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按】某單位讓我給青年教師和研究生講講“怎樣做學問”。講什么呢?做學問的八股范式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重復了。那么,我整理一個真實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吧。
在某學者群里,有一個關于“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爭論。起因是,Y老師的文章中使用了“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說法。對于“馬克思主義本體論”這個說法,從事哲學研究的T先生憤然地站出來厲聲駁斥:
“馬克思從來沒有用過‘本體論’這個詞,馬克思反對‘本體論’。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的話語,把本體論安在馬克思頭上是誤讀,這樣搞理論很危險!”
乍一看,這個言之鑿鑿的定論來自于“從事哲學研究”的專家,專家的身份似乎令人不得不信“馬克思主義本體論是危險的理論”。于是,群里很多不是“從事哲學研究”的老師立馬就“夏特阿噗”——保持沉默了。然而在我看來,T先生非常在意馬克思用沒用過“本體論”這個詞,并以此作為否定“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依據,卻很值得一議。搞笑的是,當“馬克思從來沒有用過‘本體論’”的話音剛落,打臉的事情就發生了。群里有位好奇的Z同志提供的文本證明:馬克思生前明確使用過“本體論”這個詞——注意,Z同志提供的文本,還僅僅是馬克思用過“本體論”這個詞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說,所謂“馬克思從來沒有用過‘本體論’這個詞”,原來是“從事哲學研究”的T先生隨心所欲的神來之語:想當然耳。其實,馬克思究竟有沒有“本論論”的說法?馬克思是在哪里用的“本體論”?是在什么語境下用的“本體論”?是介紹還是評論?是反對還是贊同?等等……,如果這些都是“從事哲學研究”的T先生想要搞清楚的疑問,那就應當“誰主張,誰舉證”,自己首先去做起碼的文獻工作。奇葩的是,從T先生在整個討論中的發言來看,這些起碼的文獻工作都不是他該做的事情,而是別人(比如那位提供馬克思文本的Z同志)應當幫他去做的事情。連起碼的文獻工作都不屑去做,還自以為是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又豈能不被打臉乎?退一步講,即使馬克思沒用過“本體論”這個詞,即使馬克思曾經反對過“某某人的本體論”,那也不能成為“從事哲學研究”的T先生否定“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唯一依據。我舉一個例子:馬克思生前使用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說法嗎?據我有限的閱讀范圍,馬克思生前沒有使用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說法。馬克思不僅沒有使用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說法,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還提出了“消滅哲學”的說法(參《德意志意識形態》)。請問T先生,你能不能因為馬恩沒有用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說法,就斷言:“馬克思是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形而上學的話語”呢?請問T先生,現在高校馬院都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名稱開設了課程(或許你也正在上這門課),那么能不能因為馬克思沒有使用過“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且馬克思和恩格斯都說過“消滅哲學”,你就斷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名稱開設課程,“把‘哲學’安到馬克思的頭上是誤讀,這樣搞理論是很危險的”呢?以這樣的理由來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是從此就不危險了呢?
三、“好讀書不求甚解,好發言不得要領”
“馬克思主義本體論”這個說法,是不是“很危險”?是不是必須批判?這當然可以討論,或也存在分歧。但是,那位“從事哲學研究”的T先生給出的批判依據,不僅十分武斷,而且非常隨意。從T先生對“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批判來看,我甚至覺得,T先生恐怕并未認真閱讀Y老師寫的那篇文章,或者并沒有搞清那篇文章的問題導向究竟在哪里。所以我才會強調:問題的要害在于“何謂本體論”。順便提醒一下,其實,哲學界關于“馬克思主義本體論”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豐富。比如,宮敬才教授10年前發表的《諏論馬克思的勞動哲學本體論(上)》(載《河北學刊》2012年第5期),就值得T先生認真讀一讀。毛主席生前曾批評某高級干部:“好讀書不求甚解,好發言不得要領”(大意,出處我記不得了)。對于今天在座的各位青年學者來說,毛主席這段話值得我們認真學習領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愿我們共勉。又:以上拙見或有得罪,故我將案例涉及的人名和時間隱去,以免有人對號入座,伏望大家海涵則個。(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