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美國當局要求,昨天加拿大逮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網友評論,這是美國政府誘捕孟,是針對華為公司的。美國政府多次以安全理由,干預華為在美國市場的經營活動,還鼓動其西方盟友干預華為在很多國家的經營活動。在美國精英操縱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和新西蘭等國公開禁止使用華為新一代電信設備。
華為公司是中國最成功的高技術公司之一,早已占據世界電信市場頭把交椅,但卻難以進入美國市場,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政府一直以安全為理由,禁止華為進入美國電信市場。華為公司也是世界手機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成長十分迅速,今年的銷售量已力壓美國蘋果,僅次于韓國三星,同樣因美國政府限制,沒能進入美國市場。
早在2011年,我國商務部陳德銘部長在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時介紹[18],“美國經常以安全審查為由,將中國投資拒之門外。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對在美設立三年的企業,哪怕已經開工投產了,美國相關部門也可以不符合安全為由,不做任何解釋,逼迫企業放棄甚至退出。一種很平常的產品,在中國是完全開放的產業,在美國也會受到安全審查。舉一個螺紋鋼的例子,美國說這個項目影響了美國安全,因為企業因此了解了美國螺紋鋼的業務和用途。美國這種無根據、不公開、不透明的審查方式,限制了中國企業投資。還有企業的商業簽證問題,不少已經在美投資的中國企業家經常毫無理由地被拒簽,這影響了中國企業在美國商業業務的正常開展”。
在對外出口方面,美國更是如此。美國和世界各國經濟往來,是分等級的,而不是美國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經常在中國主流媒體為美國精英宣傳的開放和貿易自由化。在新中國前30年,美國不承認新中國政權,不和中國建交,禁止和中國貿易往來,包括禁售物資給中國,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1979年建交后,才開始雙方正式的貿易往來,但仍限制向中國禁售很多物資。不僅如此,冷戰結束后,美國還和其盟國簽訂《瓦森納協定》[5],要求盟國和美國一道,禁售很多高技術產品給中國,甚至將俄羅斯拉入進來,這都是美國長期實施的阻礙中國發展的主要措施。特朗普上臺后,又玩出了新花樣,開始對中國一些公司禁售物資,如對著名的中興公司禁售芯片,讓中興公司停擺。甚至讓美方派人監管中興[6],等于讓美國在攫取中國經濟主權方面又打開了一個新的缺口,代替中國政府管理中國企業,為美國利益服務。相反,中國政府曾經制定政策,試圖限制某些對環境污染非常嚴重的采礦活動,從而會減少出口稀土數量,就遭遇美國和西方的反對,他們借世界貿易組織,禁止中國采取這樣的措施,禁止中國在這方面行使經濟主權[7]。這嚴重違背世界貿易協定所規定的對等原則。
華為公司在手機市場的主要對手是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卻早已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建立直銷店和銷售公司,直接面向中國消費者。韓國三星手機的銷售量則長期占據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而蘋果手機的銷售額和銷售利潤則同樣長期占據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按照蘋果公司按照法律要求公開申報的財務報告,最近4年,每年在我國的銷售額都高達500億美元左右,獲得利潤高達200億美元。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率也遠超歐美市場。雖然蘋果公司通過轉移利潤到設立在愛爾蘭的空殼公司,避交所得稅,極大地增加了歐盟市場的稅后利潤,卻仍然趕不上中國市場。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和利潤都遠超華為公司,按照中國稅法,其應交稅額應遠大于華為公司,但實際交稅額,按照我國稅務部門公開的數字,每年僅32-64億人民幣,不到應交稅額的5%,也遠低于華為公司,例如,2016年蘋果交稅額就不到華為公司二十分之一。
按照我國海關數據,中國近年來很少進口手機,說明蘋果公司并沒有通過愛爾蘭公司加價轉移利潤來避稅。這是因為蘋果手機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的,通過愛爾蘭空殼公司加價,需要交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等稅款,不僅不能減少交稅,反而需要交納更多稅款。這說明,蘋果公司在中國交稅如此之少,恐怕是通過不合法的手段逃稅。按照中國稅法估算,最近六年,蘋果少繳稅款超過3000億,占其贏利一半。然而,我國稅務部門不但不嚴厲打擊蘋果公司,反而連續兩年將蘋果公司列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視為最好的納稅企業。對比蘋果公司在歐美市場的避稅行為合法合規,卻被歐盟開出1000億元的罰單,還被歐盟多個國家開出罰單。
事實上,美國從沒有對中國開放市場和投資,僅僅是同意美國商人到中國市場交易,而不是在毛澤東時代,禁止美國商人與中國做生意。我國的開放,實質是單方面對美國和西方開放。早在1980年,中美兩國政府代表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投資保險和投資保證的鼓勵投資協議和換文》,就是一項中國單方面承諾開放主權的不平等協議。條約討論的是美國人到中國投資的保險問題,不涉及到中國是否能到美國進行投資,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在這個條約中,還能體現中國主權的地方,在于美國的投資需要中國政府的批準。在這個條約中,顯然暗示,中國肯定會批準一些投資,并向投資者和保險者提供了承諾。至于中國是否能到美國投資,美國政府是否會提供一些承諾,則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我國主流精英實際上很清楚中美相互之間的開放是不對等的,例如,很多精英學者曾多次在學術雜志上發表文章,極力論證,鄧小平先生主張的是對美國和西方單方面開放,而不是國際貿易協定要求的對等開放。他們宣傳鄧小平曾說過,“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裕了”,為他們推行的對美國單方面開放制造輿論和理由。最近有人在網上公開宣傳這種觀點,由于包含的崇美思想太過濃厚,央視不得不公開反駁這種觀點,列舉鄧小平的公開言論,論證鄧小平主張的開放,不是單方面對美國和西方的開放,而是對所有國家和地區開放,卻不敢澄清,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和西方是否同樣對中國對等開放。美國對等華為和中國對待蘋果的現實,就充分證明了,美國并沒有對中國開放,而中國對美國的開放,實際是單方面開放,單方面讓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讓蘋果公司利潤率長期高達300%左右,牟取暴利,甚至還默許蘋果少交稅三千多億元,占其在中國所獲利潤一半。
參考:
作者 黃衛東博士,從事研究工作.作者保留在傳統媒體發表本文的權利。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