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6日,俄羅斯多個城市爆發未經當局批準的游行。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堡、烏法、烏拉爾、托木斯克以及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十多個大城市均有民眾參與游行。此次游行事件中,莫斯科有約500人遭警方逮捕。
俄羅斯政治出現不穩定跡象,根本原因在經濟。受國際油價下滑和西方制裁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俄羅斯GDP自2013年達到2.15萬億美元的峰值之后,便開始逐年下降。2015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為-3.75%,是蘇聯解體以來最差,GDP總量降至不足1.2萬億美元,通脹則達到令人恐怖的12.9%,失業率達到5.3%。2016年俄羅斯經濟繼續下跌,如今俄羅斯的經濟規模甚至小于墨西哥,在全球經濟體中排名第15位(人均GDP排名第75位),人均工資收入也第一次低于中國。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6年12月發表的國慶咨文中承認,俄羅斯經濟2016年全年降幅為0.3%,通貨膨脹率為6%,預計2017年通脹率為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統計表明,俄羅斯近4年來在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行榜中的排名下滑了20位。2012年俄人均GDP為1.51萬美元,今年為8800美元。
經濟下滑不可能不影響到俄羅斯民眾生活。據俄羅斯媒體的調查顯示,最近一年,有40%以上的俄羅斯人認為家庭經濟狀況有所惡化,其中幾乎有一半的人認為,如果沒有國家的幫助,將很難支付諸如購買藥品、還貸、住宅公用事業費、教育服務費等必要的生活費用。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在基層視察時,面對民眾關于退休金太低的抱怨,居然回答:“沒有錢,你們先挺住。”引發俄羅斯網民大吐槽。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因為經濟困難,一些城市出現了奇怪的新社會現象——婦女們開始尋求用身體來支付家庭的一些必要的開支和費用。比如一個26歲的姑娘在網上發帖:“尋找一個可以給房間布線的電工,共兩個房間,我將以2-3次不可描述來作為回報。”而另一位23歲的姑娘則表示,可以用一次“上門約會”換取一件家具。
媒體把這種社會現象的一切歸因于持續惡化的經濟狀況,導致部分民眾連水管破裂這種日常問題都無力支付。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出現一些示威游行之類的活動是很難避免的。何況俄羅斯已經按照西方的模板,建立起了多黨制、“自由”媒體、定期選舉等一系列“憲政民主”制度。
在一定意義上說,俄羅斯的困境表明,俄羅斯仍然處于“后蘇聯時代”,仍然在艱難的消化蘇聯解體的后果——從經濟崩潰到政治動蕩。
盡管特朗普對推動“顏色革命”的興趣似乎不如小布什、奧巴馬,但美國還是本能的表現出了要在俄羅斯煽起一場“顏色革命”的沖動。3月26日,莫斯科的游行因為沒有得到批準而受到警方干預。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立即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政府拘捕抗議者,并要求立即釋放所有人,稱此舉是侮辱民主價值,拘押和平示威者、人權觀察員和記者是對核心民主價值觀的蔑視。華盛頓對納瓦里內被捕感到不安。歐盟發言人則表示,俄羅斯警方的這一行為阻礙了基本的言論自由、和平集會自由表達,而這些都是俄羅斯憲法賦予民眾的根本權利,并呼吁俄羅斯當局能夠遵守國際承諾,立刻釋放和平示威者。
從美國和歐盟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新世紀以來西方鼓動顏色革命的一貫套路:把經濟社會問題引向政治問題,把非對抗性矛盾引導成對抗性矛盾,最終使矛盾激化到一種無法解決的狀態。顯然,西方的真正關心的不是“顏色革命”目標國家抗議者的權益,而是目標國家的現行政治經濟解構解體。
