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施洋:空射高超項目失敗,美國高超還有戲嗎?
點擊:  作者:施洋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3-04-03 07:47:46

 

1.jpg

 

本周,美國AGM-183A高超聲速導彈系統的再次試射失敗引發了美國軍方和美國軍工系統的一連串反應。作為美國原本最有希望率先投入使用的高超武器之一,在新財年預算編制完成前的不測,不僅讓其自身命運發生了巨變,也可能引發美國高超武器領域整體發展的調整。

 

3月13日,美國空軍又進行了一次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導彈的試射,不過直到3月24日美國《空軍》雜志報道了試驗結果:導彈試驗“未能完全成功”。幾天以后,出席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舉行的聽證會的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他表示,盡管按照美國空軍的官方消息,這次試射“達成了數個目標”,但是美軍并未“從測試中獲得預期數據”。

 

另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在當天的測試中,一架B52H轟炸機在空中發射AGM-183A,它的彈頭成功與火箭助推器分離,飛行速度達到了13馬赫,但不知是因為數據鏈有問題還是彈頭本身有缺陷,它之后未能傳送飛行數據。

 

2.jpg

【在各種武器研發都相當透明的美國,AGM-183A連從掛架上脫離的畫面都不曾公開,要么是它真的很機密,要么就是它的試驗過程實在不好意思展示】

 

這次試射失敗的后果很快顯現出來。在3月29日舉行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美國空軍采辦工作執行官安德魯·亨特表示,AGM-183A項目將在完成后續的兩發已經完成的導彈的試射之后終止。美國空軍目前也沒有對AGM-183A導彈進一步采購的意向。繼續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有關高超聲速武器的數據,以利于未來從高超聲速導彈項目研發。2024財年美國空軍計劃再申請1.5億美元,用于完成AGM-183A導彈的后續試射。對于一款已經賦予實際裝備型號的武器而言,這實際上意味著該型導彈的狀態基本已經算是“下馬”了。

 

美國空軍推進的關鍵高超導彈項目研發遭遇如此變故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在公眾眼里,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導彈發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算不上一件新聞。自名為“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的AGM-183A項目從2018年啟動至今,盡管在一些彈載信息通聯和傳感器的單獨試驗上都相對順利,但在最關鍵的導彈發射相關試驗上,AGM-183A的進展就沒怎么順利過。

 

2021年4月,AGM-183A首次在穆古海上靶場進行的首次助推器測試就因為導彈未能與掛架成功分離宣告失敗;2021年7月,該彈的第二次飛行測試又遇到了失敗,導彈雖然成功離開了掛架,但助推器未能點火;2021年12月,第三次飛行測試又在發射前中止;2022年5月14日,AGM-183A才首次成功進行了助推器試射。雖然在2022年7月和12月,AGM-183A又成功進行了兩次試射,其中包括其首次全狀態試射。但這次的試射不利,不僅讓這款導彈的7次試射里成功次數沒有過半,也讓項目的可靠性顯得幾乎沒有改善 ——5次助推器試射3次失敗,2次全狀態試射一成一敗,這怎么也不像一款研制進展一帆風順的武器。

 

原本在技術上看AGM-183A,該型武器就屬于多少有些尷尬的裝備。作為一款射程接近1000公里,造價預計在1500到1800萬美元,大約相當于5-6枚AGM-158C反艦導彈的高價值武器,該彈的體積和重量很大,無法由F-15、F-16、F-22、F-35之類的戰術飛機攜帶,即使B-52H級別的戰略轟炸機,也只能夠以外掛的形式,每機攜帶4枚該型導彈。B-1B的攜彈量更大一些,但也需要借助外掛的掛架。但如此巨大的導彈雖然據稱能實現最高20馬赫的高超聲速飛行突防,投送的卻只有一個100多磅的滑翔體戰斗部,裝藥量甚至可能不如美軍以降低殺傷力作為賣點,全重285磅的GBU-39小直徑炸彈。

 

3.jpg

【要不是冷戰時期曾經打算外掛巡航導彈而預留的一堆掛點,B-1B計劃掛載AGM-183A的數量也許也過不了一位數】

 

如此看起來效費比不佳的裝備,之所以能在2018年獲得立項研制,而不是在研討階段就被放棄或者成為單純的科研項目,很重要的因素還在于當時美國面對中俄兩國在高超聲速武器研制上取得進展時所遭遇的信心焦慮。美國雖然在高超聲速飛行器領域起步很早,在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這類關鍵技術上也很早取得了突破,但美國當年未在這一領域繼續投入。雖然美國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兩次考慮研制超音速對面打擊導彈,但在技術和成本綜合考量之后,最終都選擇了增強低可探測性能的亞音速巡航導彈作為解決方案,自然也不會更進一步主動研發高超聲速武器了。

