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孔慶東:圣誕獻禮
點擊:  作者:孔慶東    來源: 語文橋  發布時間:2015-12-25 15:28:28

 

 

  一到年底,整個12月份別想安生。幾乎每天都要收到幾張圣誕快樂本來1225號那天我家也確實有點高興,因為次日是我妹妹的生日──她有幸跟咱們偉大領袖同月同日不同年生。可是我實在不知道圣誕那天我為什么要快樂。咱也算是通讀過《圣經》的人,圣徒故事也能講上幾十則,身邊也有幾位阿門朋友。然而下班路上看見一輛輛自行車后面拖著的松樹枝,看見一家家酒店門前明滅閃爍的小彩燈,看見一面面櫥窗里橫七豎八寫著的圣誕大出血圣誕大愁賓,我就真有點:他們忙活什么呢?他們知道什么是圣,什么是誕,知道圣誕跟荒誕是不是一回事嗎?

  我不反對過節,也不反對過洋節。但我想,所謂,首先是一種紀念性的日子,它的內涵應該是精神性的。過節,應該是一種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檢閱。而在中國,節的本質意義大都被消解、遺忘或者扭曲了。大多數的節日都變成了飲食節。五月端陽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國慶節發一桶油,教師節發一袋米……卻很少有人去想一想屈原,想一想嫦娥,想一想國運民心,想一想教育前景。如果僅僅是吃一頓,我覺得也沒什么,中國人擁有太深刻的饑餓記憶,以吃代禮,也不失為一種國粹,我們傳統的見面語就是吃了嗎?”吃畢竟是一種質樸而又實在的過節方式。但是中國人最為惡劣的是,明明是吃,卻偏不明說,非要巧立名目,在表面上作出精神過節的樣子,而且繁文縟節尤其多,誰也不如他虔誠高潔,惟恐別人看穿他的本質。這就是魯迅、周作人深刻指出的做戲”!做戲有時太逼真了,竟會真的忘掉了吃,于是就連自己也真的感動起來,所以中國節日的高潮都是在那最隆重的時刻。這個特點在引進了洋節日后,就更加昭然若揭了。

  洋節日的最大特色是吃的精神不強,于是天然地方便于表演。過洋節都要有精神內容,送鮮花,寄賀卡,至少也要撒個謊造個謠,所以就顯得格外高雅。更何況那是洋人過的節呢。因此,過洋節者飄飄然有一種準洋人的感覺。那節日本身與他自己的感情生命無關,他只是要通過表演某種程式,完成自己的身份轉換。什么基督的復活,什么愛情的純潔,什么紳士的幽默,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列。魯迅早就說過,外國的一切到中國來,都會弄得面目全非。如今圣誕節來了,中國的基督徒也增多了,但沒有良心的人,不怕天打雷劈的人卻更多了。情人節來了,中國的情侶也增多了,但朝三暮四,無情無義的人卻更多了。愚人節來了,中國的笑話也增多了,但那些讓你笑不出來的笑話卻更多了。中國人有本事把一切都改編成最具后現代風格的荒誕劇。

  蘇東坡說:菊花開處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這種境界自然是大多數中國人夢想不到的。引進的洋節日,又被抽去了懺悔、受難的精髓。我希望有一天,引進一下伊斯蘭教的節日,讓中國人沐浴齋戒,幾十天不許吃肉,不許娛樂,每天日落后才許吃一碗冷飯。我想那時中國人必定又要熱愛自己的節日了。而其實,我們上古時代的祖先就是這樣過節的。人世滄桑,我們的節日傳到海外,演變成了洋節日,今日再傳回來,我們已經兒童相見不相識了。中國人對待洋節日的態度,代表著對待一切洋文化的態度:只取其漂亮的外殼,買櫝而棄珠,結果我們百余年來,總是要重新起步。正像中國的足球,球星眾多,球迷遍地,球論高深,球訊火爆,但就是球技太低,于是就假AB,做戲表演,互相欺騙,結果是永無翻身之日。過節問題也是這樣,傳統的節日已經過濫了,現在又去糟蹋洋節日。我想,節日不在多,能夠誠心誠意,過好一個兩個,就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就是一個有追求的民族。否則,真有耶穌降臨的那一天,看見這些心靈污濁的人在他老人家的教義,他老人家的脾氣可跟屈原大不一樣,那時我們的世界恐怕連這點荒誕也維持不住了。

  《圣經》上說:你改過吧!阿門!”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