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師偉:論慈善
點擊:  作者:師 偉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微信編發  發布時間:2016-07-08 07:53:48

 

  這年頭關于慈善的消息隨處可見,相關爭議也層出不窮。比如某袁姓女演員高調充當“大愛清塵”慈善項目的仁愛大使(該項目是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設立的,而此基金會公知色彩濃厚、號稱裝叉大本營)。袁姓演員同時公布了募捐賬號——對此事有很多網友敏銳地發現有貓膩,尤其是一些團干微博提出一些質疑,然后又引得某個以抑郁癥而著稱的崔姓前主持人大為光火,一時間來來往往,最后當然是明白的早已明白、糊涂的漸漸明白、死硬的仍然死硬。

 

  本文談談慈善

 

 

  同絕大部分文科概念一樣,關于慈善的定義也是五花八門(那當然、專家要靠下定義來掌握話語權進而牟利嘛),比較通用的有:

 

  中國:慈是父母對子女的愛,講的是縱向關系。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講的是橫向的關系。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們之間的互助行為(中華慈善總會創始人崔乃夫)。

  西方:慈善譯成英文為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臘語,本意為“人的愛”,大約從公元十八世紀開始使用。還有一詞“CHARITY”也是慈善的意思,該詞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其本意為“愛”的意思。

 

  所以東西方關于慈善的定義均聚焦在“愛”上,但所謂的愛其實是一個主觀意義和唯心意義鮮明的詞匯,立場和出發點不同結論也不同——比如八路軍打鬼子殺鬼子到底是因為愛還是不愛呢?毛主席動員毛岸英第一個參加志愿軍去危險的朝鮮戰場(由于美軍絕對的制空、其實無前線后方之分)到底是愛還是不愛呢?美國政府天天在全球殺人放火是愛還是不愛呢?……而作為定義則必須客觀無歧義,所以我認為至少從定義的角度看,所謂慈善其實是個還沒有精確描述的概念。

 

  所以也許我們看看慈善的表現可能有助于理解慈善——網上有對慈善事業的解釋:慈善事業是一種有益于社會與人群的社會公益事業,是政府主導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必要的補充。是在政府的倡導或幫助、扶持下,由民間的團體和個人自愿組織與開展活動的、對社會中遇到災難或不幸的人,不求回報地實施救助的一種無私的支持與奉獻的事業。慈善事業實質上也是一種社會再分配的實現形式。

 

  注意最后一句話:慈善事業實質上也是一種社會再分配的實現形式——這句話指出了慈善的原因:分配不公!

 


  所以,一個良好的社會是分配公平的,而公平的社會是不需要慈善的!

 

  慈善不是努力去解決社會不公的成因,而是客觀上粉飾這種不公、從而使這種不公更加牢固。

 

  事實上公平是罕見的,而其中人格公平幾乎是最容易實現的公平——慈善破壞的恰恰是人格公平!

 

  因為在慈善雙方中,有錢人是絕對的控制方!

 


  所以當年毛主席痛批《武訓傳》——武訓的主觀意愿看起來是好的,是通過作踐自己當乞丐,募捐做慈善、做義學,但他沒有將矛頭指向不公的社會,而且客觀上在維護這個不公!

 

  所以袁演員的慈善消息一出來,馬上就有網友指出袁應該將矛頭指向事情的成因,而不是高調出境秀慈善!

 

  而感動了無數小清新的西方裸捐(比如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其實是避稅的一種方式而已。

 

  所以慈善是破壞平等的、固化不公的——不論慈善形式如何,給不給、如何給是有錢的、強勢的一方決定的,因此慈善不但掩蓋了社會的不公,而且破壞了人格的平等,而人格的平等其實是最容易實現的平等。

 

  因此慈善是社會公平的慢性毒藥,與慈善有關的人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尤其是私人或資本出面搞慈善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搞慈善的愛心爆棚、激情無限、感性當家,賬目不可能是很清楚的,所謂常在河邊站、怎能不濕鞋?更不用說慈善組織本身運營業也需要錢的。這幾年國內爆出的慈善問題還少嗎?李某鵬、崔某元、李某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相比而言,官方背景的紅會雖然管理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比私人出面的慈善機構要靠譜得多。比如雅安廬山地震的善款賠付率方面,震后半年紅會是45%、某基金是9%——其余都拿去存到支付寶生利息去了!

 

  所以本文觀點:

  1、運作良好的社會不需要慈善,即便有慈善、也應該是政府行為的補充;

  2、慈善的成因是社會分配不公,慈善客觀上鞏固這種不公;

  3、慈善破壞了人格平等,造成了新的社會不公!

