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薩德會是亞洲版“古巴導彈危機”嗎
點擊:  作者:左錦濤    來源:觀察者網  發布時間:2016-02-24 10:18:04

 

          在朝鮮宣布氫彈試驗成功后,韓國國防部于本月12日宣布,韓美將在韓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即薩德系統)。這標志著美國推行的亞太反導系統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該系統建成,將嚴重威脅中國的核報復能力,并且在根本上危及中美兩國的戰略穩定性。

美國國防部早在2012年就提出,將以美日韓美澳日兩個三邊同盟為基礎構建亞太反導系統;特別是將在美國的盟國及海外基地,部署更加先進的攔截器和雷達系統。韓國礙于中國的反對,對這個計劃一直持曖昧不明的態度。20145月至9月,美韓就部署薩德系統的問題頻繁互動,引起中方密切關注;201411月至20153月,除了駐韓大使表達中方關切外,中國的國防部和外交部官員也頻繁訪韓展開外交攻勢;至201510月,韓國宣布樸槿惠總統訪美將不會討論部署薩德系統的問題,這一風波才暫告平息。然而,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使得形勢轉瞬逆轉,韓美借機重啟了部署薩德系統的談判,并堅持這一部署是針對朝鮮,將不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安全。

 

 

然而從技術角度分析,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不僅對于提高對朝防御的作用有限,其不威脅其他國家的說辭更是令人難以信服。無論部署的初衷是什么,其對中國國家安全和中美戰略穩定性的威脅卻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外交辭令而改變的。

薩德系統只對朝鮮不對中國?

薩德系統是美國研制的新一代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彈道導彈的飛行過程成一條拋物線,可以分為上升段、中段和末段;而薩德系統即針對彈道導彈的末端飛行進行攔截。一個薩德系統作戰單位包括了發射系統、攔截彈、指揮系統和雷達。這其中最核心也最具爭議性的就是其裝備的X波段雷達,FBX-T。

該型雷達具有兩種工作模式:第一種是作為薩德系統攔截彈的火控引導雷達,僅限于追蹤導彈飛行末端的軌跡,主要執行的是戰術任務,因而對戰略導彈的探測能力有限;第二種則是作為美國導彈防御系統預警的一環,監視敵方發射的戰略導彈并向北美總部提供早期數據。學界對于第二種模式的探測距離有著多種估計值,以彈體為目標的探測距離在1200公里至2700公里之間。在這里我們取人民大學吳日強副教授的估計值,假定在1200公里處FBX-T對彈道導彈有完整的探測和識別能力。

結合地圖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那么一旦它的雷達系統轉換為第二種工作模式(一些學者認為兩種模式的切換只須8個小時),那么不僅僅是朝鮮半島,整個華北和華東地區乃至渤海、黃海和東海的彈道導彈發射都將處在其監視下。這已經遠遠超過對朝導彈防御的需要,而開始擠壓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機動和作戰空間了;這將嚴重損害中國的核報復能力(我們將在下一節進一步討論)。

為了打消中國對于以上這一問題的疑慮,美國和韓國的軍政官員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總結來看其論證的基本邏輯是:第一,朝鮮政權始終處于不穩定和缺乏信譽的狀態,加之其在常規武器方面處于絕對劣勢,因此始終存在朝鮮對韓美發起有限核打擊的危險,加強東北亞的導彈防御是必要的;第二,薩德系統作為新一代的高空末端反導系統對于韓國來說是必要的,其與韓國已有的愛國者-3”、綠松等反導系統可以形成高空、中空、低空的梯次攔截網,從而使得韓國更加安全;第三,基于以上兩點,薩德系統的雷達將處在的第一種工作模式,也就是說戰略導彈的探測能力有限,不會用來削弱中國的核報復能力,因而不會威脅到中國的戰略安全。

但是當我們仔細探究時就會發現,這種論證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朝鮮政權是一個追求自我生存而不是自我毀滅的政權,因而它更可能用核武器來進行討價還價而不是同歸于盡,使用火炮、常規彈道導彈和火箭彈進行有限的邊境摩擦是更符合其利益的選項,因此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的技術更符合韓國的利益。第二,即使承認朝鮮的有限核打擊是有可能的,但從技術的效用上看薩德系統的意義也不大;畢竟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也承認,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只能保護韓國南部,無法覆蓋作為人口和經濟的中心區首爾,并且預警時間沒有顯著縮短。第三,美韓向中國保證,不啟用第二種工作模式完全是依靠外交辭令而非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國如何能夠信服?