 

饒是如此,中俄近年來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卻多少有些讓美國錯手不及。如果說2014年之后美國發現中國進行的像WU-14之類的高超聲速測試載具還只是令人不安的話,中俄比美國更早將高超聲速武器投入實用,則讓美國一定程度上再次體會了1957年的“斯普尼克時刻”。

 

盡管當年的美軍可以不研制此類武器,但當中俄在相關領域取得優勢之后,來自早已習慣美國天下第一的輿論和國會的壓力,以及大國競爭時代回過神來意識到高超聲速武器價值的美軍,自然要催著美國軍工系統扭轉這一態勢。2022財年美軍預算中有38億美元投入到了高超聲速武器技術的研究中,2023財年的需求則進一步增加到了47億美元。包括AGM-183A在內,美國至少啟動了8個不同技術路線和隸屬于不同部門的高超聲速武器研制項目。

 

但從項目數量和其技術路線上說,依托不少的技術積累和龐大的軍事科技工業的支持,美國這種全面開花、迎頭趕上的架勢并不能算魯莽,這些項目的目的也多少有各自的細微差異。舉例來說,美國陸軍的“遠程高超聲速武器”(LRHW)和美國海軍的“常規迅速打擊系統”(CPS)都是技術上最保守,相對難度也最低的雙錐體高超聲速武器系統。二者采用陸海軍通用的滑翔彈頭,基本上可以被看做一款使用高超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也正因為它們相對簡單的構型,兩款武器雖然目前都沒有投入部署,但也基本處于入役前的最后沖刺階段。LRHW已經在美國陸軍編成了操縱使用該型武器的導彈發射連,CPS也預定將在2025將在財年部署于美國海軍改進后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上。

 

二者的目標很明確,盡快地使美軍擁有高超聲速打擊的實際手段,賦予美軍在全球部署和干涉行動中以新的可靠干涉工具,順便在有無層面上扭轉“美軍無高超”的弱者形象。這回試射失敗的AGM-183A型高超導彈則在技術上使用了更先進的乘波體構型彈頭,技術上更復雜,彈頭在滑翔階段的飛行距離更遠,能夠進行機動的范圍也更大。至于美國空軍的“高超聲速攻擊巡航導彈”(HACW)和美國海軍的“高超聲速空射反艦導彈”(HALO)則使用技術上更加復雜的吸氣式高超構型,依托超燃沖壓發動機等更先進的技術,實現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的技術設想。

 

4.jpg

【相對于投資較少但大張旗鼓的海軍高超計劃,空軍的HACW項目投資更多,其試驗情況據說也相對樂觀】

 

放到這個層面來說,由于美國這種分散投資也分散技術風險的策略,AGM-183A的試驗失敗乃至項目實質性的停止未來發展,對美軍這一整體的影響都相對有限。目前最接近使用的兩款高超聲速武器(LRHW和CPS)進度更快,不會受其失敗的影響;技術難度更高的HACW和HALO則在技術路徑上與AGM-183A有根本的不同,其研制裝備的時間也相對獨立,不會受其進度的影響。

 

某種角度上說,如果AGM-183A項目終止后,美國將預算資金重新調整,加大對剩余幾個高超武器項目的投資,那么甚至可能會加快這些項目的研制和部署進度。考慮到前文中對AGM-183A技術特征描述中其不少尷尬特性的描述,這一行動甚至對美國的高超武器計劃產生某種“積極”的正面效益。

 

但如果我們將美國高超武器的研發放入美國軍隊軍兵種預算爭奪的話語敘事中看,那么這個故事就不再是皆大歡喜的好故事了。毫無疑問,美國空軍會成為項目實質失敗的最大輸家。相比于美國陸海軍在高超武器領域即將擁有實用化的武器,從而能夠在未來的軍費預算中獲得更多研制、生產、部署高潮武器經費的優先權,原本美國空軍也能借助AGM-183A很快擁有自己的空射高超武器,并進一步獲得與陸海軍類似的地位,如今卻只能寄希望于空軍其他的高超項目,也就是“高超聲速攻擊巡航導彈”(HACW)力挽狂瀾。

 

但HACW項目計劃2021財年才開始正式編列預算,目前最為樂觀的研制進度安排也是計劃在2028年形成僅僅是“初始作戰實力”(IOC),考慮到高超武器的復雜程度和未來研制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美國近年來軍事科研項目準點少、晚點多的客觀現實,這一目標現在看來都是樂觀的預期。

 

但如果將美國軍方近些年里基于言之鑿鑿的“2027解放軍攻臺”這一時間節點對本國諸多軍工武器研制、采購項目進行的調整來看,如果HACW項目無法在2027年之前進入部署狀態,那么很可能該型武器在此之前就不會得到更多的經費支持。換言之,整個美國空軍在2027年之前這個美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備戰期”里將完全失去在高超聲速武器發展、采購、部署和使用上的話語權,自然地,也會失去相應的軍費撥款乃至軍種地位。

