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陳章:美國狂轟敘利亞與IS復興?特朗普政權洗牌后的驚天變局
點擊:  作者:陳章    來源:察網  發布時間:2017-04-08 10:39:32

 

       【摘要】美國出兵敘利亞,顯然是為了扶植“伊斯蘭國”等遜尼派極端勢力,顛覆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擠壓俄羅斯向南的地緣政治空間,打破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的什葉派弧,保證美國對中東的絕對控制權,但未必證明特朗普政權會徹底與俄羅斯翻臉。俄羅斯內部的社會動蕩,給了美國一個擴大中東戰略空間的機會,這將有利于今后美國在執行“與俄羅斯緩和”戰略時,能在中東獲得并維持一個更有利的地緣政治格局。

47日,美國繞過安理會,對敘利亞政府軍一座基地實施轟炸。五角大樓稱總共發射了59枚導彈,目標是“敘沙伊拉特機場”。敘沙伊拉特機場,是一處嚴重威脅“伊斯蘭國”(IS)的軍事基地。

這是敘利亞內戰發生6年以來,美國首次對阿薩德政府的目標實施軍事打擊。

這首先反映了美國國內的重大變局。

 

 

一、弗林被清洗,扶植IS依舊是美國資本寡頭的戰略重點

美國出兵敘利亞,與特朗普核心顧問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被清洗有極大關聯。

在中東問題上,弗林主張與俄羅斯聯合,消滅IS等恐怖主義勢力,早在2015年,弗林就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發揮著根本性作用,不應再將其“孤立”。特朗普對這個主張一直傾心不已,特朗普在競選時一再強調“敘利亞內戰不是美國的問題”,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在競選時曾明確說他在敘利亞的重點是單獨打擊“伊斯蘭國”,最好是與俄羅斯、敘利亞政府和其他同盟一起合作。此外,他還暗示會削減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持。早在20139月,奧巴馬政府也遇到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當時特朗普發推文稱“奧巴馬總統,不要進軍敘利亞”。

 

 

特朗普在當選總統之后,接受《華爾街時報》采訪時,重申了上述觀點:

“美國應當把注意力放在打擊ISIS上,至于敘利亞政權和背后支持的俄羅斯,美國可以找到和他們的共通點。

我對于敘利亞的態度跟很多人不同。我的態度是,你要打擊敘利亞,敘利亞在打擊ISIS,而我們也需要清除ISIS。俄羅斯和敘利亞是盟友,日益強大的伊朗也與敘利亞站在一起。而我們卻要支持推翻敘利亞政權的叛軍,并且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干嘛的。”

可以看出,在敘利亞問題上,特朗普深受弗林影響。特朗普勝選后,提名弗林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并在一份聲明中說:“弗林將軍是這個國家軍事、情報領域最重要的專家。對于我本人和我的政府而言,他是無價之寶。

2017年,特朗普正式走馬上任后,開始把打擊“伊斯蘭”國及其他激進伊斯蘭恐怖組織為最優先事項128日,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要求美國軍方30天內拿出打擊伊斯蘭國的新方案。

 

 

隨后,俄羅斯對特朗普打擊“伊斯蘭國”的布局積極響應130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只要有政治意志,俄美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形式有“無限可能”。

對于特朗普-弗林的布局,一向反美的敘利亞阿薩德都稱贊有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8日報道,阿薩德接受比利時媒體的采訪時說:

“現在預期特朗普政府所承若的打擊ISIS的計劃能走多遠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對新一任美國政府與俄羅斯合作反恐的決心較為樂觀,滿懷希望。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以及就職后都承諾優先打擊ISIS,這是六年以來我最希望看到的。”

但是,變局發生了。

213日晚,美國白宮宣布,總統特朗普接受其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遞交的辭呈。

弗林卸任后,特朗普之前要求美國軍方拿出的所謂“打擊伊斯蘭國新方案”,再無下文。如今我們發現,美國拐了180度,從優先打擊“伊斯蘭國”,變成了優先打擊敘利亞政府。

這無非是美國原先中東戰略的延續:扶植、武裝“伊斯蘭國”等遜尼派極端勢力,顛覆敘利亞阿薩德(什葉派)政府,擠壓俄羅斯向南的地緣政治空間,打破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的什葉派弧,保證美國對中東的絕對控制權,維護美元霸權。

