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省廣水市一位老人為激活社保卡,在銀行柜機前進行人臉識別。相關視頻截圖顯示,老人雙膝彎曲被家人抱著,雙手撐在機器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瑤報道】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移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對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他們為“碼”所困,不會甚至不敢“觸網”,努力追隨時代的腳步顯得力不從心。
連日來,關于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數字困難”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也將數字鴻溝話題拉進公眾視野:數字時代,我們該如何以人性化、精細化社會治理讓每一個人方便、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著力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讓數字化、智能化服務惠及更多群體。
銀發族遭遇新尷尬
11月21日,一則視頻在網絡傳播后引起網友廣泛討論。視頻中,一位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某銀行一網點辦理社保卡相關業務。因為需要進行人臉識別,家人只好將老人抱起來。人臉識別所需時間并不長,但從老人彎曲的膝蓋和撐在柜機上的雙手可以看出,過程體驗并不舒適。第二天,涉事銀行登門道歉。
連日來網上網下的討論,則將公眾的注意力從事件本身轉移到了老年人普遍遭遇的“數字困難”、數字鴻溝上。
數字鴻溝,簡單地說就是在進入數字時代后,人們在信息可及性上存在的明顯差距。隨著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同人群對信息化工具、技術在擁有程度、應用程度和創新能力的差異越來越大。
在浙江大學教授、聯合國世界絲路論壇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春暉看來,數字技術本身在很多地區并沒有差異,差異在于個人有沒有使用數字技術去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有沒有用數字技術創造財富的能力。
老年人是數字時代明顯的“弱勢群體”。搭乘公共交通、進出商場超市出示健康碼,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輕而易舉,卻困住了不少老年人。他們有的因此無法搭乘公交,有的不得不奔波于社區開具健康證明。
湖北省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路院區門診辦負責人介紹,醫院每天會遇到30多位使用老人機或不用手機的老年患者,因無法出示健康碼只能由醫院前臺護士引導,去社區開具健康證明。
類似情況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時有發生。“自助繳費、自助打印檢驗報告……這些‘自助’都不會”“約車軟件有點難,年輕人口中的便捷出行怎么這么難”……采訪中,老人們紛紛道出面對數字鴻溝的無奈。
時代課題:數字化撞上老齡化
在中國,數字化浪潮興起的同時,恰逢一場正在到來的老齡化浪潮。
根據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以上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約2.54億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億人,占總人口的12.6%。
一面是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老齡化成為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另一面是數字化時代加速發展。讓智能技術發展與老齡化社會相協調,讓老年人共享社會治理成果,首先要找出阻礙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障礙。
在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任遠看來,一方面老年人口擁有電腦、使用電腦、接入網絡服務、擁有智能手機和更低年齡人口相比存在不平等。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不會使用移動互聯的信息化應用,不能獲得基于信息化的各種服務,因而日益被信息化社會隔離。
每月的最后一周,家住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張大爺都要去醫院開藥。由于腿腳不方便,公交地鐵又離得遠,加上子女不在身邊,親戚都勸他打車就醫。“打車花錢多不說,關鍵還不好打,他們說約車軟件方便,可老人機沒法操作,只能坐公交。”張大爺無奈地說。
忽視老年人需求,也是數字時代老年人被加速邊緣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對網上操作流程不熟悉,一部分老年人無法真正獲得外賣送餐到家、網購送貨上門等貼近老年人生活特性的服務。蘇州大學公共管理學副教授劉成良認為,為老人提供公共服務,不能盲目追求技術先進而忽視了服務對象的特質。
調查發現,老年人對新技術的恐懼心理也是造成數字鴻溝的重要原因。
“不愿使用手機支付,說到底是擔心。”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面館遇到75歲的吳大爺,雖然對手機應用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感受頗深,但結賬時他還是選擇用現金支付。在他看來,安全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老人們的擔憂暴露了更深層的社會問題。“老年人對網絡信息真偽的辨析能力以及維權能力都相對較弱,往往會成為不法分子的‘首選目標’。”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盧明生說。
科技以人為本。如何讓智能技術發展適應老齡化社會步伐,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所面臨的“必答題”。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應用創新并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回應了許多社會關切。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實施方案》提出了“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等20條具體舉措并列出時間表,明確到2020年底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更加普遍的智能化服務;到2022年底前,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11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解讀稱,《實施方案》的核心要義在于涉及民生的領域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
記者注意到,在《實施方案》中,“適老”一詞多次出現:“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提高文體場所服務適老化程度”“開發設計適老智能應用”。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智能化本就是為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提供服務,其主導權掌握在提供服務的機構手中,所以遇到問題時應更多考慮技術能不能更加人性化,更多考慮老人的需要。
《實施方案》向社會公布后,一些部門、機構迅速采取行動。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移動設備延伸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金融業務;交通運輸部要求各地在保持巡游出租汽車揚召服務,發揮95128等電召服務作用的同時,強化傳統服務方式,對客運場站及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等場所,保留人工服務窗口,并鼓勵為老年人設立優先購票、專用候車區及綠色通道,保留現金、紙質票據、憑證和證件的使用。
“《實施方案》向社會公開后,相關部門將以此為抓手,推動服務行業的主管部門、監管部門研究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引導各地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形成統籌推進、分工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趙辰昕說。
破解不敢用、不能用、不會用,
助力老年人融入數字時代
老年數字鴻溝問題已成為全球數字化社會進程中的共性問題。提前步入老齡社會的部分發達國家應對該問題的理念和舉措,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政府部門應該抱有更多數字公平和包容的意識,把“年齡友好”理念融入政策中,設計更多解決方案。1999年,互聯網發展初具規模的美國就發布了《填平數字鴻溝》報告,并在《通信法案》中要求電信企業為老年群體提供普遍平等的電信服務。近年來,歐洲一些國家紛紛推動電子無障礙立法。西班牙出臺《計算機無障礙法規》、荷蘭出臺《網絡無障礙法規》,以保障老年人等數字弱勢群體的利益。
已經進入老齡化的國家普遍重視老年人自身的學習和成長,提倡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歐盟曾制定《面向21世紀的電子技能:促進競爭力、成長與就業》,建立統一的歐盟數字化技能策略,重點關注老年人等群體的數字掃盲。
美國設立老年人技術服務中心,開設免費的計算機和數字掃盲課程。此外,美國非營利組織老年人網絡中心專門為50歲及以上人群提供互聯網教育。
國內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
國慶黃金周期間,江蘇無錫火車站的一張圖片被不少網友轉發并點贊:候車大廳內一個“無健康碼由此進入”的提示牌,為使用老人機、手機沒電、無微信、不會操作、無手機等提供了溫馨的解決方案。
讓老年人共享智慧社會便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和自覺行動。
為解決老年人“不敢用”的問題,《實施方案》明確,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保障信息安全,規范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中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享受智能化服務。另一方面,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督促落實,及時跟蹤分析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相關政策措施實施進展及成效,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做實做細、落實到位。
對于“不能用”的問題,則要服務意識做“加法”、應用操作做“減法”。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人口發展處處長王談凌表示,要兼顧老年群體使用感受,開發操作簡便的適老化智能終端,簡化應用程序使用步驟及操作界面,必要時采取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指導服務措施,打通信息聯通的“最后一公里”。
在“不會用”問題上,他認為,應發動社區、公益組織、老年大學等機構舉辦知識講座和指導培訓,提高老年人智能終端操作及數字信息獲取能力。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