從整個中美關系和東北亞的大局來看,由于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帶來的壓力以及中美關于地區和全球性議題的利益沖突,中美關系已經進入一種缺乏相互信任的狀態,雙方都不會輕易相信對方的外交表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要客觀上在東北亞擁有威脅到中國戰略安全的手段,無論在外交表態中如何釋放善意承諾,中國都不會相信美國在沖突關頭不會使用它。因此,薩德系統的風波還將隨著中美博弈持續一段時間。

一場亞洲版的古巴導彈危機?

薩德系統在韓國的部署,讓人不禁想起五十多年前的古巴導彈危機:蘇聯通過在靠近美國的古巴部署中程導彈,以彌補對美本土戰略打擊能力的不足。實際上,從技術和戰略后果的角度分析,這兩場危機存在著不少的相似之處;雖然后者不至于到全球核戰爭的危險地步,但中國有必要從當年美國的處境中吸取教訓。

正如前文所述,薩德系統對中國的威脅主要集中在其裝備的X波段雷達FBX-T“x波段是雷達波段,代表的是發射的電磁波頻率(波長)范圍。一般來說,高頻(短波)的波段一般定位更準確,能夠更加精確地識別目標的特征,工作距離較近、范圍較??;低頻(長波)的波段工作距離較遠、范圍較大,但對目標的識別能力較弱。這就造成了導彈防御的一個兩難:長波雷達看得更遠,一般擔任早期預警的角色、監視從遠處來襲的導彈,但看得不清楚,不能進行目標識別;短波雷達看得更清楚,恰當的部署位置甚至能夠使其觀測到彈頭與彈體的分離,從而將真彈頭和誘餌分辨出來,但是看得太近;因此,識別出真彈頭和誘餌的任務能否完成,關鍵一步就是能夠否在靠近假想敵的前線找到合適的短波雷達部署地點。

 

資料來源:吳日強. 《美國亞太反導系統對中國安全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載于《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14》

 

實際上,X波段雷達的靠前部署,也是美國對導彈防御現有技術瓶頸的無奈之舉。斯坦福大學的迪安·維克寧博士指出,導彈和反導的天平平衡取決于雙方的實力差距:對于朝鮮或伊朗粗糙的導彈突防技術,導彈防御系統能夠發揮出識別和攔截的效能;但是對于更加先進的俄羅斯和中國導彈,恐怕就無能為力了。美國官方也坦承,現有的反導系統無法滿足戰略需要,對于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導彈缺乏應對手段,因此2015年國防預算需求中有兩個項目與目標識別技術有關。然而在現有的技術瓶頸無法實現驟然突破的情況下,美國必須尋找其他方法來提高目標識別水平。因此,在俄羅斯和中國周邊部署短波雷達,就成了美國提高反導能力、削弱假想敵核報復能力的最便捷方法。

薩德系統裝備的FBX-T,其所屬的X波段雷達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短波雷達。一方面,它在目標識別的精度上表現十分優異;另一方面,它的探測距離也適中(1200公里外能夠識別整個彈體)。目前在東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已經實際部署的X波段雷達共有三部,分別部署在日本北部青森縣的基地、日本南部京都的基地和關島基地。這些雷達組成的網絡已經夠對中國東部陸上及海上的導彈發射進行觀測和識別;特別是中國的潛射導彈目前主要的發射地點還在第一島鏈范圍之內,其上升段基本都在這一雷達網絡的監視范圍內。但這一網絡仍然存在著一個關鍵的盲區:潛射導彈從發射至升空160秒后的一段時間內,彈頭與彈體分離的關鍵節點仍然要依靠遠在日本南部基地的雷達來捕捉,觀測的精度有限;如果能夠抵近觀測這一過程,那么就能根據更為精確的種種參數,提高識別效率,將真彈頭從誘餌中分辨出來。