 

 

美國上述戰略在普京的強硬軍事回應下,一度面臨失敗風險。2014年,俄羅斯普京果斷出兵敘利亞,雷厲風行打擊IS,打破了美國的戰略布局。美國在中東何去何從?其代理人“伊斯蘭國”的滅亡指日可待,美國是自己親自操刀上戰場,對抗俄羅斯和什葉派,復活伊斯蘭國,還是與俄羅斯達成某種妥協,承認俄羅斯、什葉派在中東的勢力范圍,并聯合剿滅“伊斯蘭國”?

美國內部出現了分裂的聲音,出現了對“扶植IS控制中東”這一戰略的反思,特朗普核心顧問弗林是這種戰略反思的代表性人物。

2015年開始,弗林就在各個場合表達反對美國繼續扶植IS的觀點。弗林在2015729日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透露,自己曾于2012年希望阻止ISI等恐怖主義勢力,但美國政府沒有采納其建議。當被問及美國政府是否是對報告及弗林的分析“視而不見”時,Flynn披露關鍵信息:

“我認為他們不是視而不見,而是他們做了一個決定。我認為這是一個故意的決定。他們現在所做的都是故意的。你真的有必要去問問總統,在有替代政策的情況下,他到底要做什么?因為這令人非常困惑。”

也就是說,IS是美國故意行動的結果。弗林遲至2015年才在媒體上做出上述披露,絕非無的放矢,而是美國統治集團在中東戰略上存在內部分歧的一種表征。

2017年,弗林被“辭職”,特朗普180度轉向,4月,美國閃電出兵敘利亞,這一環環相扣的事實證明,在中東扶植IS等恐怖主義勢力,是得到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壓倒性支持的長期既定戰略,特朗普—弗林試圖挑戰這一戰略,立即遭到對立面的強烈反對和清洗。

 

 

二、IS瀕臨滅亡之際,美國緊急出手轟炸敘利亞

“伊斯蘭國”(IS)原本是在美國的大力扶植下,在敘利亞戰場上茁壯成長起來的。

過去六個月,在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的聯合打擊下,“伊斯蘭國”面臨滅頂之災,什葉派勢力不斷發展。“伊斯蘭國”在敘利亞阿勒坡的最后重要據點已遭“全面包圍”, 解放“伊斯蘭國”巢穴拉卡的戰斗即將打響。

IS窮途末路之際,美國出手了。共和黨大佬麥凱恩(John McCain)呼吁特朗普向巴沙爾發出強烈信號:

“襲擊是不可容忍的”。

在麥凱恩及其背后勢力的壓力下,特朗普迅速轉向,并稱敘利亞危機:

“現在是我的責任了”。

美國的轟炸目標很明確,摧毀了對IS威脅很大的軍事基地。敘利亞霍姆斯省省長巴拉茲(Talal al-Barazi)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遭到美國導彈襲擊的敘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在支持敘政府軍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戰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巴拉茲稱:

“敘軍隊和武裝力量抵抗恐怖主義,特別是在霍姆斯東部。近期獲得了重大成功,收復了天然氣田和巴爾米拉城及周邊地區。這個空軍基地在支持打擊‘伊斯蘭國’戰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霍姆斯東部地區。

 

 

特朗普的傀儡性質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凡是被美國資本集團視為“核心戰略”的問題,特朗普不可能執行自己的個人意志,連自己青睞的弗林也無法保住。特朗普只是美國軍工集團、華爾街財團、猶太權貴的前臺代理人,代表美國統治集團發號施令。

