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開放,99%的人會不假思索地想到是這近三十年來的事情,這是很自然的,但歷史并不這么簡單。單就開放而言,19世紀末到20世紀最初的幾十年間,在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中,大概沒有誰比中國更開放的了,那時的中國,比今天的中國更開放。
開放到什么程度呢?
且以當時中國工業外資比例與外國人控制程度這個指標來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即可以看到。
抗日戰爭前夕,外資控制著大約42%的中國工業資產。當時外資企業生產了中國60%以上的煤炭、86%的鐵礦石、80%的生鐵、88%的鋼以及76%的發電量;即使是在中國民族資本最強大的工業——棉紡織工業中,外國企業也擁有54%的紗錠和44%的織布機;外資還控制著中國造船工業和各種輕工業(包括木材加工、皮革、卷煙和飲料)一半以上的產量、73%的船舶噸位以及公用事業的大部分;中國的銀行業、保險、外貿則更是由外資主導著。
但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不僅依然是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而且很快就遭到日本的全面野蠻侵略……
解放前的上海灘上中國苦力。
具體數字可以不必去牢記,重要的是邏輯。三十多年來,我們至少一部分迷迷糊糊的先生,被導入了一個奇怪的邏輯,直到今天,有人依然篤信這個邏輯,并在深入改革實踐中,在壯大國企的過程中,滿腦子潛意識都裝著這個邏輯下意識地踐行這個邏輯:
開放=發展,私有化=開放,改革=私有化……
事實果真如此嗎?歷史果真如此嗎?邏輯果真如此嗎?看了上邊這段數字,誰還愿意繼續堅持“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的說法而沒有興趣再做一點深入的思考?
國家的經濟發展一定還有些其他的更深刻的秘密,國家的工業發展一定還有其他一些比開放更復雜的影響要素。
嗅覺格外靈敏的先生們讀到這里,會讀出“否定改革”的意味,接續的內容可能沒有興趣再閱讀,這篇文章可能就會被咔嚓掉了……
且慢,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那個年逾古稀表演性人格美國目前最有權力卻在國會動輒被否決的老頭兒都承認這一點,沒有人否定得了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歷史性的偉大成就,但改革并非空穴來風,改革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改革的時代潮流之下,從思想哲學到社會風氣,從環境變化到工業發展,社會制度的建構到國家面貌的革新,這樣一個人類文明史上如此巨量的經濟體的躍進,不可能是石頭里邊突然蹦出來一個孫悟空。
我們從歷史中走來,今天中國工業發展,必有一部中國工業史,今天中國國防工業發展必有一部中國國防工業史,今天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必有一部中國汽車工業史,今天中國農業發展必有一部中國農業史,以此類推。
茲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光變:一個企業及其工業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6出版。作者路風。我剛剛讀完其中的一些章節,忍不住摘取推薦諸位。
推薦理由:
1、聞所未聞亦即此前未曾公開過的直接間接史料讓人眼界大開。
從司馬遷開始,史家是要說事兒的,不能上來都是史官的宏議,議論的再精彩,也需建立在說事兒的基礎之上。你想知道紅旗轎車下馬那些事兒嗎?你想知道饒斌(中國汽車工業最重量級的貢獻者)與當時的大領導關于這個事情的對話嗎?想知道新中國第一個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大型客機運十下馬的內幕嗎?想知道中國高鐵一花獨放異軍突起背后那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從1959年初就領導中國第一支核潛艇反應堆開發團隊的孟戈非回憶,1982年,中國竟要求日本幫助審查秦山核電站的設計圖紙。日方同意審查的條件是“限于和平利用,日本提供的情報不會轉用軍事”……這是一種怎樣的屈辱啊!
新中國汽車工業最重要的卓越的領導者饒斌。
2、指名道姓描述中國工業發展中驚心動魄的較力與比拼。
張愛萍是分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為了他分管領域事關國防安全的重大項目的生與死,這位從戰場上走來的將軍與那位被西方媒體盛贊,譽為中國最懂經濟、最有改革意識的改革家過招兒,您能想象到那是一種怎樣劍拔弩張的情景嗎?你能想象到大人物辦公室里那種令人窒息的沉重的氣氛嗎?
最后,趙紫陽不耐煩地說:“就這樣決定了。說我賣國主義就賣國主義吧!”
張愛萍說:“總理,如果你是這樣理解的話,那我從此就再不說話了!”
……
3、中國那三十年,人民的日子比較窮,而這三十年老百姓過的比較富,如此現象層面底下,是“強國路線”與“富民路線”的分析與對比,此問題并非是這本書的重點,但問題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進入歷史的脈絡分析,作令人信服地回答了我們今天很多人還在困惑的問題。
舊時,關于大寨的發展,曾經有“先治坡還是先治窩”的爭論,毛主席周總理那一代開國領袖,在當時的條件下,為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所開創的偉大的奠基性的工作,國家的政治獨立、國民經濟體系的建設、中國獨立的工業體系的建設及其裝備工業的建設……這些都屬于“治坡”的范疇。沒有當年的“坡上苦斗”,哪有今天的“窩里甜密”?沒有政治獨立大國基礎,亦即沒有“強國”,就沒有“富民”,沒有前三十年強國的成就,就沒有后三十年“富民”的可能。
4、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今天已經變成了很多人不屑再提的老話,但沒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包括改革開放的成就。
毛主席給我們留下的“打狗棍”,兩彈一星的偉大成就,今天人們看得比較清楚,由于國防保密方面的原因,還有一些重大的成就一直沒有宣傳,書中做了重要披露,以中國機械裝備工業為例,繼1960年代初制造成功萬噸水壓機之后,這個工業又于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初,開發成功業內著名的“九大裝備”,包括:……
不能再說了,劇透多了讓人煩。
?。ㄗ髡呦道霾哐芯吭焊呒壯芯繂T;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來稿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