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防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國防》公布五大戰區所屬集團軍番號
五年前,新一輪軍改中,軍區改戰區是最引人注目的大動作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我軍實行了60多年的軍區體制。從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到50年代中期的十三大軍區、60年代后期的十一大軍區,再到1985年的七大軍區。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正式成立,即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原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番號撤銷。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五大戰區授予軍旗并發布訓令,如今已經整整5年了。
軍區改戰區,是從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出發,根據我國安全環境和軍隊擔負的使命任務確定的,有利于健全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聯合作戰體系。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統一指揮戰區內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
以原7個軍區機關相關職能、機構為基礎,充實軍種指揮和保障要素,組建5個戰區機關,均為正大軍區級,歸中央軍委建制領導。同時調整組建了戰區軍種機關。主要是以原軍區機關部分職能、機構為基礎,調整組建戰區陸軍機關;以海軍相關艦隊機關為基礎,調整組建相關戰區海軍機關;以相關軍區空軍機關為基礎,調整組建戰區空軍機關。其中,戰區陸軍、海軍機關與戰區領導機關不同城,避免了領導指揮機關過于集中。
調整后的戰區,相比原來的大軍區,由于數量減少,地理區域有所擴大,每個戰區內均轄5~6個省(區),增加了戰役縱深和資源儲備。通過對陸軍集團軍的調整,每個戰區轄2~3個集團軍,各戰區陸軍部隊相對均衡;通過整合原軍區空軍,戰區空軍力量有所加強;海軍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分屬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戰區。
東部戰區
東部戰區與原南京軍區轄區相同,其轄區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共6省市,面積643812平方公里,人口30892萬(2019年統計,下同)。東部戰區在五大戰區中面積最小,但人口密度最大。
戰區領導機關駐南京,陸軍指揮機關駐福州,海軍指揮機關(東海艦隊)駐寧波,空軍指揮機關駐南京。下轄第71集團軍、72集團軍、73集團軍,上海警備區、江蘇省軍區、浙江省軍區、福建省軍區、安徽省軍區、江西省軍區,并領導指揮戰區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等。在軍區改戰區中,東部戰區是唯一沒有改變原轄區和部隊建制關系的,其戰略方向、作戰任務都不變。
東部戰區海軍驅逐艦支隊
南部戰區
南部戰區以原廣州軍區為主(劃出湖北省轄區),和原成都軍區的云南、貴州兩省轄區合并而成。其轄區為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湖南、貴州等6省區和香港、澳門兩特別行政區,面積1234036平方公里,人口32284萬。
戰區領導機關駐廣州,陸軍指揮機關駐南寧,海軍指揮機關(南海艦隊)駐湛江,空軍指揮機關駐廣州。下轄第74集團軍、75集團軍,廣東省軍區、廣西軍區、湖南省軍區、云南省軍區、貴州省軍區、海南省軍區,駐香港部隊、駐澳門部隊,并領導指揮戰區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等。
南部戰區與原廣州軍區相比,減少了湖北省轄區,增加了原屬西南方向的云、貴兩省轄區,整個轄區縱向縮短,橫向加寬,增加了防御正面,除了繼續擔負鎮守祖國南大門和保衛南海,還兼顧西南邊防。
南部戰區空軍
西部戰區
西部戰區由原成都軍區(劃出云南、貴州兩省轄區)和原蘭州軍區(劃出陜西省轄區)轄區合并而成,其轄區為中國內陸西部地區,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四川、重慶,共7省(區)市,面積4668427平方公里,幾占中國一半國土;人口18038萬,在五大戰區中最少,人口密度不到東部戰區的十分之一。
戰區領導機關駐成都,陸軍指揮機關駐蘭州,空軍指揮機關駐成都。下轄第76集團軍、77集團軍,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四川省軍區、重慶警備區、甘肅省軍區、寧夏軍區、青海省軍區,并領導指揮戰區空軍、火箭軍部隊等。
西部戰區幅員遼闊,兼顧西北、西南兩個戰略方向,也是唯一一個內陸戰區。新疆軍區和西藏軍區地理位置特殊,面積也最大,曾經都是大軍區,現為副大軍區級。
西部戰區火箭軍
北部戰區
北部戰區以原沈陽軍區為主,和原濟南軍區的山東、原北京軍區的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合并而成。其轄區為中國東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及山東半島,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共5省區。面積2140147平方公里,在五大戰區中面積第二大,人口23410萬。
戰區領導機關駐沈陽,陸軍指揮機關駐濟南,海軍指揮機關(北海艦隊)駐青島,空軍指揮機關駐沈陽。下轄第78集團軍、79集團軍、80集團軍,遼寧省軍區、山東省軍區、黑龍江省軍區、吉林省軍區、內蒙古軍區,并領導指揮戰區海軍、空軍、火箭軍部隊等。
北部戰區在我國三北地區占了三分之二,邊防線長,平均緯度最高,是名副其實的北部戰區。東北三省和內蒙古一直是祖國北大門,戰略方向一致,由于內蒙古自治區轄區東西跨度大,內蒙古軍區防務過去分屬北京、沈陽兩個軍區領導。成立北部戰區,便于統一指揮北部邊防。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在地理上屬于華東地區。但是將其劃入北部戰區,避免了東部戰區防御正面過寬,也解決了北海艦隊過去跨濟南、沈陽兩個軍區的不便,同時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成犄角之勢,有利于統一指揮環渤海防御圈。
北部戰區陸軍邊防某部官兵到邊境一線巡邏
中部戰區
中部戰區以原北京軍區(劃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為主,和原濟南軍區的河南、原蘭州軍區的陜西、原廣州軍區的湖北三省轄區合并而成,是調整幅度最大的戰區。轄區包括北京、天津2直轄市與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湖北5省,面積930187平方公里,人口34246萬,在五大戰區中人口最多。
戰區領導機關駐北京,陸軍指揮機關駐石家莊,空軍指揮機關駐北京。下轄第81集團軍、82集團軍、83集團軍,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河北省軍區、河南省軍區、山西省軍區、陜西省軍區、湖北省軍區,并領導指揮戰區空軍、火箭軍部隊等,作為總預備隊的空降兵軍也在中部戰區轄區內。
中部戰區某坦克部隊
中部戰區轄區與原北京軍區相比,整體上南移了不少。京、津、冀、晉建國后就是華北軍區和北京軍區轄區;河南、湖北兩省在戰區調整中變動最多,六大軍區時屬中南軍區,十三大軍區時屬武漢軍區,七大軍區時分屬濟南、廣州軍區,一直處于戰略預備隊位置;陜西省原屬西北軍區、蘭州軍區,傳統上一直屬于西北地區,但從中國版圖上看陜西正處于中心,中國地理坐標中點就在陜西省中部涇陽縣。將這三個省劃入中部戰區,戰區腹地深至中原、關中和江漢地區;且中部戰區是唯一與四大戰區毗鄰的戰區,既可擔負拱衛首都重任,又便于支援其它戰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臂章
五大戰區成立五年來,堅決貫徹新時代習近平強軍思想,更加著重地把陸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等整合在一起,構建軍隊聯合作戰體系,實現跨區兵種在戰區內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揮和聯合協同的作戰,增加機動力和聯合指揮作戰的能力,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變成一支專業化武裝部隊。
作者:徐平大校 來源:今日頭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