天真地想動用美國力量剿滅IS弗林被清洗,只是美國真正統治集團給特朗普一個印象深刻的教訓。

早在2013年,IS曾經也遭遇過一次重大危機,那時候,也是共和黨大佬麥凱恩出面斡旋解決20135月,麥凱恩遠赴敘利亞會見所謂敘利亞自由軍,許多美國網民都注意到麥凱恩會見的根本不是什么“溫和派”,而是包括IS現任一號人物巴格達迪、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核心成員穆罕默德·努爾在內的一批極端分子。

不過可能很少人注意到,這次會見對于“伊斯蘭國”的重要歷史意義。

在這次會見結束之后,麥凱恩于528日高調地發了一條推特稱:“一次與敘利亞勇敢戰士們的重要會見,他們為自由而戰,需要我們的幫助。”并貼上合影照片。麥凱恩的推特并非空穴來風,他千里迢迢到敘利亞也不是去搞什么“親切慰問”。20136月,一位敘利亞自由軍軍官在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指出,如果國際沒有輸送武器,反對巴沙爾政府的叛軍將會在一個月內失敗。

 

 

也就是說,敘利亞自由軍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危險邊緣,麥凱恩此行是代表美國親自去前線了解真實戰況。效果顯著。在隨后的幾周之內,美國、沙特、約旦、卡塔爾、土耳其和以色列開始向諸如敘利亞自由軍之的反叛組織提供武器、培訓和資金。

美國著名記者、兩次艾美獎和兩個愛德華·默羅獎獲得者Ben Swann指出,這些武器最終落入ISIS手中。所謂的敘利亞自由軍不單為IS輸送武器,還為IS輸送士兵。

敘利亞自由軍背后包括了ISI等極端勢力。早在20129月,美國國防部情報局(DIA)的文件當中,就清清楚楚地寫明:

【薩拉菲派(SALAFIST,伊斯蘭極端主義、復古主義、原教旨主義,瓦哈比主義為其分支之一)、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和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筆者注:后來發展成ISIS),是推動敘利亞叛亂的主要力量。】

敘利亞反政府勢力根本不是什么“溫和力量”,而是包括isi在內的伊斯蘭遜尼派極端勢力。

IS崛起的過程背后,與美國有極大的干系。ISIS的前身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成立的一個名為“一神論和圣戰組織”(TOMJ),是扎卡維利用阿富汗設立的營地。“9·11”后他們作為恐怖主義組織遭到圍剿。2003年,美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伊拉克北方許多地方出現政治真空,扎卡維等趁機打著“基地”的旗號進入伊拉克,以“伊拉克基地分支”的名義猖獗一時。2006年他們宣布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拉克伊斯蘭國”(ISI)。同年,扎卡維被美軍定點清除,第二任頭目馬蘇里也在2010年死于美軍之手,此時,一名名叫“巴格達迪”的恐怖分子控制了ISI

事實上,IS的一號人物、首領巴格達迪曾在美國監獄中獲得優待,并在美國監獄中策劃“伊斯蘭國”。巴格達迪曾經在美國設在伊拉克南部的監獄待過一段時間。美軍海外監獄以虐囚聞名,不過,美軍虐待的主要是那些鐵桿反美的恐怖分子,而那些反對俄羅斯、中國、伊朗的恐怖分子,則經常得到美國的優待。201411月,英國《衛報》采訪“伊斯蘭國”創建初期的最核心成員阿布·艾哈邁德,艾哈邁德透露, 駐伊美軍“非常尊重”巴格達迪,“如果他希望找另一個營區的人,他就可以,而我們不行”。就是在這段“自由”而“有身份”的監獄日子里,“他(巴格達迪)所主導的一個新策略正在(美軍)眼皮底下發起,那就是組建‘伊斯蘭國’。”

 

 

