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格雷戈里·霍夫曼的最新研究結果與美國經濟學者根深蒂固的觀點可謂大相徑庭:在他看來,將產能轉移到他國乃提升雙方工人福利的共贏之舉。
俄媒稱,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格雷戈里·霍夫曼的最新研究結果與美國經濟學者根深蒂固的觀點可謂大相徑庭:在他看來,企業將產能轉移至海外,會令國家財富出現增長;制造業若班師回朝、吸引外國工人移民、刺激“民族工業”發展,反倒可能令福祉下降。在他看來,將產能轉移到他國乃提升雙方工人福利的共贏之舉。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7月16日報道,霍夫曼選取的研究課題,經濟學者們自特朗普投入總統競選之初便開始熱議,即后者經濟綱領的基礎:通過刺激手段(主要是減稅),促成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便逐步向中國、東南亞國家轉移的產能回歸。霍夫曼研究的特殊之處在于,借助先前未有之方法,將所有各方即企業主、雇傭工人、課稅的政府、消費者之福祉,以及他們對兩國經濟的增長、對創新的影響,都納入到一個動態模型當中。
霍夫曼提出的問題如下:在失業率較低的情形下,啟動刺激手段,讓制造業重返本土、引入勞工紓解人力短缺之困,這究竟是否合理?換言之,他所探討的,其實是美國正在推行的“連廠帶人”從亞洲遷回之政策的理性程度。
霍夫曼研究報告的預印本包含了以下令人震驚的結論:兩個進程其實殊途不同歸,引入移民只會導致國家GDP增速下滑、企業家及工人福祉下降。其實,多數經濟學家在探討全球勞動分工益處時,也得出過類似的結論,只是依據完全不同。至于鼓勵移民的合理性,一直鮮有討論,人們心照不宣地以為它能提高雙方經濟體的福祉,至少對經濟實力更強者有益。
霍夫曼沒有談論跟移民進程相關的政治要素,他只是說,他的模型顯示,鼓勵移民僅僅對移民自身有利:這會拉低移民接納國的經濟增長率、企業主及工人的福利,也會導致移民來源國財富的下降。他還舉出論據,駁斥有關制造業外遷屬于“零和游戲”的普遍觀點,而認為有關生產外流一定會導致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財富下降,這樣的說法也許屬于謬見。
從他的計算中可以窺見,產能外遷,即發揮全球勞動分工中的“國家優勢”,會迅速帶來兩個經濟體財富的共同增長。而通過各類稅收刺激,刺激制造業回歸,這是不理性的。與之如出一轍的,還有試圖對企業利用勞動分工優勢在海外所獲得的高額利潤課稅。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國會全票通過,制裁中興,華為,全面打掉中國制造業,正式開戰,這是一場必須贏下的戰爭...
2019-06-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