 

5.jpg

【B-1B搭配亞音速的LRASM固然也是一種很強的威脅,但和美國陸海軍的新技術裝備比起來,已經不那么受媒體和國會的關注了】

 

這類一個軍種在某個時代“關鍵詞”上失語的情況,在美國這種軍工復合體的特殊環境下,對當事軍兵種而言是頗為嚴重的災難。若是不恰當地“刻舟求劍”,用歷史上的相似環境比較一番的話。1945至1950年間美國軍種間對核打擊主導權的爭奪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在冷戰早期,由于核武器尺寸巨大、數量有限又具有戰略意義,對于美軍而言,在可能的戰爭中將其投擲到蘇聯內陸的各大城市就成為最為重要的目標。而能夠投擲核彈的各類載具在美軍中就獲得了最高優先級的經費保障。

 

美國空軍作為進行過核實戰的軍種,在這一時期大量采購戰略轟炸機,成為對蘇戰略核轟炸的中流砥柱,而美國海軍為了保障自身的軍費,也拼命嘗試使用航母搭載艦載機或者發射艦對地導彈獲取戰略核打擊能力,兩軍之間為了爭奪軍費,互相論證對方現有裝備的無效性,爭相拉攏國防部長為己方項目開綠燈,甚至動用軍方情報部門來搜集對手的不利信息。最終美國發展了規模龐大但在常規戰爭中作用甚微的戰略空軍,海軍則被削減到了二戰結束時的幾分之一,并在這樣尷尬的狀態下被卷入了朝鮮戰爭中。

 

美國空軍作為當代美國軍事力量的核心之一,在眼下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具體的軍事行動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一貫從美國的軍費預算中獲得相當大的比例,用于發展自身的高技術平臺和武器裝備。大量的資金投入加上美國先進的技術,使得美國空軍在整個冷戰期間和冷戰后都對其對手和潛在對手保持著巨大、很多時候甚至是跨代的技術優勢。這一方面鞏固了美國空軍的強勢地位,一方面反過來讓美國空軍對于占據技術優勢有著極強的執念。

 

AGM-183A作為在技術上與東風-17、“先鋒”等高超武器類似的武器,本可以讓美國空軍盡快縮短與中俄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差距,并且在軍種間的競爭中依靠其相對美國陸海軍LRHW和CPS武器系統更先進的技術來獲得未來采購與發展的優先權、可如今項目研制不順甚至要遭到實際的下馬取消,則會讓美國空軍陷入到不利的局面中,甚至影響美國軍隊備戰下一場戰爭。

 

6.jpg

【相比于只能在有限范圍內機動的陸基高超和部署艦船數量有限的海基高超,空射高超有很強機動性這點,不只有美國空軍心知肚明】

 

從技術角度看,高超聲速武器原本并非一種單獨的裝備,它更多是將傳統彈道導彈中具備較高再入速度和較強機動能力的部分型號、使用乘波體彈頭增強機動能力和射程的型號,以及巡航導彈未來發展方向中增加速度的型號中速度高于5馬赫的技術特性歸納起來創造的一個概念,以強調更高速度武器在突防這一關鍵性能上帶來的突破。

 

因為它與傳統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定義之間都屬于交集的關系,使得不少媒體在描述一類武器時慣用的“包打一切”或“獨樹一幟”都明顯優勢準確,但其直觀的“速度”指標又能讓人明顯了解到其優勢所在。某種意義上,正是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媒體執著“尋找對手”的心態促成了這一概念的成型,并且多少有些自作自受地發現了本國在這一特殊定義下的領域中存在的許多短板和落后地位。

 

如今,面對中俄在高超武器領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技術和國力都在接近美國的中國在雙錐體和乘波體彈頭高超上幾乎全面鋪開的形勢,美國既希望自己能在同樣領域與中國堂堂正正地進行軍備競賽并大獲全勝,又希望在技術層面更加先進,且中國的技術進展尚未全面公開,處于技術黑箱狀態的吸氣式高超巡航導彈上“彎道超車”后來居上,卻忽略了要全面推進一個領域的技術水平不可能光靠幾個孤立的項目牽引,而需要從下到上成體系的建設和推進這一顛撲不破的道理。當今的美國還能像當年面對“斯普尼克時刻”那樣再來一次阿波羅計劃嗎?這個問題,也許只有時間能給我們最后的答案。

 

7.jpg

【空射高超+B-21這樣理想的空基戰略武器搭配,縱使再美好,也許也難以趕上美國人自己定下的時間節點了】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觀察者網-底線思維”)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