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的時候上映了一部獻禮片《古田軍號》。去看之前,看到網上口碑不錯,一位朋友看后也評價說“特牛逼”,于是我前天去看了這部電影??赐旰笪疑钍芨袆雍驼鸷?,這部電影最可貴的是精神。下面說說感想。
這部電影沒有以前大部分重大題材作品那種教科書式的臉譜化人物和劇情,而是高度還原真實的領袖。主線直接展示1929年毛澤東、朱德、陳毅、林彪、劉安恭和中共中央關于政治路線的激烈矛盾,明確反映了人民軍隊后來的不斷勝利是建立在同錯誤路線的斗爭上的(軍事和政治)。但電影不是單純講他們如何開會爭論,而是還原他們的生活,既講他們的路線斗爭,也展現了他們在生活上作為普通人的一面,但沒有割裂他們的政治作為和生活: 因為舊社會的生活有如此多對勞苦大眾的壓迫剝削,所以要革命。這一點的明確使得電影兼具政治啟迪和趣味性。所以在塑造生動的領袖的同時,這部電影也塑造了很多生動立得住的小人物。
以往我們看很多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這些領袖之間總是和和氣氣,老毛被眾人一致擁護,下達什么命令都被執行,這嚴重違背史實。這部電影完全沒有這種問題,而是根據史實還原了朱毛,陳毅,劉安恭之間的路線矛盾,不乏激烈爭吵、據理力爭的場景。
真正的自信是毫不羞赧地表現自己的優勢,也不回避自己的不足,《古田軍號》就做到了這一點,它謳歌了飽受舊社會壓迫的、積極擁護革命的勞苦大眾,謳歌了解放窮苦大眾的中國紅軍、中國革命、偉人,但它的主線沒有宣傳我黨是鐵板一塊,而正是真實再現了紅四軍的路線斗爭,展現了領袖之間的激烈矛盾,用路線斗爭克服了矛盾,才有后來的古田會議,才確立了軍隊的魂,才有了后來的不斷勝利。它不像傳統很多正劇那樣,刻板描繪內部從不爆發沖突的黨,也不像馮小剛拍的《一九四二》《芳華》那樣或多或少地歪曲黑化真實的人民軍隊和黨?!豆盘镘娞枴愤@是真正的政治自信。
這部電影的剪輯非常棒,它的剪輯上沒有俗套的模式。除了毛委員扶中彈倒地的小號手片段被幾次重復有點別扭外,這部電影的剪輯是既有新意、又能體現人物和劇情的特點: 從現代福建土樓里的華麗舞板凳龍場面,回溯到1929年簡陋舞板凳龍畫面,再引出小號手的親身經歷,畫面里走出主角毛委員,朱軍長和陳毅;竹林里奔襲出來的紅四軍畫面,銜接2017朱日和閱兵的信息化部隊畫面;電影開頭是喜慶熱鬧的土樓,講完了不平凡的歲月之后,鏡頭最后又回到了安詳的今日。這個視角和敘事方式不落窠臼。剪輯營造了很多感人的場景,尤其是最后紅四軍在竹林里奔襲出來,鏡頭突然切到2017年朱日和閱兵的信息化部隊踏步集合的畫面,聲震山河、滌蕩人心,又多一份歷史厚重感、自豪感。關于畫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椿娃子死在醫院時,毛委員抱起了他,站在眾人的中間宣布要做他的入黨介紹人,日光打在毛委員和蒼白的少年身上,仿佛以前看過的那些革命題材的油畫,充滿了革命的藝術美感。

這部電影的音樂也是很不錯的。有的地方配樂充滿革命活力和斗志,有的渲染了舊社會壓迫的悲憫,有的力展歷史傳承的雄壯。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舞板凳龍那里的配音,節奏輕快、充滿喜悅,后來這段音樂也用在老毛在街上行走和奔跑,還有紅軍行軍畫面上,貫穿著“心齊方可成龍”,把不同場景有機聯系了起來,實屬藝術品。
這部電影在細節上沒有什么問題,更進一步以細節表現局勢變化和人物性格,引起觀眾興趣。比如朱毛和劉安恭爆發激烈矛盾、爭論從白天進行到夜晚的時候,天下起了雪,賀子珍和小號手在屋外惆悵地坐著,烘托了氣氛。再比如閩西民居的房間之間的拉板,朱、毛、陳三人就挨間住著,房間之間有拉板可以打開看到對方房間。在老毛離開紅四軍后,陳毅躺在隔壁睡不著,反復上下推動拉板鬧情緒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也體會到陳毅對老毛路線的支持和對他無法回來擔任前委書記的無奈急切。另外一個細節是對新軍服紅領章的爭議,特派員劉安恭不顧朱毛和戰士們的意見、堅持加上黑邊以示紀念列寧的做法正體現了他頑固堅持“蘇聯式的城市包圍農村”的路線立場和人物性格。最后劉安恭壯烈犧牲后,毛委員反倒是采取了他對紅領章的設計要求,表現了毛委員對革命同志的緬懷,表明他做的這些斗爭不是為私而是為公,真是以細節見人物特性。
這部電影是年輕演員和老戲骨一起挑大梁,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更是注入靈魂。年輕演員有,拍正劇經驗豐富的劉智揚(在這部電影里演時年28歲的陳毅,我對他比較熟悉,以前看過他的代表作《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最美的青春》等)、王仁君(演時年36歲的毛澤東)、張一山(演時年22歲的林彪)、胡兵(演蘇式教條主義者劉安恭);老戲骨有,王志飛(演時年43歲的朱德)、孫維民(這位總理專業戶在這里演中年裁縫林師傅)、李幼斌(老李現在不玩意大利炮了,在紙廠努力生產支持革命去了)。


這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并不遜色,他們不僅成功展現了幾位偉人關心疾苦、堅持共產主義信仰的形象,而且又表現出了偉人正當青年時的活力,以及他們一貫的樸實幽默,這些豐富的角色塑造是全片的一大亮點。另外,這部電影的角色塑造并不偏頗。劉安恭這個在路線斗爭中的“反派人物”,雖然固守蘇聯“城市包圍農村”“軍隊只管打仗”的做法給紅四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只說不做的人,開頭講到他為了尋找朱毛,做了叫花子,到后來在激烈的戰斗中沖鋒在前、英勇犧牲,電影對他的描繪沒有偏頗,而是真實地再現這個人物,非常到位。