2010年,即巴格達迪被釋放的第二年,ISI領導人被美軍殺害,巴格達迪控制了ISI。隨后,美國引爆敘利亞危機。ISI以反對阿薩德政權的名義,大規模進入敘利亞。期間,得到美國與沙特等國的資金資助與軍事訓練,發展壯大2015518日,美國無黨派組織Judicial Watch通過法院控訴得到了一份2012年美國國防部情報局的報告文件。這份文件披露了利比亞戰亂中有大量武器(主要由美國和西方提供)被轉移到敘利亞圣戰分子手中,支持了ISI等反對派在敘利亞的反政府戰爭,美國情報機構掌握這些武器轉移的細節。2012年美國國防部情報局根據其所掌握的情報判斷,西方國家、海灣國家和土耳其為了對抗敘利亞-伊朗-伊拉克,正在大力支持遜尼派極端主義勢力建立一個伊斯蘭極端主義國家。而作為后果之一,ISI將返回伊拉克建立伊斯蘭國,這個伊斯蘭國將吸收遍布阿拉伯世界的大批恐怖主義分子,恐怖勢力將猖獗發展。

ISI的發展與美國情報機構的預測幾乎一致,2013ISI年宣布與敘利亞圣戰武裝合并,新組織的名字即“ISIS”。2014年,ISIS回到伊拉克,配合美國施壓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下臺,攪亂中東政局,建立伊斯蘭國(IS)。

今天美國出兵拯救瀕臨滅亡的IS,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三、美國迅速出兵敘利亞,抓住俄羅斯國內政治動蕩的時間窗口

美國出兵敘利亞可用“神速”來描述,是在沒有國際組織4日化武襲擊進行調查和責任認定,安理會也沒有做出相關決議的情況下進行的。特朗普政府行動之快,與奧巴馬政府當年就是否動武進行反復評估形成鮮明對照。

導彈襲擊是特朗普在短時間內做出的選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赫伯特·麥克馬斯特表示,該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討論了一些不同的在敘行動方案,但最終選擇了導彈襲擊。

美國出兵敘利亞的戰略目標也十分清晰,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表示,該國將利用敘問題日內瓦進程,推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不過,美國發動攻擊的理由(即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目前還存有疑點。

敘利亞政府提出反駁,認為化武消息的傳出,早于敘利亞政府發動的襲擊。據敘外長瓦立德·穆阿利姆在大馬士革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在敘空軍44日對“征服陣線”恐怖組織彈藥庫實施首次打擊前數小時,有關伊德利卜省發生化武攻擊的首波消息就已開始傳出。

該外長稱:“有關在Khan Shaykhun所發生事件的通告6點傳出,而敘空軍對‘征服陣線’武器庫的首次空襲在1130分,化學品就儲藏于倉庫里。”

俄羅斯也認為敘利亞的化武早已銷毀,并有聯合國人士證實。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總統普京認為美國打擊敘利亞是侵犯該國主權,憑杜撰出來的借口違反國際法。他指出,敘軍隊沒有化學武器儲備,敘所有化武儲備都被銷毀的事實已獲得聯合國人士證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認為,完全忽視恐怖分子使用化武的事實只能令局勢嚴重惡化。

俄羅斯顯然十分憤怒,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認為美國對敘空襲嚴重損害俄美關系。

俄羅斯的憤怒可以理解,因為美國對敘利亞發動襲擊,正是抓住俄羅斯內部動蕩的時間窗口。俄羅斯國內游行從326日發起,直接目標是總理梅德韋杰夫,民眾響應十分踴躍,發展成5年來俄羅斯最大規模的示威。

這次游行能夠動員如此多的俄國民眾,本質上反映了俄羅斯經濟上的軟肋,即新自由主義改革的失敗。

 

 

俄羅斯社會對其當前的資本主義制度建設的不滿意度居高不下,俄羅斯聯邦共產黨指出,俄羅斯的資本主義具有對外依附性質。20141018日,久加諾夫在為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全會所做的政治報告中,首次對俄羅斯資本主義的整體性特征進行了概括。他指出:

第一,當今的俄羅斯社會經過新自由主義改革,造成了工業嚴重倒退。工業品生產僅達到發達國家的1/5,農村遭到破壞,金融信貸制度癱瘓,各個經濟和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急劇下滑,與官方的宣傳相反,俄羅斯的工業持續惡化,一些企業遭強制停工,很多企業縮減工作周,壓低工資并拖欠工資;

