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8點06分,錢學森走完一生,安詳地閉上了雙眼。從11月1日開始,錢老家中布置了簡樸肅穆的靈堂,接受社會各界吊唁。當天,北京天降大雪,這是北京地區百年來罕見的下得最早、最大的一場雪。從11月1日清晨開始,得知消息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冒著大雪趕到位于北京航天橋附近的航天部大院,在一片舊樓前找到了錢學森居住了整整49年的家。這是五六幢不起眼的紅磚樓中的第二幢,錢學森的家在最東邊的單元內。
靈堂設在一樓的小客廳里,由于地方狹小,前來吊唁的人太多,人們只能站在樓外頂著大雪,在瑟瑟寒風中排隊等候,滿身積雪浸濕了衣衫。來的人既有國家領導人,也有新老航天人、社會各界科研人員包括錢老生前所在單位領導和干部,還有青年學生、陌生的普通百姓,有的人甚至從外地、國外趕來。無數花圈擺放在樓外臨時搭起的簡陋棚子下面。
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是在多方打聽后第一次來到錢老家。人們打量著這幢有兩個單元的老式普通公寓,不禁疑惑:難道這位大科學家、全國政協副主席就一直住在這樣的蝸居里?這套房子和錢學森的職務地位太不相稱了。然而這就是事實,人們親眼所見,這位享受國家領導人待遇的大科學家,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了杰出貢獻的科學先驅,就是在這座公寓樓里度過了他98載人生中的一半時光。自從1960年10月搬進航天部大院以后,錢學森就再沒挪過窩。之所以用“窩”來比喻,是因為那實在是一座太舊的公寓單元房,墻上還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留下的裂紋和加固筋,過時的窗戶映襯著這棟樓房的年輪。
在我們國家,住房標準也是一名公務人員所享受待遇的重要標志。錢學森當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后,組織上曾不止一次想給他按標準蓋一座小樓。工作人員也希望錢老的住宿條件得到改善。若有一棟小樓和一個小院,他可以在院子里曬曬太陽,有利于身體健康。當我勸他答應建房時,錢老總是說:“我現在的住房條件比和我同船歸國的那些人都好,這已經脫離群眾了,我常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脫離一般科技人員太遠。”到后來,別人再勸他說:“錢老,現在都90年代了,一般科技人員的住房條件都有很大改善,和您同船回國的許多人都評上院士,住進了新蓋的院士樓,您說的那是老皇歷了。”錢老搖搖頭說:“你別再提這個問題了。我在這兒住了幾十年,習慣了,感覺很好,你們別折騰我,把我折騰到新房子里,我于心不安,心情不好,能有利于身體健康嗎?”從此,工作人員也理解了他老人家的思想境界,再也不向他提房子問題了。但是,一些去過錢老家的人都感到,他住的房子實在太舊了,房間也小,有人甚至為錢老鳴不平,說“大科學家住小房子,太不合理了”。但錢老本人卻心安氣靜,把類似住房待遇這些問題看得比一池清水還淡。
這,就是一位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從零開始,5年攻克43項技術難關,此人被譽為“第二個錢學森”!
2017-10-14今日聚焦:他被稱為當代錢學森,他放棄美國綠卡回到中國,白宮驚了一身冷汗!……
2017-08-2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