這部電影里很多東西都是我們歷史課本上沒有的,但我看過一些關于紅軍和偉人的紀實書籍,這些故事并不是導演虛構出來的,除了一些文藝再創作外,這部電影的主線劇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只不過傳統正劇很少能這樣去展現。《古田軍號》很巧妙地把生活和紅軍內部分歧聯系起來,做到讓觀眾更容易接受導演如何展示領袖對實現偉大理想的實現路線的分歧。加上思想政治的深刻到位、劇情、細節、角色塑造、剪輯、音樂等方面的出色,這部電影無疑是中國近幾年拍出來的眾多重大題材電影中的標桿。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前面一直也很感動,但沒有哭。而看到完成古田會議“定魂”后的紅四軍從竹林里奔襲出來,鏡頭切換到2017年朱日和閱兵里的信息化部隊踏步集合的聲震河山場面,心頭為之一震。再到最后鏡頭又切回片頭土樓里舞板凳龍的畫面,那句旁白“毛委員、朱軍長不在了,他們沒看到富強的中國”(記不清具體臺詞,大意如此),我在影院里失控地抽泣起來。
作為一個從小看世界和中國歷史的97后,我對紅軍是有感情的,除了紅軍,我也看了好些革命題材電視劇和電影,記得當時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原子彈試爆成功、東方紅一號升天等畫面,眼里也是噙著淚水的。所以我并不是作為一個“政治小白”在看《古田軍號》,這部電影真切地打動了我。感謝導演,編劇,演員,攝影師和劇組所有人。感謝你們努力做出來的震撼人心的精品。
另外我想吐槽的就是,2017年上映的、劉偉強導演的《建軍大業》,選用了大量的當紅明星演員,還說這些演員年齡和片中當年歷史人物的相近,可以更好地呈現出性格特點。結果大家也看見了,我懷疑導演和編劇對中國這段歷史和人物有什么誤解,他們塑造的群像并不到位,大部分配角的形象太扁平,除了毛周朱賀這四位的著墨最多,其他人只是走過場。而且這部電影塑造的周朱賀都有違背他們本人特點和黨員原則的地方,比如周對四一二政變中被害同志燒紙哀悼時直接道出“我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其實更能說明的是導演套用我們課本上對周恩來一生所為的評價,雖然周也是少年立志,但套用后世的措辭去塑造形象,未必貼近當時的人物所想,反而有種刻板的感覺。對朱的刻畫有個地方相當可怕,就是他向黨要經費去協助南昌起義,結果是花錢擺酒局請妓女來轉移南昌城內軍將的注意力,這是劉偉強導演拍黑幫電影里酒色作風思路對史實的歪曲,缺乏尊重。還有賀從頭到尾一副土匪樣,表現性格豪爽急切也不能虛構他拿槍頂著張國燾的頭威脅他服從按原定計劃發動起義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建軍大業》剛一上映就被百般詬病,這也正是政治歷史認知不足的編劇和導演的局限所在。與用滿屏炸裂的戰爭場面的商業模式吸引觀眾、卻不談人民軍隊之魂的《建軍大業》相比,《古田軍號》以文戲為主,表現1929年紅四方面軍內部的路線斗爭和偉人與當地群眾的生活聯系,真正解釋了人民軍隊建軍之魂所在。從歷史意義上說,古田會議才是真正的“建軍大業”。眾所周知,人民軍隊的強大戰斗力正是來源于黨指揮槍帶來的政治先進性和強大定力,而不是別的什么,古田會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軍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宣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反對以任何借口削弱黨對紅軍的領導,必須使黨成為軍隊中的堅強領導和團結核心。人民軍隊的這些立足之本在古田會議決議中得以明確,古田會議決議因此成為我黨我軍建設的偉大綱領及重要里程碑。這部電影拍得非常好,可惜現在的國人大多不喜歡看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即便最近這幾年主旋律電影受到歡迎,也是因為這些電影除了質量優秀,更多的是劇情符合大眾當下的審美和情緒,還充滿了視覺沖擊、電影技術提升等外在的商業元素,并不是說大眾對革命有非常高的興趣。希望我們的歷史政治教育能改革,不僅是學校課本,更需要出現更多像《古田軍號》一樣的優秀革命題材電影。非常無奈的是,這部電影的排片很少,所以也限制了去看的人數,我這邊的城市一天只有一兩場《古田軍號》。我在微博上看到主演們拿出自己的全部片酬請觀眾看這部電影,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傳播紅色歷史,我非常感動。當然,我所在的城市不在這個活動范圍內,但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值得我們去看去貢獻票房。我寫這篇長評,除了發表感想,也是希望能讓其他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寶貴,爭取多吸引一些人去看這部電影。
再次感謝陳力導演,編劇,演員王仁君、王志飛、劉智揚、胡兵、張一山、孫維民、李幼斌、董玥、“小號手”鄒先煜,還有那些樸實認真的群演,攝影師和劇組所有人。感謝你們努力做出來的震撼人心的精品。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