第二,經過長期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實踐,俄羅斯經濟嚴重脫實向虛,產生了許多具有寄生性的權貴階層。今天的俄羅斯國家機關是整個蘇聯時期的兩倍。大部分健康勞動力都集中在私人保安公司。與2000年相比,工業領域工人的數量縮減了200多萬人。但是,在不動產行業和銀行金融部門就業的人數幾乎增長了300萬人。所有與投機相關的人都是寄生在實體經濟生產上;

第三,俄羅斯資本主義有對外依附性。俄羅斯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只有兩個部門:能源出口部門和銀行部門。其他部門,尤其是科研部門,被殘酷無情地摧毀了。最近一段時間,買辦資本涉足的區域進一步拓寬。俄羅斯內部市場被強迫接受外部的供貨。主要商業網絡都掌控在跨國公司手中,甚至軍工體系都依賴成套的進口。買辦資本主義從俄羅斯榨取巨額資金。2014,900億美元流往俄羅斯境外,這比2013年同期多出一倍。這些錢通常是流往對俄羅斯實行制裁的那些國家。全球資本主義一體化讓俄羅斯處于遭受奴役的地位;

第四,俄羅斯的資本主義具有寡頭性。大資本和中等資本天生都與官僚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國家強力政權的擁護者——大資本家與權力結盟,打算在私有化的過程中,攫取一塊新肥肉。另一邊是擁護自由主義的資本家。這些人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寵愛,但是,在重新分配財產的時候他們又遭到了排擠。資產階級的兩個分支都競相壓榨勞動人民。他們之間的斗爭讓民眾看清了國家矛盾的實質。

 

 

俄羅斯本次游行之所以能夠變成全境大規模游行,與俄羅斯普通民眾對資本主義實踐造成的嚴重兩極分化極為不滿有關。俄羅斯反對黨領袖納瓦里內公開了一份報告和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顯示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國內外至少有四處豪宅,兩座葡萄酒莊,三處位置優越的地產和兩艘很可能以總理夫人的名字命名的游艇。

俄羅斯媒體尋根溯源后發現,這些財產大多來源于俄羅斯多個著名寡頭的“贈與”和“捐獻”,其中莫斯科州的豪宅就是2015年度俄羅斯首富烏斯馬諾夫的禮物。

包括烏斯馬諾夫和米歇爾森在內的寡頭“新貴”們向幾個涉事的基金會分別捐款數百億盧布,艾利謝耶夫所在的俄氣銀行則向這些基金提供了多筆低息貸款。更微妙的是,有數筆土地交易是在2008-2011年由梅德韋杰夫在任期間的總統辦公廳突然低價賣給這些全無名氣的小公司的,其中一筆交易的售價僅為市價的約3%

如果順著這些線索繼續深究下去,還可以發現傳媒新寡頭烏斯馬諾夫與俄羅斯安全部門(特別是謝欽)合作無間,而米歇爾森控股的Sibur公司另有一個年輕的小股東名叫沙馬洛夫——據2016年多家媒體求證,沙馬洛夫的真實身份是普京二女婿。

這些信息迅速激怒了俄羅斯的年青人,雖然直接目標是親西方的梅德韋杰夫,但也影響了普京政權的穩定性。

顯然,俄羅斯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造成的嚴重兩極分化與階級固化,給俄羅斯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為美國顏色革命俄羅斯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俄羅斯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不是普京對外地緣政治勝利所能夠彌補的,甚至會反過來嚴重限制國家的對外戰略能力。對于一個經濟產業依附帝國主義、國內兩極分化、腐敗盛行的國家,民眾反抗與革命的能量會不斷聚集,更何況是俄羅斯這樣的“戰斗民族”和曾經擁有光榮社會主義記憶的國家。一旦經濟到達崩潰邊緣,或者普京老去,美國只要稍一內外用力,普京在地緣政治上幾十年的積累,恐怕就要一朝化為烏有。

 

 

