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方陣營看來,這次方方日記引發的爭論,頗有些決戰意味,因為他們這次在方方身上投入了幾乎所有的輿論資源,讓他們接受失敗,不但結果難以承受,心理也難以接受,方方的失敗已經不是她一個人的失敗,而是一個陣營的失敗。
因為支持方方,他們的整體理念、學說、主張以及整個群體的形象都已經陷入信任危機。
他們此時的共同心態簡單概括就是六個字:輸不起、不甘心。
如果把方方日記引發的輿論戰視為一場戰役,那么戰爭的結果已經明朗,方方們慘敗的結局是避免不了了。
兩個多月的戰爭進程,愛國陣營經過了防守、相持到大反擊三個階段。現在已經進入大反擊的第二階段,方方陣營的主力或敗退或主動撤退,標志是原來力挺方方的大媒體已經撤出這個話題,一些頭部自媒體,也開始和方方做切割,顯然是不想被方方一起拉入水底集體沉沒。
但這不等于方方陣營放棄頑抗,一些人還是不甘心接受失敗的結果,包括方方本人在內。
所以局部的抵抗還是會有,時不時的我們還能遇到一波反擊,但于整體戰局已經沒有挽回之力。
這個時候,就跟當年解放軍已經飲馬長江,國民黨一方和一些中間派人士開始想促成和談一行,這個時候也有人出來呼吁“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共識”了,這個人就是易中天先生。
我這種類比并非沒有道理,這次方方輿情大辯論,在性質上,完全可以視為國共斗爭的繼續。
方方陣營,雖不能說全部,很大一部分都是否定土改、否定新中國并為此肯定民國、為民國翻案的。反方方陣營,當然是站在新中國的立場上。
二、易中天真是“理中客”嗎?
易中天最開始是因為走上《百家講壇》為公眾所熟知的,他有著眾多粉絲,在中國是一個有很強話語權的文化人。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以他名義說的一句話:
“站在方方這一邊就是站在人這一邊,就是站在良知這邊,是說人話,干人事,愛人類,反之凡是反對方方的就是獸類”。
這段話流傳了一些日子之后,易中天辟謠了,說這話不是他說的。
但這番話,確實模仿易中天的邏輯和語氣,所以很容易會讓人信以為真。大約在2011年,易中天本人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如果誰對茅先生有所不敬,我認為他不是人”。
跟上面那句話的句式和語氣差不多,也許是有人從易中天9年前的那句話里得到的模仿靈感,也未可知。
至于茅于軾是什么人呢?竟然值得易中天這么全力支持,以至于把支持與反對茅于軾上升到有沒有資格做人的高度上。
茅于軾大約就是經濟學界的方方吧,只是和方方較為含蓄的文學表達方式不同,茅于軾的表達方式更為直接。
比如在釣魚島問題上,茅于軾說:
“釣魚島是一個無人荒島,沒有GDP沒有稅收。地球上有沒有它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百姓造成絲毫影響。但是政治家和外交家們發現這是一個好機會,無事生非,動用百姓的稅款,制造事端,煞有架勢地忙忙碌碌。其實是為了自己的職業利益。他們就是吃這口飯的。”
在18億畝耕地的問題上,茅于軾批評中國現行糧食政策
“還立足于饑荒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假定上。”
他還把房價問題也歸責到中國的耕地政策上,認為
“保護耕地致房價大漲”,
認為靠市場就能解決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在市場經濟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機制下,在國家糧食庫存和外匯收入充足的情況下,基本不會發生所謂的糧食安全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茅于軾攻擊中國的耕地紅線政策,是因為當時他的研究所剛剛完成了福特基金會資金資助的中國耕地問題研究。
從領土問題到糧食問題,無疑不是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最重要的問題,顯然,茅于軾都不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說話。
茅于軾還給自己的這些雷人話語,發明了一個理論依據,“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對立論”,他們以人民利益自居,從而可以堂而皇之的站在中國國家利益的對立面。
比如,他在2012年,發微博說:
“一塊土地在中國版圖內,現在歸了外國,但那里的人民生活更自由了,收入也增加了,你是同意不容易?如果以國為本答案是不同意,以民為本答案是同意。我贊成以民為本。當國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不一致時,國家的利益要服從百姓的利益。國家應該為人民利益犧牲,不是人民為國家利益犧牲”。
這是不是赤裸裸的賣國言論?
