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冠在在《地下交通站》中飾演的賈隊長
人們對于出賣良心、出賣祖國的漢奸,無不深惡痛絕,電影《地下交通站》中的漢奸賈隊長,以其猥瑣又“欠揍”的神態成為典型的“二狗子”形象,他既仗勢欺人又貪生怕死,讓人可笑又可恨。因為演得太逼真了,飾演賈隊長的演員“打的”時因此被出租汔車司機拒載。
漢奸中最為人不齒的是其為侵略者“帶路”的行為。我國近代史上就有一個真實的“帶路黨”的丑陋嘴臉。 據《圓明園殘毀考》披露:咸豐年間,英、法趁中國發生太平天國運動之際,聯手在廣東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龔半倫組織人繪制好中國地圖,主動獻之,且建議侵略者發揮海戰優勢,繞開江浙魯,從海路直犯京津。及京師淪陷,此時熟悉中華文明,深諳強盜心理的龔半倫,又對英軍獻計曰:“清之精華在圓明園”,他親率英法軍隊“抄小路直趨圓明園”。不但為侵略者策劃侵略路線,而且親自帶路洗劫國寶所在地,龔半倫其人不愧為近代中國“帶路黨”第一人。
火燒圓明園
在《清史演義》中有還有更為詳細的記載: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著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恒祺問他是誰,他大聲答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 龔孝拱就是龔半倫。據史實,當年他不但帶路侵略者洗劫圓明園,而且他趁亂,恁著自己對中國國寶的熟悉,盜走了許多頂級的文物,晚年他窮困潦到,就靠變賣這些文物茍延殘喘。
圓明園馬首銅像
那么這個帶路黨龔半倫究竟是何許人呢?他原名龔橙,字公襄,號孝拱,是晚清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的長子。龔自珍夫婦中年乏嗣,往上海城廂的三塔寺求子,甫一入門,定庵夫人恍惚見一條惡龍向她撲來,驚慌而返,就有了身孕。半倫少好學,天資絕人,通滿洲、蒙古、唐古忒和英文等多種文字,然性冷僻而寡言語,好為狹邪游。中年益寥落,其崇洋媚外,漸與洋人為伍,且以此為榮,后入英公使威妥瑪處作翻譯。他生于1824年,帶路洗劫圓明園時,是年30多歲,還是壯年。最后貧病交迫,發狂而死。因為名聲太臭,他的家人也拒絕收尸,最后只得草草掩埋。章太炎對此評說“國賊之死,是上天的懲罰”。
龔半倫
龔半倫是個官二代,他的父親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是晚清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是一位有思想又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一腔愛國情懷,成了清朝腐敗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那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橫空出世,聲震中華。可惜,他的兒子龔半倫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這樣一位愛國的著名人士,卻生有一個品行低劣,甘為洋奴的不肖子孫。真為龔自珍可惜!
其實,出身名門的龔橙最后淪為民族的敗類,自有其脈絡可尋。他曾自號“半倫”,何為“半倫”?原來在他眼中沒有國人的綱常倫理——君臣、父母、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唯獨喜愛自己的一個小妾,故而五倫只剩下了“半倫”。因此,生活中他行為乖張,目無尊長。自珍死后,半倫竟動不動就拿出父親的文稿,隨意改動。每當改稿之時,都預先將其父的木主置于案前,每改動一字,都用竹鞭敲擊木主道:某句不通,某字不通。因為你是我的父親,我才為你改正,使你不致欺蒙后人,云云,不孝如此 ,唯此為大。他的妻子,其時也在滬上,十多年同城而居,龔半倫卻從不和她見面,亦不通音訊。兩個兒子,偶爾去看望他,一樣會遭其斥逐。他和他的同母弟龔念瓠,也是多年不來往,形同路人。這個不孝之子的行徑,實乃民族敗類,真是不倫不類。此為“帶路黨”的丑陋嘴臉之一。
漢奸形象
“帶路黨”的丑陋嘴臉之二,是“帶路黨”有個思維定式,崇洋媚外,以洋人為中心,甘做慕洋犬。在他們心目中,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洋人面包比中國香。龔半倫就喜與洋人來往,他將辮發盤到頭頂,戴洋人帽,穿白色西裝,出入洋兵營盤,狐假虎威,春風得意,一付“假洋鬼子”的腔調。
“帶路黨”的丑陋嘴臉之三,是沒有禮義廉恥,只有利益得失。據冒鶴亭《孽海花閑話》中記載,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與大清議和時,龔半倫也赫然在座,席間對大清的談判代表恭親王奕欣百般刁難。恭王氣憤不過,質問他道:"你世代受國家恩惠,為什么今天卻在這里為虎作倀?!"誰知龔半倫并不尷尬,一付以洋奴為榮的嘴臉,一字一板地回說:"我現在靠外國人糊口,朝廷于我有什么關系?!"在漢奸心目中,是有奶便是娘,給肉就是爺,只有利益得失,那有禮義廉恥,何來民族大義!
由于龔半倫帶路,一代名園圓明園化為灰燼。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館。據史料,圓明園內收藏有歷代珍寶高達數百萬件,被掠奪的珍玩寶器多達150萬件,據《圓明園》一書記載,英國人為了拉走這些被作為“戰利品”不義之財,竟用了六千輛大車。六千輛大車一字排開,那真可謂浩浩蕩蕩,望不到盡頭,真正是“滿載而歸”呀!
有人問,英法聯軍已搶劫了圓明園,為何還要放火焚燒?問得好!因為出于強盜邏心理。英法洗劫過后,雙方一合計,為防日后有人秋后算賬,索性放它一把火,來個毀尸滅跡,造成一筆糊涂賬。于是,偌大的圓明園變成了廢墟,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中卻多了無數藏品,更多的則散落民間。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就是一組重要的文化遺產,它們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設計于清朝乾隆年間,由意大利籍宮廷西洋畫家郎世寧主持設計。這些銅像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審美趣味,同時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材料是當時的紅銅,能夠百年不生銹,每個銅像都穿著袍服,鑄造雕刻得極為精細,工藝精巧,甚至一些細微的絨毛褶皺等都雕刻得十分仔細,非常清晰逼真。每個銅像代表一個時辰,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生肖像就會自動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則同時噴水,設計極為精巧,被稱為“水力鐘”。不幸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這些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在2009年一場拍賣會上,鼠首和兔首兩件文物均以1400萬歐元成交。截至目前,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龍首(臺灣收藏) 等8尊獸首銅像已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而剩余4尊仍下落不明。這些回歸的銅像現收藏于保利藝術博物館等地,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只是百萬文物之冰山一角,還有多少國寶至今還遺失海外,有待我們不懈追索,這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
痛定思痛,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我們要警惕和謹防“帶路黨”式的人物!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