(另外必須時刻警惕的是,韓國對我東北領土的野心很大,朝鮮的民間也有,比如長白山等,但相比韓國,要弱得多),也不愿意看到美國顛覆現朝鮮政權,而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對中國友好的朝鮮,最理想的是對中國友好的政權能統一朝鮮半島,將中國的安全屏障推到朝鮮海峽,從目前推斷,這一理想狀態的實現還極不現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拉住朝鮮,而不能將朝鮮推給他人。
朝鮮被美國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所敵視,中俄又改變了某些對朝政策,朝鮮謀求自保,頂著世界輿論的壓力,制造核武器,并且試爆了幾次,不管威力如何,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最近,金正恩說朝鮮擁有了氫彈,又不亞于試爆了一個高當量的核彈一樣,震動了東北亞地區。
朝鮮該不該擁有核彈,是個立場問題,只能引起爭吵,但問題是朝鮮為什么非要制造核武器?既然已出現了朝鮮擁核的事實,又該如何平息半島的局勢,使半島的局勢向著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才是最需要中國思考的大問題。假如單純地對朝鮮施壓,只能將朝鮮推得越來越遠,默認和同意,又不符合中國遵守的國際核武器原則和自身利益。但中國堅守的原則是必須是明確的——決不可將朝鮮拋棄,更不能將朝鮮推向敵對勢力一方。
中國一些人認為朝鮮的核武器對中國是威脅,單從武器上說,朝鮮的核武對中國存在有一定的威脅,但從中朝歷史和朝鮮的現實國際環境上看,可以判斷的是,朝鮮核武決不是針對中國的,而是自保。中國作為核強國,不會用核武威脅朝鮮。假如真的兩國出現了核對抗,最后完全遭殃的必是朝鮮,而不是中國,因為朝鮮決沒有核實力,更沒有核空間能與中國相對決。但因為朝鮮靠近中國,朝鮮的核爆炸和核輻射是會危害到中國東北地區的。
朝鮮擁核,在一定程度上跟中國的對朝政策失誤有關,而朝鮮的擁核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朝之間增進關系的難度,朝鮮在核武器的保護下,無疑將更加獨立和桀驁不遜。
從中國的國家安全考慮,朝鮮擁核到底是對中國有幾分利還是有幾分不利,朝鮮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如果讓朝鮮繼續作為朋友,是必須從地區戰略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單純地從核武器上去思考。
如果我們還依然認為朝鮮是同志加朋友,不能拋棄的話,那么相配合的是,必須要控制和引導國內輿論,使對朝鮮的言論向著有利于中朝友誼的方向去發展。
朝鮮對中國極端重要,要維護好這個重要性。而為維護好這個重要性所付出的任何代價,相比于兌現后的這個重要性而言,永遠都是小利,而不是損失。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郭松民:中朝關系是東北亞和平的基石——就朝鮮半島局勢再答友人
2017-05-07尹國明:什么?中朝交惡?朝中社對中國發出核威脅?別激動,真相在這里
2017-05-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