茅于軾真心為百姓利益說話嗎?茅于軾公開說要“為富人說話”。原因很簡單,茅于軾承認:
“我不在乎拿外國人的錢,也不在乎拿資本家的錢。我不拿他的錢,我拿誰的錢?”
“有沒有老百姓拿錢給我們?有,那是少數,給個兩萬三萬”。
拿誰的錢給誰說話,等價交換,市場規則。
這代文化“精英”,比汪精衛那代人的“曲線救國”,理論著實精進了不少,包裝能力大為增強,公開賣國的底氣也增加了不少。
從易中天支持茅于軾的態度看,易中天的立場并不中立。
沒有無緣無故的站隊。要不是經濟利益,要不就在價值觀方面找到了某些共鳴之處。我認為易中天力挺茅于軾的原因是后者。這從易中天本人的歷史觀,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三、易中天的歷史觀
易中天要以全球視野重寫中國史,也就有了易中天的《中華史》。
所謂的“全球史觀”到底是怎樣的呢?
翻開《中華史》第一冊《祖先》,發現他的中華史是從亞當夏娃開始講起的,把圣經創世紀的神話嫁接了過來:
“亞當夏娃扯下無花果葉那一刻,是全人類的人之初”,
“夏娃是女媧的前身”。
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頭就這樣和西方文明的宗教源頭接到了一起。
有網友評論,易中天的歷史,亞當夏娃女媧伏羲,東西混搭,但還是西方更古老。
不僅如此,在易中天“全球史觀”視角下,他把女媧說成是青蛙,伏羲是蛇,炎帝說成是牛,皇帝說成是熊,顓頊是半人半魚、帝嚳是鳥頭猴身,皇帝母親可能是通房大丫頭......
易中天還認為,未來世界將由三大文明唱主角,西方現代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三大世界性的文明中,最強勢的是西方現代文明,其次是伊斯蘭文明,最不給力的是中華文明。
很顯然,易中天的“全球史觀”沒有超出“西方文明中心論”的范疇,他還是在用西方人的視野看中國歷史,難怪有人批評他的全球史觀實為“媚外史觀”。
因為按照易中天的歷史觀,不但西方古代歷史更古老,而且西方現代文明更先進,只能得出一個“西方文明中心論”的觀點。
四、易中天對西方體制的推崇
在體制方面,易中天對西方體制也是推崇有加,看他在《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等著作里,對美國歷史和人物的評價:
“華盛頓有所為,美利堅民族得以獨立;華盛頓有所不為,美利堅人民不受其害”。 “防止專制的唯一途徑是分權,而制憲會議的目的卻是要集權,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在這里,美國的開國領袖們表現出驚人的政治智慧。” “美國以憲法為立國之本,用憲法來統一和治理國家,將立法、司法、行政和各州權力都置于憲法之下,這就保證了集權而不專制。”
“作為個人的公民第一位,作為公民集合體的人民第二位,保障公民和人民基本權利的憲法第三位,由憲法派生的法律第四位,由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會、行政機構和法院最后一位。這就是美國人建國的思路和原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和實現《獨立宣言》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也許,這就是所謂美國精神。”
“這就是法治了。法治不是法制。它不是‘依法治國’,而是‘以法治國’。依法治國(法制)也可能是人治,只不過這個‘治國之人’在行使治權的時候,要以法律為手段和依據而已。以法治國(法治)則相反。在法治制度下,治國的不是人,而是法。”
在易中天的“全球史觀”下,美國的建國史是美好的,美國制度就是人類的理想制度。
至于美國憲法之父們很多都是奴隸主。華盛頓作為奴隸主之一,扒人皮做靴子,拔下奴隸的牙給自己植牙。美國獨立以后長期保留了奴隸制,美國建國先驅和美國歷史上的這些負面信息都被易中天過濾掉了,所以在他筆下,美國從歷史到制度,都看上去很“美”
選擇性敘述,就是易中天 “全球史觀”的奧妙。從這個角度來說,易中天的歷史和方方的日記,方法論是相通的。
不僅如此,易中天和方方,都完成了從體制到文化的自我矮化,他們還有價值觀方面的默契。
從價值觀到方法論都能找到相通之處,這是什么?當然是隊友。
易中天的經濟和政治主張是什么呢?他極其推崇十七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大師、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話:——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否則人類必將進入災難之門!