冷戰結束之后,西方掌握了政治話語的解釋權——主要是“民主”、“法治”的解釋權,所以,當目標國家內部的經濟社會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之后,西方也就掌握了“顏色革命”的主導權,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或者宣布“民主勝利”,或者宣布“民主遭到踐踏”。
從新世紀以來的十幾年中,各國發生的“顏色革命”的經過和后果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其中存在的悖論——
在起點上,抗議群眾的要求往往是有合理性與正當性的。但是,在西方介入并獲得主導權之后,這些合理的要求就被“仍到床下”,運動的目標悄然轉向“炸毀”現行的政治結構。基本策略是不斷提出當局絕對無法答應的條件,徹底排除妥協、和解的可能,最終以“國家失敗”而告結束。而在“國家失敗”的格局下,無論“顏色革命”的發起方還是目標方,均兩敗俱傷。
為什么發生過“顏色革命”的國家基本都變成了失敗國家?概因為西方主導“顏色革命”所追求的就是摧毀目標國家的獨立性和國內團結,以便于自己操縱目標國家的內外政策——從邏輯上說,一個依賴西方支持的政治派別在掌權后,不可能成為國內團結的中心,也就不能不接受西方的操縱——因此“顏色革命”成功則意味著目標國家國內政治的“粉碎性骨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修復。
西方支持“顏色革命”的更隱秘考慮,則是中斷目標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進而保持西方的經濟、技術和軍事的絕對優勢,保持其在世界的主導地位。
對任何一個“顏色革命”的目標國來說,最重要的是確保自己對解決國內矛盾的主導權,排除西方的介入,同時把因勢利導,解決矛盾作為推動自己國家政治、經濟、社會進步和全民團結的有利契機??偟囊幝墒墙鉀Q矛盾越快、越有效,西方就越沒有機會滲透和介入。
在此次“俄羅斯游行”事件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跡象是中國的新右派知識精英如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他們在極短的時間里連篇累牘的拋出文章,諸如《俄羅斯人面對專制和腐?。鹤呱辖诸^》、《俄羅斯人為什么拋棄普京?》、《俄爆發大規模反腐示威游行,中國官媒集體失聲?》、《俄羅斯:帝國返照與偶像黃昏》、《大游行!沒有普京的俄羅斯何時到來?》、《普京的下場會比戈爾巴喬夫慘嗎?》、《“普京主義”與俄羅斯新抗議運動的興起:“去普京多數”正在形成》、《政權若垮,普京不可能有生路》……等等。
這些文章有三個共同特點——
第一、預設立場,對普京進行妖魔化,只字不提西方的介入和干預,用起哄的方式制造普京即將垮臺的印象;
第二,完全排除了俄羅斯在現行體制框架內解決矛盾的可能性,斷言只有普京垮臺才能解決;
第三,利用俄羅斯的形勢,含沙射影,暗指中國,試圖在中國煽起“顏色革命”。
從俄羅斯的情況看,盡管這次游行一開始顯得來勢洶洶,但很快就被平息了,游行沒有得到俄羅斯公眾的廣泛支持是根本原因。毫無疑問,盡管普京-梅德韋杰夫政權絕非白璧無瑕,但目前支持普京仍然是俄羅斯的主流民意,況且俄羅斯社會經過蘇聯解體的慘痛教訓,對顏色革命心有余悸,并沒有胃口再體驗一次解體的“陣痛”和葉利欽式的“病夫治國”。所以,普京仍然有從容處理的空間,只要政策得當,完全可以在排除西方插手的情況下解決問題。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新右派知識精英的那一套自由主義話語雖然仍是主流,但輕舟已過萬重山,他們已不復當年的壟斷地位。只要中國的政策能夠一方面積極向社會主義回歸,不斷解決社會矛盾,一方面嚴格防范西方介入中國的內部事務,則西方試圖在中國煽起“顏色革命”的企圖一定失敗!新右派知識精英的結局只能是向隅而泣,繼續他們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百年邊緣”的命運。
中國要徹底消除“顏色革命”的威脅,必須在意識形態領域里轉守為攻,不僅要建立比西方更為優越的政治經濟體制,而且要有足以和西方的“普世價值”相抗衡的論述、話語。我認為,這一切的內核是而且只能是社會主義!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