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馬上一周年了,兩國在隆隆炮聲和硝煙彌漫中送走了多災多難的2022年,迎來了形勢不明和前途莫測的2023年。就俄烏沖突而言,世界各國呼吁停戰的聲浪日趨高漲,但是美西方拱火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這場戰爭何時結束很難預測。不過,戰略大師們的綜合分析,已經給出了大致的發展趨勢:“三種”方案,“三個”結局,總體有利于俄羅斯,烏克蘭只是美國的一枚“棋子”,命運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隨時可能成為“棄子”。美西方發起對俄的全面制裁計劃徹底破產,事實證明俄羅斯并非“豆腐”一塊,不堪一擊。普京總統還是很有底氣、中氣以及力氣的,在與美國利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中充滿著取勝的信心。即使當下,美國和德國向烏克蘭提供大量的先進坦克,英國慷慨解囊為烏克蘭提供23億英鎊,北約軍委主席鮑爾威脅與俄“直接對抗”,恐怕也無法挽回在烏克蘭戰場上的頹勢,這也許是美西方最后的掙扎。據稱,俄烏沖突停戰的主動權掌握在美國手里,而美國已經有了以“土地換和平”的打算,由此又讓人們看到了俄烏沖突行將結束的“一縷曙光”。叫停俄烏沖突從世界各個角落發出,美國國內尤為突出和強烈。美國資深研究員丹尼爾·戴維斯明確表示,現在美國政府的這種“非理性”決定,很有可能會讓美國陷入財政崩潰的局面,屆時還很可能會遭到俄羅斯的核武器攻擊。戴維斯呼吁拜登政府要及時收手,盡可能縮減參與國際軍事,以此來維護國家和經濟安全。美國共和黨議員保羅·戈薩爾向總統拜登喊話稱,不要再提供外援,尤其是資助一場我們不應該參與的戰爭。拜登和他的犯罪家族可能欠澤連斯基一個人情,但美國根本不欠他任何東西。甚至,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猛烈抨擊拜登,稱美國應該立即要求談判結束俄烏沖突,否則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爆發。已經百歲老人的前國務卿基辛格,對解決俄烏沖突發表了獨到的見解。他說,俄烏沖突本質上是一場非必要戰爭,必須盡快止戰,但止戰要找到正確方法。基辛格指出,盡快談判是解除俄烏敵對狀態的最有效手段,這也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有效方法。如果能通過外交手段止戰,不管對哪個國家,付出的代價一定是最小的。基辛格認為,俄烏沖突本質上是兩個大國,即俄羅斯和美國爭奪一個非核國家,即烏克蘭的戰爭。烏克蘭夾在美俄之間,意味著不管戰爭結局如何,烏克蘭都不可能是勝利者;如果戰爭陷入僵持,烏克蘭會無限擴大資源損失,俄羅斯也會損失慘重,兩敗俱傷。既然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戰爭,那么,盡早結束戰爭對烏克蘭或俄羅斯都是最好的選擇,而結束戰爭只能通過和平談判。面對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強烈呼吁結束俄烏沖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繼續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和為烏克蘭提供軍援。企圖用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擊垮俄羅斯,消耗其實力。12月15日,歐盟理事會批準了第九輪對俄的制裁方案,拜登政府也在制定和推行新一輪的對烏援助計劃,美國和德國已經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數百輛“艾布拉姆斯”和“豹”式主戰坦克,英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23億英鎊的援助,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鮑爾聲稱,北約已經做好了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的準備。美西方國家繼續拱火,向烏克蘭“遞刀子”,致使俄烏沖突愈演愈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目前有數百名美國軍人在烏克蘭,美國武官機構向基輔提供直接咨詢服務。