  4、要做慈善,最好通過官方背景的紅會。

 

  說幾個例子吧——

 

  1、被捐贈的孩子

 

  我媳婦上EMBA時,班里一幫同學倡議援助梅州蕉嶺縣某學校的一些困難孩子,2012年端午節時大家相約去看看這些孩子,想法是一則見見面、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二則讓我們的孩子看看困難孩子的生活、從對比中了解生活的不易。

 

  我因為對這種行為有看法、不想去,但考慮到女同志開長途不安全,于是她要好的一個鄭同學出車、我們家我出面當司機,一車兩家同行,順便還帶條貴賓。我們和被捐助者的聯誼中有一個環節:當面贈送書包等學習用具,有一個場景至今我還記得很清楚,因為印象太深了——我們家捐助的是一個小二的孩子,接到禮物有點害羞、但總體還是很高興的;而鄭同學捐助的是一個初二的孩子,接禮物時明顯地很冷漠、甚至有一絲敵意。這個現象并非孤例,明顯是大一些孩子偏于冷淡——我認為原因是這些孩子更加懂事、自尊心更加強!

 


  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有好心幫助貧苦孩子的,但我勸一句:真做好事就別留名,更不要當面去看這些孩子,帶自己的孩子去體驗或對照就更別了——因為這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初衷了——慈善是不求回報的,怎么能用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2、旅途中的施舍

 

  2008年部門組織到麗江旅游,旅途包括香格里拉,路上經過一片草甸時大家下車出來活動一下,下車前藏族導游扎西提醒不要給要錢的給錢。但下車后大家嘻嘻哈哈就不知所以了,附近的幾個藏族小孩臟兮兮地地過來要錢,有同事不顧之前導游的提醒,掏出糖或一塊、五毛的給這些孩子,扎西趕忙過來制止,他講的話我記得很清:不要給!沒有什么民族能靠捐助和施舍真正致富!

好小伙、扎西!

 

 

  有句諺語:救急不救窮——我想這和扎西的說法不謀而合。

 

  慈善解決的不是根本性的問題,反而給問題披上了一件曖昧的外衣,使問題看起來不那么丑陋、不那么令人擔心。

 

  扶貧是慈善的一種,任何不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扶貧都是無能的應付、甚至是耍流氓。

 

  3、送水的司機

 

  此事的背景是2010年的云南旱災,全國很多地方都捐助云南,武漢的一個林姓老板給云南祿勸縣捐了兩車水,記者跟蹤報導了此事。

 

  (武漢晨報3月31日報道)經過三天兩夜長途跋涉,5萬多瓶武漢救命水昨日運抵干旱重災區云南省祿勸縣,就在大家準備換小貨車進山送水時,卻遇到了“天價運費”梗阻,140公里山路,兩名當地司機要價6000元。

 

  昨日下午,晨報記者與林厚凱押運的5萬多瓶武漢救命水一到祿勸縣城,就受到了該縣團委熱情地接待。團委書記夏飛表示,他們接到團省委的通知后,按照武漢送水人的要求,對全縣數十家小學進行了摸底,確定了兩個最需要水的小學,離縣城最遠的大松樹鄉小學和雪山鄉小學。據了解,從縣城過去要走140多公里盤山路,大車根本無法行駛,必須換乘小型貨車才行。可祿勸縣城小車輛稀少,在祿勸縣團委的幫助下,林厚凱好不容易找到了2輛小貨車,誰知車主一見是外地人,報出天價運費,兩臺車運水,運費6000元。5萬瓶水從武漢運到云南祿勸,武漢的兩個司機也只是收了5000元運費。知情者透露,在祿勸像這樣的運輸,費用最多不超過2000元。有人勸林厚凱不如將水就近發放,可他堅持要把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林厚凱說,這個價格雖然遠超出他的預期,但為了盡早把水送到孩子們手上,他不會去計較。

 

  昨晚,在當地交警部門協調下,兩位祿勸貨車司機松口,將車費降到5000元。為了盡早完成送水心愿,昨晚,記者和林厚凱連夜進山送水(武漢晨報史強)(網絡鏈接在這里http://dwz.cn/3HGxq6)

 


  我上課經常使用這個案例,問學生看了有什么感覺。大家通常會很壓抑,覺得窮山惡水刁民、甚至政府不作為、乃至定體問、中或輸之類的,但這其實是假象!

 

  核算一下,即便這兩個小車司機只想收回油錢:五萬多瓶水按照5.5萬算,每瓶看照片至少1.25升、合1.25公斤,所以水的總重約70噸,而小貨車載重3噸就很多了,于是來回要跑合計24趟,每趟290公里,共約7000公里,每公里油錢1塊是最起碼的,所以小車司機要價6000的意思是準備超載或賠本的!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這個事情,發現報導中有大量刻意的誤導:救命水、天價運費、據知情者透露(這可是謠言的標準句式)、武漢司機要價和祿勸司機要價的對比(其實沒可比性)、團委的熱情和司機的“冷漠”對比、交警的協調(其實是脅迫)……

 

  最后,可憐的小車司機既背了黑鍋又送了死,云南的形象也被污損,政府的名聲就更不要說了。得利的只有混蛋記者和陰險的老板——注意:記者和林厚凱連夜進山送水——他們是去送水嗎?錯!是去顯擺,是去照相!相片拿回武漢給政府看——我做了慈善了,我是善人啊,給免個稅吧?

 

  這幾乎是一定的!

 

  這就是慈善!

 

  阿拉伯諺語云:要富人發善心,好比駱駝過針眼!慈善啊慈善,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微信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