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是和平時期付出最多、奉獻最大、犧牲人員最多的職業群體,廣大警嫂和人民警察家庭也付出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奉獻甚至犧牲。
要采取有效辦法,落實從優待警措施,幫助解決人民警察和他們的家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推動在全社會形成關心人民警察、關愛人民警察家庭的良好氛圍!”
這段話,是建柱書記在2015年會見好警嫂時做出的重要講話。
“我們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犧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啊!新疆干警更是特別不容易!我們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犧牲干警的家屬。我非常難過。由于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的平安生活!”
這段話,是近日孟書記在廣州與19位新聞媒體老總、資深媒體人座談時的談話。
“進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加大對基層對艱苦偏遠地區民警的關注力度。我們記者經常接到一些線索,反映偏遠地區的執法不公,但我們一調查,往往發現和這些地方的警力不足、民警壓力過大、待遇較低是分不開的。”
這段話,也是孟書記在廣州與19位新聞媒體老總、資深媒體人座談時講的。
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在什么場合,孟書記都想著為咱們警察說一句,爭一句!如果全社會,如果各級公安局長和政法委領導們都像孟書記這樣時刻裝著警察,想著警察,關心著警察,那么,警察執法權威何愁不快速提升,法制權威何愁不快速進一步樹立?
這段話,是草根君對孟書記講話的感慨。真心贊!我們的好書記!
以下,是長安劍(公眾號ID:changanjwj)的長安君總結的近日建柱書記在會見19為傳媒老總時的精彩金句:
★ 司法改革需要媒體支持、需要媒體參與、需要媒體監督!
★ 我們作為朋友、作為戰友,不應該把媒體拒之門外!
★(談快播案庭審直播)庭審直播多搞一點,對老百姓了解法律有好處,對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也是有好處的,形成倒逼機制。
★ 我們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犧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新疆干警更是特別不容易!我們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犧牲干警的家屬。我非常難過。由于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的平安生活!
★ 司法體制改革到哪里,相關的職業保障制度就要跟到哪里!
★ (談寧夏銀川“1·05”公交車縱火案)其實我們最痛心的是,它在前期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在于,同類事故不斷發生,不能吸取教訓是最可悲的。如果你真正是對人民負責的領導干部,應該從最現實的、人民群眾關心的小事解決起,這才叫為人民服務!
孟書記這樣“敞亮”的談話方式,把很多媒體老總都“震住了”。
廣東廣播電視臺總編輯陳一珠原以為“是來做政法報道的工作匯報,一看不是這樣”,她就趕緊現場打了個稿,呼吁“真正發揮好訴訟前人民調解的作用”。
這是孟書記2016年第三場實打實的“問計”座談會了!前兩場在中央政法委大院,座談會先后成為了12位名律師、牛專家的“談話主場”,其中律師群體還是首次走進中政委大院。
兩次“開門請客”之后,這一次,孟書記更是跨越數千里,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傾聽19位媒體大咖對司法改革的建議。
孟書記一開場就說:“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有兩個指標:一是司法發展文明程度,二是媒體發展成熟程度。我們現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需要媒體參與,司改需要媒體支持,司改也需要媒體監督。因此需要積極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我不說太多話,不然成做報告了,還是要多聽你們的意見。好話都不用說?。?rdquo;
每次座談會,孟書記總是要聽真話。
新華社國內部主任兼央采中心主任張宿堂發言前,孟書記笑著鼓勵:“宿堂同志是老政法了,多提意見建議!不用‘簡單講’,沒關系,我們開得晚一點!”
果然,這次和律師座談會、專家學者座談會一樣,足足開了3小時15分鐘,硬是取消了本來應該下午4點開始的另一個行程。孟書記從不打斷媒體人的談話,耐心地請他們“不講成績講問題!”
張宿堂也不客氣地說真話:“司法改革不是‘關門改革’,要讓社會有直接的參與感、親近度。建議要將政法宣傳納入司改的大格局、全過程里去,讓媒體成為改革的助推火箭。”
他提了“三個融合”:“政法系統內業務和宣傳部門的融合,公檢法司各家之間宣傳工作的融合,遵循政法工作規律和新聞工作規律的融合。”在講到“我們在采訪過程中,有的司法業務部門有時候相當難打交道”,全場都笑了。
孟書記也笑了,沒有回避這個問題:“你剛才話中有話,每句話都可以寫一篇文章啊!我理解,首先是政法單位理念要轉變,要樹立主動和媒體打交道的理念,用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媒體。過去政法單位容易比較嚴肅,但是新聞報道規律要生動活潑、可讀性,要人能看下去,所以怎么遵循政法工作規律、新聞工作規律的融合,取兩者間的平衡點,非常重要。你說得對,說得還可以尖銳一點!”
受了鼓舞,中國青年報社社長、總編輯張坤建議:“要讓老百姓共同解決司改難題,加強人民群眾對司改的參與感、評判感、監督感。要從符合人性的角度,讓提高法官、檢察官待遇逐漸被大家接受,形成全民對司法執業者的尊敬。特別要重視青年一代司法工作者的職業實現,避免人才流失。”南都總編輯任天陽也坦言:“我們做過不少骨干青年法官流失的報道,有些人的離開,和職業預期沒達到、職業保障沒跟上有關。建議盡快落實法官、檢察官單獨序列的權益保障。”
孟書記一直在本上記錄:“謝謝你!我們要求司法體制改革到哪里,職業保障制度跟到哪里!我們正在準備啟動法官、檢察官待遇都要提高,還有公安干警。我們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犧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新疆干警更是特別不容易!我們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犧牲干警的家屬。我非常難過。由于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的平安生活!
會上年紀最輕的,可能是澎湃新聞總編輯李鑫。他坦言:“過去我們記者采訪公檢法,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比較困難,現在愿意打交道的政法部門是越來越多了。”
說完一句肯定的,他就“老實不客氣”地說了四條:
“一,建議進一步推進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落實庭審公開。過去我們記者去熱點案件的庭審經常發現‘提前占座,一座難求’的現象,只好在庭外采訪律師,但這樣就存在比較片面的問題。”
“二,落實程序正義規范,避免司法過程中的程序性不當、瑕疵引發老百姓的不滿。看似是枝節問題,但是老百姓往往關注的就是判決書的細節是否妥當、每一份文書是否依法送達等等‘看得見的正義’。”
“三,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這兩年力度非常大,但也存在部分‘選擇性公開’問題,一些社會關注的案件還不能及時查詢到公開的司法文書。”
“四是進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加大對基層對艱苦偏遠地區民警的關注力度。我們記者經常接到一些線索,反映偏遠地區的執法不公,但我們一調查,往往發現和這些地方的警力不足、民警壓力過大、待遇較低是分不開的。”
這可真不客氣,孟書記卻毫不以為忤,笑開了:“你的意見很內行!都是行內講的話!你多大年齡?”
李鑫說:“37歲。”
孟書記揚起了眉毛:“不容易,后生可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