他認為 “經濟民有化(不好意思說私有化,認為資本家有就是民有,資本家才是他心中的民)”(自由經濟)才能“政治民主化”(自由選舉)。
五、易中天對新中國體制的看法
易中天對新中國的制度是什么樣的看法呢?簡言之,對新中國的敵視絕對不在方方之下。
方方對土改是否定態度,方方小說中的地主是樂善好施的正面形象。易中天也認為:
“地主做了很多慈善,是有傳統的。一旦到了災年,地主、商人都要把糧食拿出來,熬粥、施粥。民間的這個傳統一直有”。
在被豆瓣一些作者譽為“此文將奠定易中天史學界至尊地位”的《從來都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卻永遠出不了人權》一文中,易中天的政治觀點,有比較清晰明了的表達:
1、他否認是毛主席領導黨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為達到否定的目的,他要重新解讀歷史:
究竟是誰“推翻了三座大山”?就需要正本清源地告訴讀者:
“封建主義”就是分封制,是被秦始皇推翻的;——“帝國主義”就是帝王制,是被孫中山推翻的;——“官僚資本主義”?根本不存在!
2、易中天對社會主義的的否定比方方直白得多。
他把公有制稱作“極左制”:
“奴隸制”和“極左制”,一對比就明白了,勞動人民統統被剝奪了“自由謀生權、自由遷徙權”、然后“一切行動聽指揮”地奉命扛活。再比如:“井田制”和“公社制”,一對比又明白了,都是土地公有制!
歷史只有在對比中才能被看穿本質:...只要重蹈“公有制”,那就不是歷史的進步,而是復辟。
社會主義能夠保證全民就業,在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的情況下,組織農民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業增產豐收,解決吃飯問題,改變靠天吃飯,創造基本條件。在易中天這里都是錯誤,是歷史復辟。
3、易中天對新中國體制和新中國締造者的否定不次于任何人:
他最大的錯誤不是晚年搞文.革。文.革明顯的危害性掩蓋了另一場空前浩劫:文.革爆發前十年的“全民枷鎖制”。
公有制被他說成是“全民枷鎖制”。
這次中國抗擊疫情為什么能夠表現的優于西方,為什么在這場制度PK中能夠明顯勝出,就是因為中國還保留了一部分公有制(國有制),是公有制優于私有制。
如果中國隨了易中天和方方們的意,全面私有化,那么中國付出的代價就至少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
以美國為例(歐洲情況也一樣慘不忍睹):美國人口是中國的四分之一,到現在的確診人數已經接近60萬,還在每天快速增長,無法預見峰值在哪里,超過100萬都不令人奇怪。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3萬。
如果中國實行易中天奉以為理想制度的美國體制,最保守的估計,確診人數也應該在500萬左右。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宣布如果美國這次因為疫情的死亡人口控制在十萬,就算政府的政績。那么以中國的人口規模,死亡人數應該是至少是四十萬。
而中國的人口密度遠大于美國,如果用美國政府的體制和辦法抗疫,那么想想中國會有多么悲慘?人民付出的代價會有多大?
你還相信這些人,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而推行西方體制嗎?這些文人,如果他們的思想被人們接受,然后真相信了他們推崇的制度,僅僅這一次疫情,普通大眾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可承受的。
這些文人所謂的愛人,愛的并不是普通人,而是資本家,是能夠給他們錢的人。
所以,易中天得到中國市場化媒體的吹捧,成為聲名顯赫的“學術超男”,就容易理解了。市場化媒體最講資本的政治,恰好易中天又講的是資本最喜歡的政治。
六、易中天為什么這個時候出來喊“需要共識”
現在,在方方淪為幾乎人人喊打的情況下,在方方面對極為不利的輿情壓力的時候,易中天以一個中立者、“理中客”的形象發聲,呼吁
“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共識”。“大敵當前,需要齊心協力,至少也不能制造矛盾。因此,制造族群對立和挑動斗爭的行為都不可取。”“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船翻了對誰都沒有好處。”“還是同舟共濟為好”。
初看上去,這些話都很好,如果這些話都是發自內心,出于真誠,誰能說不呢?