美國利用俄國內動蕩出兵敘利亞就是一個鮮活例證。美國兵鋒直達敘利亞,本質上是抓住俄羅斯內部由于新自由主義改革而爆發嚴重社會動蕩的時間點,果斷繞過一切國際組織,繞過聯合國,打掉敘利亞對IS具有威脅的軍事設施與軍事力量,蠶食俄羅斯和什葉派勢力在敘利亞的地緣政治勝利果實。美國清洗弗林在先,出兵敘利亞在后,撕下打擊IS的最后偽裝與托辭,為人類展現了一個帝國為了維護其石油霸權與美元霸權,會怎樣毫無底線地與食人心的恐怖主義勢力深入合作。

當然我們也需要看到,雖然“扶植IS”一直是美國國內戰略高層的主流,但是“對俄緩和”也慢慢進入美國戰略高層的視野,諸如基辛格。而據參考消息20161230日報道:

【德國《圖片報》1226日援引“西歐情報機關”基于“特朗普團隊信息”所做的分析報告稱,美國前國務卿、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亨利·基辛格正為美國當選總統制訂計劃以實現與俄羅斯關系正常化。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1228日報道,該報指出,這位93歲的外交家認為,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修復對俄關系是正確之舉。作為經驗豐富的談判高手,且與俄總統普京本人熟識,基辛格將成為莫斯科與華盛頓之間的最佳調停人。他指出,美國精英明白,中國可能奉行越來越獨立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因而必須對其加以“制衡”。做到這一點可以有幾種方法,其中之一便是與俄羅斯靠攏。基辛格如今實際上建議采取與上世紀70年代相反的做法。當時,美國通過接近中國削弱蘇聯,今天則是要通過接近俄羅斯打壓中國。為了得到更多,即借助俄羅斯削弱中國,完全可以承認俄在前蘇聯地區的勢力范圍。美國非但不會為此付出任何代價,還能減少維系這些國家中大量親西方非政府組織的開銷,并使俄羅斯變得更好說話。好處顯而易見。】

 

 

可見,“扶植IS”與“緩和俄羅斯”,都慢慢成為美國統治集團內部的主流戰略。在美國轟炸敘利亞的前一天,46日,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希望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并將后者視為重要國家。這名官員說:

"所有人都希望看到俄美關系得到改善。俄羅斯是重要國家,該國擁有巨大潛力,且正在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去嘗試改善兩國關系,與俄羅斯開展合作。"

可見,美國出兵敘利亞,顯然是為了扶植、復興IS,但未必證明特朗普政權會徹底與俄羅斯翻臉。俄羅斯內部的社會動蕩,給了美國一個擴大中東戰略空間的機會,這將有利于今后美國在執行“與俄羅斯緩和”戰略時,能在中東獲得并維持一個更有利的地緣政治格局。處于內外交困的普京,雖有足夠高超的戰略方法與足夠強硬的戰爭意志,怎奈國內經濟將持續惡化,社會不滿也會不斷加劇,在不愿意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的前提下,普京也極有可能接受美國的戰略緩和。

從美俄中東博弈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有益的結論,一個國家在面對美國如此強大與邪惡的帝國主義國家時,需要內外兼修才能真正獲得美國的尊重,即對外有足夠強大的戰略意志,對內回歸社會主義改革,有足夠獨立的產業體系、足夠穩定的經濟基礎和足夠強大的民意支持。普京式單方面取得地緣政治勝利,對內卻進行新自由主義改革,極容易留下后患,導致對外戰略勝利的喪失。在美國出兵敘利亞這件事當中,中國的回應,一方面應當堅決反對、譴責美國繞過一切國際組織向主權國家單方面開戰的霸權做法,另一方面則是要堅定中俄戰略同盟關系,防止俄羅斯在內外交困的情境下倒向美國。當然,還需要特別警惕美國在我國領土上及周邊大力培植恐怖主義勢力,或者將IS勢力、東突勢力禍水東引,嚴重威脅我國政治安全與民眾人身安全。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