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個叫金德強的河北貨車司機刷屏了。
這個老實的司機因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掉線”,被罰2000元,憤而選擇自殺,他在遺書中寫道:希望用我的死喚醒領導的重視。
為了為自己爭一個公道,金德強居然不惜以死相諫,這樣的決絕震撼了所有人。
我一字一字看完他的遺書后,既感慨又悲憤。
這個事情也引發了關于北斗的討論,從新華社到人民日報,都發文澄清,稱北斗不背這個鍋。對此,我也表示贊成。
因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據,其實指向了利用北斗系統定位的裝置,即貨車司機常說的“行車記錄儀”。
昨天晚上,又一個卡車司機發聲,控訴自己車上“行車記錄儀”質量低劣,動不動就出問題,導致他多次挨罰。這個視頻被瘋狂轉發,引發無數人共鳴。那么,這種“行車記錄儀”為何屢屢讓司機陷入掉線的夢魘?
魚叔我從一組官方公布的數據中,發現了真相的端倪。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去年12月公布的2020年度道路運輸車輛北斗導航車載終端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在8省份共抽取27家企業生產的30個批次的產品后,抽樣合格率為70.4%。
這個數據簡直太讓驚人了,因為這幾乎意味著,貨車司機使用的“行車記錄儀”,三臺中竟然有一臺是不合格的。
“行車記錄儀”不過是給北斗技術裝上一個盒子而已,又不是啥高科技,居然制造的質量差到如此地步,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問題是,不僅質量差,價格賣得還奇貴,價格到從2000到5000元不等,一年還有幾百元的服務費。
而正是這種高價低質的“行車記錄儀”,司機還不得不裝。因為,這玩意都是地方相關部門指定安裝的,他們說啥型號就啥型號,再貴再差你也得買。
媒體在報道中就提到,許多貨車廠家在車輛出廠時,都預裝好了“行車記錄儀”,但在有些地方,要想上牌拿證,就得把這些原裝“行車記錄儀拆了,換成相關部門指定的產品。
怎得一個霸道了得!
“行車記錄儀”這門壟斷生意,不僅成為某些既得利益者的饕餮盛宴,又為罰款經濟打開方便之門。
“記錄儀”一旦出了問題,不管是不是機器本身的原因,往往就一個字,罰!讓在底層苦苦打拼的“金德強們”,為壟斷帶來的高價低質買單。
看清楚沒有,小小的“行車記錄儀”真是厲害了,背后居然藏著兩大生意,不知道讓多少人賺得盆滿缽滿。
而且,這是一個完美閉環,“行車記錄儀”高價低質使得罰款更為方便,而既得利益者們從中得到巨額好處,自然不愿去督促和改進“行車記錄儀”的質量。
其結果將是一個惡性循環——“行車記錄儀”的質量越造越差,罰款越來越多,司機越來越難以承受,最終,逼得金德強不得不以死相諫。
金德強的死,會改變這一切嗎?
來源:時代文摘優選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137國果斷改選北斗,導航終端銷售接近5億臺,白宮:這一仗太慘烈
2021-03-30Mate40 成麒麟絕唱,光刻機進廠即遭抵押,北斗指路能否解除“芯痛”?
2020-08-2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