他還說,在烏克蘭有幾十名,甚至幾百名美國軍人,他們在政變前早就在那里,中情局的雇員們至少占據了烏克蘭安全局的一個樓層。俄外長指出,如今在基輔有一個較大規模的美國武官機構,這些軍事專家顯然不僅經常訪問烏克蘭國防部,還以各種方式提供直接的咨詢服務,也許不僅限于咨詢。拉夫羅夫透露,在那里(烏克蘭)還有一個專家小組,正如五角大樓在國會解釋的那樣,這幾個月來一直在監控美國武器的使用情況。因此,當國會試圖要求建立一個特別機制時,五角大樓回應稱,不用,我們已經在監控那里的一切。對于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美國第一時間就正式表態不會派遣一兵一卒進入烏克蘭與俄軍作戰,避免和俄發生核戰爭。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種種跡象表明美國軍人早已出現在烏克蘭戰場,美國控制著整個局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沖突爆發以來,俄烏雙方先后進行過五次談判目的要早日結束戰爭。但是,烏克蘭并沒有主導權,一切聽任美西方擺布,眼看即將成功的和談宣告失敗。俄烏戰爭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背后是俄美兩個大國的較量。美國利用烏克蘭軍人的血肉之軀以及烏國人民的苦難,來消耗俄羅斯實力;而俄羅斯則為國家安全,要烏克蘭去軍事化、納粹化,不加入北約保持中立。盡管美國一直表態,不會讓自己直接和俄羅斯發生軍事沖突。但現實中,美國及其盟友正在不斷踩踏紅線,幾近將俄羅斯逼到了絕境。美西方對俄羅斯展開全方位的經濟制裁,重點打壓其經濟體系發展,已經對俄實施了多達9600項制裁行動,波及范圍非常廣范,就連俄羅斯的貓狗等小動物都會被美國拿出來制裁。面對著美西方國家的制裁,普京也很快就做出來相應的反制計劃,使得美國“反俄大計”落空。無論是對俄經濟制裁還是戰場上的軍事打擊,一切都按照美國的意志和計劃實施。烏克蘭受制于美國,其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沒有戰場主導權和主動權,而且一直存在著隨時成為一枚“棄子”的危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既不懂戰略,又不懂軍事,整天在視頻上發表演說,好像是俄烏沖突的局外人;同時,他一個勁地訴悲情,伸手要錢、要武器彈藥抗擊俄軍。澤連斯基上演的角色似乎不是總統,而是“活龍活現”的電視臺主持人,非常出色地充當了美西方的代言人。
俄烏沖突讓本已不堪重負的世界雪上加霜,美國卻仍在千方百計拱火助戰。美國為何熱衷“遞刀子”,因為“有票子”。分析師富蘭克林?斯平尼透露,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五角大樓、K街(華盛頓游說公司聚集地)、軍工企業以及整個國會大廈內,都在悄悄開香檳慶祝。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美國正夜以繼日地交付武器,并組織協調許多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以便烏克蘭得到它需要的東西。戰爭已經成為美國的生存之道,美國建國240余年,其中只有16年未曾對外開戰。1798年到2022年,美國在海外發動了469次軍事干預行動,僅冷戰結束至今的短短30多年間,就發動了251次,數量遠超冷戰結束前190多年間的總和。一部美國的歷史,也是軍工復合體的發家史。二戰期間,美國各大軍工企業實現了爆發式發展,美國五大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和通用動力無不例外全靠戰爭發家。美媒透露,軍工復合體從美國財政部獲取大量資金并迅速擴張,憑借可以左右巨額合同分配的權力,各色議員借軍工企業在各自選區創造就業、壓實票倉,和軍隊、軍工企業形成一體化,軍工復合體模式由此誕生。有鑒于此,美國是一個沒有戰爭就活不下去的國家,沒有戰爭必須制造戰爭。二戰結束后,“熱戰”消失,軍工復合體便轉向制造冷戰,繼續煽動軍備競賽、擴大軍火貿易。美國要尋找敵人,軍工復合體腦洞大開,捏造“民主改造”“人權高于主權”等莫須有口號,以和平名義對外發動戰爭,對世界各個角落大打出手。美國不斷發動戰爭,根本原因不在于誰當總統,而是體制問題。無論是掏出一管“洗衣粉”就對伊拉克非法侵略,還是在敘利亞編排出“白頭盔”英勇救人的故事,抑或是把阿富汗打得千瘡百孔后拔腿走人,軍工復合體早已習慣將一己私利包裝成美國的國家利益,甚至是“民主陣營”“自由世界”的共同利益,從而賺得盆滿缽滿。基辛格曾說:成為美國的敵人可能很危險,但成為美國的朋友卻是致命的。