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于3月19日拜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蒂勒森異乎尋常地重復了習主席對中美關系的期許:中美關系是以“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為指導的。蒂勒森傳遞的信息,讓國際輿論大跌眼鏡,這與特朗普的對抗性格大相徑庭。顯然,國際社會并未吃透特朗普的外交戰略。
3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相對于蒂勒森對中國的熱絡,特朗普與默克爾的會面顯得有些冷淡。特朗普發推文回應會見默克爾時不握手尷尬事件:“德國欠北約和美國一大筆錢,德國應為軍事防御付出更多費用。”顯然,特朗普不玩政治正確,他追求的是美國經濟利益最大化。所以,舊有的意識形態邏輯,不會束縛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由此,可以理解蒂勒森出訪中國的使命。朝核問題僅僅是籌碼,特朗普要的是“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老話題了。無非解決兩樣東西:一是資本,二是市場。很無奈,這兩樣東西都在中國手上。于此,才能理解蒂勒森為什么要說“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蒂勒森的使命,是爭取資本和市場。美國的大規模基建和再工業化都需要巨額資本回流,美國的新老產業都需要大力拓展國際市場。老歐洲自顧不暇,日本正在悄悄再工業化,其他國家體量又微不足道,只有中國有錢、有市場,且有誠意。請搞清楚,是美國人怕中國人玩貿易戰和金融戰。明眼人懂得,貿易戰需要市場縱深,金融戰需要資產規模。這兩樣東西,現在只有中國有絕對優勢。
特朗普團隊并不笨,美國今天的狀況根本就玩不起對抗和沖突。所以,他們在短期之內,不會自討苦吃。顯然,蒂勒森希望中國在貿易和金融方面均做出讓步。至于朝核問題、東海問題、臺灣問題、南海問題,皆不過是交換籌碼。一些人以為,特朗普想在中國周邊打一仗,那實在是嚴重低估了地產商的智商。此刻與中國對抗和沖突,注定是賠本的買賣,特朗普沒那么笨。
可能大家忘了,中美戰略對話,已經不談匯率問題了。仔細想想,為什么談的是鋼鐵呢?在奧巴馬歷史性地解決了能源問題之后,美國在高度關注鋼鐵。筆者一再提醒大家注意美國的自動駕駛法案,那是美國再工業化的關鍵節點。在這個領域,老歐洲和日本在埋頭苦干,美國如不能獲得中國支持,將在再工業化的關鍵節點上落后。
繼谷歌等信息產業巨頭介入自動駕駛汽車之后,英特爾最近又收購了以色列無人駕駛系統製造商Mobileye,美國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建立無人駕駛飛行器、汽車、船舶等新興製造業的優勢地位。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鋼鐵是工業的骨骼,美國正在重建再工業化的牢固基礎。當然,老歐洲和日本也不會坐失良機,他們的經濟政策是精細而明白的。真正讓人憂慮的,是瘋狂炒樓的中國。是的,瘋狂的房地產投機正在蠶食一切,舉步維艱的中國工業化升級正在遭遇沖擊。
蒂勒森的使命大體已經完成了。下個月習主席將會與特朗普見面,相信提供資本和開放市場已經有一定的共識了。筆者并不擔心中美的“晉秦之好”,筆者關切的是“秦晉之好”的代價。筆者并不認為,“三保”(保增長、保匯率、保房價)僅僅是經濟學人的幼稚。直言之:第一,高房價+高匯率≠高增長=輸出國內資本;第二,高房價+高匯率≠刺激需求=出讓國內市場。
顯然,從基辛格、鮑爾森到蒂勒森,對中國經濟政策是高度滿意的。中國教育、學術、傳媒集體生病了,他們不斷地炒熱并炒高四大所謂的籌碼。疥癬之疾,搞得欲生欲死;奪命之患,全都視而不見。
一定要明白,中國如不能盡快完成工業化升級,那些籌碼即便全都抓在自己手里,也難以顯現出優勢。而完成工業化升級,必須開啟稅政改革,唯有稅改,才能真正“三保”。其實,筆者對蒂勒森的使命聊無興趣。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千萬別忘了自己的使命。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