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先生做客《品格》時表示,從中興事件看我國的第一個短板就是芯片,人家美國可以卡你芯片,后來華為事件上人家卡脖子用了另外一個短板,那就是軟件,基礎性的工業軟件,我們不行,有一個短板就會被人家卡脖子。倪光南進一步指出,如果你有長板,別人就沒法卡脖子,我國在手機應用、5G方面都是世界領先乃至世界第一的,所以我們要堅定我們的目標,努力去做,把我們的短板補齊了,今后人家就沒法卡你脖子了。
當被問及如此重視技術研發是出于責任感還是出于對未來盈利的考量時,倪光南表示:從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經驗來看,創新驅動企業成長,企業通過市場的良性循環自然地收獲回報。但作為企業而言,“除了本身的發展以外,企業應該有社會責任,需要做出自己的貢獻。”
倪光南說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在中國這個土壤下是可以成長的,他舉例華為,說像華為這樣一家民營公司,能夠通過三十年的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公司,憑借的就是不斷創新。倪光南特別欣賞華為,他說,應該向華為學習,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下,沒有忘掉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倪光南說,要把自己的創新能力聚集起來,推出自己的創新技術和產品,最終道路越走越寬。主持人問,假如倪光南現在是個30歲的工程師,他是否愿意假如華為,倪光南說,如果現在的他30歲,而且有足夠創新力的話,他的選擇,一個是去華為,另一個是自己創業,兩者占比往五十五十。
公開資料顯示,倪光南,1939年8月出生于浙江寧波,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倪光南一直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研制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119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漢字處理和字符識別研究,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 。20世紀80年代,倪光南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總工程師,陸續研發聯想式漢卡和聯想微機,而這也成為后來聯想集團核心利器。
2019CNIRC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6月30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會上表示,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中國網信領域長板主要是互聯網應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短板是芯片和基礎軟件(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他認為,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在全球ICT企業市值排名中,前十位中國有三家企業,分別是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相對比發達國家,中國在網信領域是整體跟跑,但有些方面已經出現了跟跑、并跑、領跑共存的局面”,倪光南表示。他認為,為解決短板問題,一方面,通過“引進”獲得核心技術已不可能;另一方面,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也更易進入市場,獲得發展壯大機會。華為備胎轉正就是一例。
我們和“中國芯”的距離,成為倪光南頻頻被問及的問題。突破是不可能的嗎?倪光南笑說,連“北斗”都能突破,芯片的難度達不到這個量級。倪光南介紹,當前,我國臺式電腦和筆記本所用的電腦芯片,國產水平離進口芯片有三五年的距離;手機和服務器上使用的芯片有些已與進口芯片旗鼓相當;在一些特殊領域,差距較大。此外,在芯片產業的設計和制造兩大塊中,中國的短板主要在制造,距離美國水平大約八到十年。在倪光南看來,我國的芯片制造要達到國外先進水平還需投大錢,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其他網信領域,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去年,倪光南院士接受采訪時,記者問到,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做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世界上很多國家沒有這些核心技術,不也好好的嗎?倪光南表示,這要看一個國家的目標是什么,如果覺得做一個網絡大國就夠了,那我們沒必要追求什么核心技術。但我們的目標是網絡強國,不走自己的核心技術之路,人家不可能讓你追趕上來。總之,有些事情,如果你覺得不可避免,那么早下決心比晚下決心要好,比如“北斗”,我們十幾年前就下決心要搞,現在北斗很好用。如果早十幾年下決心搞芯片制造,我們可能已經有自己的芯片,不會被人家卡脖子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