如果我們不是從前面一路分析到這里,已經知道易中天本人的基本立場,他的這些話,我們大都會信以為真的。
但是一旦知道了他本人的立場,這些話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他的心里話,而不只是“漂亮話”,就要好好分析分析了。
易中天呼吁這些,是為了國共雙方事先真正的和談,還是為了方方,以某種曲折的、迂回的方式給方方說話呢?
知道了易中天在價值觀和方法論上和方方的相通和趨同,我們就能做好易中天下面這段話的閱讀理解了,也就能夠從他下面這段話里,搞清楚它是站在誰的立場上指責誰了,他是不是真正的“理中客”了。
“每個人的言論都由自己負責,并不等于他人批評的時候就可以肆意妄為。恰恰相反,由于你對別人言論的批評也是言論,便也應該有負責任的態度。
最起碼,要尊重事實吧?
可惜,不實之詞比比皆是。
不實有兩種,一是造謠,二是誅心。
造謠就不說了。”
易中天其實還是沒忍住,把心里話說了出來:他認為對方方誅心是不智,
“給方方扣上各種帽子同樣不智。”
易中天認為方方的批評者給方方扣了什么帽子呢?答案就在這句話里
“你們硬要說方方反體制”。
原來易中天不認同方方反體制的說法。那么方方否定土改,到借疫情否定中國體制,哪個不是方方作為,哪個不是事實?這不是反體制,又是什么?
不光是方方,包括易中天本人,對新中國、對公有制的那些污蔑之詞,難道不是反體制?
敢說就要敢認。方方應該如此,易中天也應該如此。
究竟還要怎樣,才能叫反體制呢?不能什么標準都由你們來定吧。
何況,易中天反對給方方扣反體制帽子,那么方方給別人扣了多少帽子,“極左”“反對改革”、“法西斯”......,因為數量太多,后面只能加個省略號。
方方要反體制,要叛國,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能剩下達到共識的基礎嗎?
要找到共識可以啊,最起碼要愛國,不能背叛這個國家吧。為什么易中天不去勸方方,停止授權給西方國家的出社版日記外文版出版權,至少也應該把日記中那些有害于中國形象的謠言去掉,把日記的選擇性偏頗進行修訂,能夠客觀的體現中國的抗疫過程,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吧。
易中天為什么不寫一篇文章,或者給方方打一個電話,哪怕是以最溫和的語氣,去勸方方這樣做呢?同時規勸方方停止對質疑者和批評者批發各種帽子呢?
這難道不是雙標?不是以貌似中立拉偏架?不是在實際上加入到方方陣營,向方方的質疑者們,批發“不智”的帽子?
前面我們提到,從方方本人開始,因為不甘心失敗,正在努力進行自救。方方的支持者,雖然有部分人,已經開始與其切割或保持距離,但還有一些人在為拯救自己的陣營而想方設法的拯救方方。
大概是因為方方的日記以及她本人,實在是糟點太多,光是那幾個謠言、幾次特權,再加一個別墅,導致直接正面為其洗地的難度實在太大,搞不好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方方形象沒有挽救多少,自己的形象也搭進去了。
聰明人的做法,是另辟蹊徑,迂回策略。
易中天就是個聰明人,但聰明是好事,聰明到“偽”,就不可愛,而是令人感到可怕了。
有不同看法,想聲援方方,不妨直接來。何必繞來繞去,玩了半天文字游戲,還是難免被人看出你的真實目的呢?
我們都喜歡跟真小人打交道,觀點不同,那就公開擺在桌面上,無論是辯論也要,爭吵也罷,都還是坦蕩的人;但對裝作“理中客”的人,我是警惕有加,主張要多加一份小心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載“明人明察”微信公號【作者授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