烏克蘭危機便是最好的例子,美國一再在國際社會制造戰爭沖突的背后,是軍工企業和一些政客意圖利用沖突發“戰爭財”的現實。雖然驢象兩黨為了總統寶座打得不可開交,但議會兩院卻總能愉快地通過國防預算。世界上哪里有戰爭,哪里就有美國武器,就有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影子。只要戰爭不止,巨額利益就源源不斷流向軍工企業。冷戰結束以來所謂“美國治下的和平”,實質就是軍工復合體治下的暴政,只會一步步激化舊矛盾、誘發新問題。如果美國軍工復合體還執意逆潮流而動、嗜血續命,最終只能落入自己制造的地緣政治陷阱,被沉默的大多數徹底清算。美國的“戰略大師”基辛格對烏克蘭危機進行預測,他認為俄烏沖突有可能以“三種”方式結束。第一種:俄羅斯控制頓巴斯大部分及主要工業和農業區,還有黑海附近的土地,俄羅斯取得重大勝利。他還進一步預測:俄羅斯取得勝利,北約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第二種:把俄羅斯從克里米亞等地區趕出去,包括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但基辛格認為這種方式結束,將導致沖突升級。第三種:恢復2022年2月24日前的局勢,也就是恢復沖突前的局勢。在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方案既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也符合西方的利益,還照顧了其它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完全犧牲了烏克蘭。烏克蘭本來就是美國的一枚棋子,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戰敗國從古至今就有割地賠償之說,沒有資格談利益。從俄羅斯方面來看,雖然遭受了西方的制裁,也損失了財力人力,消耗了裝備彈藥,基本上實現了制定的目標,頓巴斯地區大都被俄羅斯控制。俄取得的烏克蘭東部黑土地,也是烏克蘭最富裕的地區,實現了俄羅斯之前要建立一個安全屏障的計劃。對第一方案,烏克蘭肯定不愿接受,若不接受就繼續打仗,越打烏國的領土越小,最終將被俄羅斯完全占領。美西方當然不愿看到既丟面子,又失里子的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如果美西方直接參戰,就會引發世界大戰,而且是核大戰,這有違美西方挑起俄烏沖突的初衷。他們本想通過挑起俄烏沖突消耗俄羅斯實力,不僅沒成功,反而搭上自己身家性命得不償失,肯定不在選項之列。基辛格不愧是戰略高手,他提出的方案各方面都能接受,既緩和沖突雙方的局勢,又為美國利益著想。對美國而言,俄烏戰爭打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趁現在烏克蘭還沒有被滅掉,及時止損,讓俄烏談判結束戰爭,尚存余地。基辛格所提方案與最近的傳聞非常吻合,有媒體透露1月中旬拜登派遣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分別秘密前往莫斯科和基輔,轉達了拜登起草的和平計劃。該計劃包括一項“土地換和平”協議,將允許俄方保留“烏克蘭20%的領土”。雖然美國官方否認上述消息,但是從邏輯上和時間上分析,兩者非常吻合。除了上述基辛格對俄烏沖突的預測之外,還有軍事專家進行分析后認為,俄烏沖突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結局。第一種可能:烏克蘭軍隊在頓涅茨克撤退,在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基本全敗,保住赫爾松東岸地區。從俄羅斯的立場看,其要取得勝利,就必須對烏克蘭進行去軍事化,去軍事化意味著烏克蘭再無反攻能力。第二種可能:俄羅斯拿下東烏之后,繼而圍攻基輔。圍攻基輔的目的,一是瓦解烏軍抵抗意志;二是摧毀基輔指揮系統;三是震懾西方;四是圍殲烏軍精銳;五是牽制烏軍在其他地方的作戰。就目前而言,全面控制烏克蘭,單憑俄軍實力不夠,必須拉攏烏克蘭的親俄勢力,才能以最低成本達到自己的目的。第三種可能:在美西方的支援下,烏克蘭抵抗住俄軍的進攻。現在美西方向烏克蘭提供軍援進一步升級,這也意味著俄羅斯不得不持續加碼。綜上,在這場危機中,烏克蘭只會輸不會贏;俄羅斯損失巨大但絕不會輸;美國已“疲憊”有結束俄烏沖突的打算;烏總統澤連斯基不會有好下場。
(作者系寧波大學東海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