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造假案層出不窮,規模越來越大,但始作俑者很少受到應有的懲處。安然財務造假事件曾被視為美國企業史上最大的丑聞,如今卻相形見絀。
恒大集團短短兩年就虛增5641億收入和920億利潤,問題遠比安然嚴重。然而,讓人最痛心疾首的,并非恒大管理層的操守缺失,而是其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多年來對恒大的造假視而不見。
回溯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的前車之鑒。安然會計欺詐曝光后,公司不僅被罰重金,創始人和CEO也受到嚴厲懲罰。但比起公司高層,中介機構的處境更加凄慘。曾是"五大"之一的安達信因參與造假而破產,三家投行也被重罰數十億美元。造假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高達71.4億美元。
然而,時過境遷,部分中介機構似乎未吸取教訓。普華永道作為國際知名事務所,在恒大上市后連續14年為其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由審計費用看,這無疑是給恒大背書。而現在監管查出恒大在2019至2020年就大肆造假,收入和利潤被虛增數千億,普華永道當年的審計報告豈非成了笑柄?
更令人費解的是,普華永道在恒大丑聞曝光后迅速切割關系,理由居然是恒大提供的資料太少審計無法完成。這讓人懷疑普華永道是否有意放任恒大造假? 畢竟,如果未經審計師事先認可,恒大很難大規模編造財務數據逃過監管層層把關。
倘若當時普華永道勤勉盡責,恒大的造假行為或許早就被識破。如今債臺高筑的恒大不得不拖欠供應商、工人和購房者,甚至導致大量爛尾樓盤無法按期交房。如此廣泛的權益受損,不啻是一場危及社會穩定的人禍。而這一切,恐怕都要歸咎于審計缺失。
面對如此重大失職,普華永道能夠全身而退嗎?安然造假案件中,作為上市中介機構的安達信就付出了破產的代價。雖然普華永道作為"四大"之一的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和實力遠非安達信可比,但其失職責任不容輕視。有觀點認為,監管層應當追究普華永道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以警醒整個行業勿再重蹈覆轍。
更為重要的是,監管部門需徹底審視普華永道等事務所現行的審計方式和質量控制措施,查找制度漏洞,從根源上堵塞中介機構失職的風險。只有如此,廣大投資者的權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公眾對審計行業的信任才能重塑。否則,諸如恒大這樣的"保護神"何時作祟,又有誰能預料?
來源:開眼看世界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