根據吳日強副教授的測算,日本南部部署的X波段雷達能夠觀測到中國潛射導彈發射后121秒至243秒的飛行過程,而韓國現有的綠松雷達(L波段,探測距離500公里)能夠觀測發射后45秒至172秒的飛行過程。因此,在發射后45秒至300秒這樣一個關鍵的區段內,美國在東北亞的反導系統缺乏一部可連續進行觀測的X波段雷達。這一缺失環節,將隨著薩德系統在韓國部署而得以補全。吳日強副教授的分析結果是,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及其X波段雷達,將能夠觀測中國潛射導彈發射后45秒至288秒的飛行過程。這就意味著,美國反導系統能夠獲得中國潛射導彈從升空至彈頭彈體分離的完整數據,辨別誘餌和真彈頭的能力將大大提升,從而為中段和末段的攔截提供更為準確的引導。因此,中國的核報復能力,特別是?;藞髲湍芰⒚媾R著嚴重威脅。

從這些分析中不難看出,美國的基本思路是將識別能力較高的X波段雷達向前部署,從而彌補其探測距離不足的缺陷;這與蘇聯將中程導彈靠前部署至古巴以彌補戰略打擊能力不足的思路異曲同工。然而,這場亞洲版的古巴導彈危機雖然不至于激化至全面核戰爭的地步,卻將對中國的安全和中美戰略穩定性產生重大威脅隱患。

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將威脅戰略穩定性

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對于中國安全威脅是實實在在的。和平時期,更加靠近中國的X波段雷達能夠更好地觀測中國的導彈試驗,特別是落點為中國東部海域的試驗,從而為戰時積累數據;一旦中美關系陷入危機乃至沖突,在韓的X波段雷達可以轉換工作模式,成為觀測中國潛射導彈的前沿探測器,大大提升美國對于中國導彈的攔截能力。這些安全威脅一方面是對中國單方面的,另一方面也將危及中美共同的戰略穩定性。

戰略穩定性這一概念起源于冷戰時期。其最主要的衡量指標是危機穩定性,形象地來說就是雙方都搶著搶先摁核按鈕的可能性。如果雙方關系陷入到危機狀態中,本方認為先發制人沒有什么好處,也知道對方也持相同看法,以及對方也知道本方持相同看法。這樣的話,即使雙方關系極度惡化,互相發射導彈的可能性也比較低。這就是所謂的戰略穩定

戰略穩定性取決于多種因素,反導和導彈技術之間的對比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導彈防御一方的反導能力非常強大,那么發射導彈的一方就不會乖乖坐以待斃:一方面他們可以選擇,搶在對方的反導體系發揮作用之前發射導彈,規避攔截;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選擇,先發制人地消滅對方部署在前沿的雷達和攔截系統。無論發射一方選擇哪種方案,都將大大提高核戰爭爆發的風險。因此,用反導系統遏制住對手的核報復能力,將會破壞戰略穩定性,鼓勵對手采取先發制人的打擊策略。

對于中國來說,自2006年起公開宣示的自衛防御的核戰略,其關鍵就在于可靠的核報復能力。如果敵人沒有把握在先發制人中徹底消滅中國的核報復能力,而中國在經受了核打擊后又能夠突破對手的反導攔截,將核武器投送到敵國領土上,那么中國領導人就沒有必要在危機中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然而這一平衡將會隨著在韓部署薩德系統而被打破。中國領導人的不安,也將使得美國面臨著危機時刻遭到先發制人打擊的危險,即中美戰略穩定性的喪失。尤其考慮到,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主要依靠各型彈道導彈,中美在常規武器的沖突中也將面臨戰略上的不穩定。設想,如果中美在臺海發生沖突,那么為了保證彈道導彈對美國海空力量的打擊,中國就有極強的動機去先發制人清除駐韓美軍的薩德系統,這將造成中美危機的不可控升級。

總之,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將成為中國周邊戰略安全的重大隱患,其威脅不啻于蘇聯在古巴針對美國部署的導彈。有鑒于中韓、中美、韓美以及朝鮮核問題的多方利益交織,這一事件的波瀾將繼續持續一段時間,并成為東北亞戰略安全的一個絆腳石。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薩德會是亞洲版“古巴導彈危機”嗎

    2016-02-24
  • 內容 相關信息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