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知道,最近美俄拉開了烏克蘭戰爭和談的序幕。昨天,美俄外長聚集在沙特,開始了公開的和談。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俄烏戰爭打了三年,美俄都有停戰的想法,所以作為主導烏克蘭戰爭的兩方,美國和俄羅斯,自然會接觸和談。就烏克蘭戰爭和談問題,我想談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一、烏克蘭戰爭的由來
我們要想了解烏克蘭戰爭的走向,必須清楚烏克蘭戰爭的由來。烏克蘭戰爭之所以爆發,是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的結果,遭受俄羅斯的戰略反擊。
我一直強調,烏克蘭戰爭有三大意義:
一是烏克蘭戰爭是俄羅斯打響了反對北約東擴的自衛反擊戰。
華約解散,蘇聯解體,導致北約東擴。北約不但東擴了華約國家,而且東擴了前蘇聯結盟共和國如波羅的海三國。當東擴到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時,遭到了俄羅斯的絕地反擊,所以烏克蘭戰爭爆發了。如果俄羅斯不戰略反擊,那么俄羅斯就不得不面對北約的全面圍堵和扼殺,面臨二次解體。所以,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最后戰略屏障,這是俄羅斯絕地反擊的根本原因。
二是烏克蘭戰爭是俄羅斯打響了反對美國歐洲霸權的自衛反擊戰。
俄羅斯一直想和歐洲進行緊密的合作,甚至想搞俄歐一體化的經貿合作,為俄羅斯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俄羅斯和歐洲建立了北溪一號、北溪-2號,繞開烏克蘭的油氣管道,沒想到被西方炸掉。可見,炸掉北溪管道,是美國歐洲霸權的體現。歐洲是美國控制下的歐洲,豈可和俄羅斯緊密合作,把美國甩在一邊?所以,炸掉北溪一號和北溪-2號,乃至挑起烏克蘭戰爭,是美國撕裂俄歐合作的陰謀。目前看,這個陰謀得逞了。而俄羅斯要想真的和歐洲合作,只有一條路:推翻美國在歐洲的霸權。而美國在歐洲霸權的象征,是北約,是美國在歐洲駐軍體系。
三是烏克蘭戰爭是俄羅斯打響了恢復蘇聯影響力的自衛反擊戰。
俄羅斯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恢復前蘇聯的勢力范圍和蘇聯的國家體量。烏克蘭是蘇聯加盟共和國,收復了烏克蘭,等于邁開了恢復前蘇聯共和國的第一步。烏克蘭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人才資源,如果俄羅斯收復了烏克蘭,那么俄羅斯的國力將大增。再加上美國的霸權衰落,在歐洲方向,俄羅斯是有機會恢復前蘇聯的霸權和勢力范圍。所以,烏克蘭這一戰,俄羅斯只許勝不許敗,哪怕打核戰爭也在所不惜。
二、當前世界正在進行第四次世界大戰
世界正在進行第四次世界大戰,第一次第二次大家都清楚,第三次是美蘇冷戰。冷戰是世界性的,而且改變了世界格局,這就決定冷戰可以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和北約通過1991年的海灣戰爭,迫使華約和蘇聯投降,導致華約解散,蘇聯解體。為了完全控制世界,稱霸世界,美國發起了第四次世界大戰。第四次世界大戰是混合戰爭,所謂混合戰爭是軍事對抗不激烈,站隊陣線不分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大戰模式。
第四次世界大戰可分為三個戰略階段:
1.美國率領北約的戰略進攻階段(1991年蘇聯解體--2015年9月俄羅斯出兵敘利亞)
在這個戰略階段,美國和北約勢不可擋,想侵略誰就侵略誰。1999年美國率領北約發起科索沃戰爭,肢解南聯盟,迫使前華約國家必須加入北約,否則成為第二個南聯盟,也是北約東擴的開始。2001年,美國率領北約入侵阿富汗。2003年,美國率領盟友入侵伊拉克。2011年,美國挑起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一直到2015年9月俄羅斯應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邀請,支持敘利亞,這也是俄羅斯公開阻止美國霸權在中東持續擴張的開始,是美國打響反美中東霸權的第一槍。
2.美國和多強的戰略相持階段(2015年9月俄羅斯出兵敘利亞--2021年美國率領北約撤出阿富汗)
俄羅斯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后,美俄在敘利亞進行了激烈的軍事對抗。同時2016年,美國炮制了南海仲裁案,想迫使中國一起對付俄羅斯。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上臺后,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開始集中力量打壓中國,妄圖迫使中國屈服,2018年美國率先發起貿易戰,2019年美國發起生物戰爭,一直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結束,中美之間關系日漸惡化。
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上臺,繼續特朗普的政策,想繼續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主動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同時宣布從阿富汗撤軍,5個月內撤完。同時在東亞舉行多國演習,想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3.多強對美國的戰略反攻階段(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
拜登政府想全球戰略收縮,來休養生息。但千算萬算,沒想到俄羅斯主動發起了烏克蘭戰爭。如果說參加敘利亞戰爭是俄羅斯被迫的,那么烏克蘭戰爭則是俄羅斯主動發起的。俄羅斯主動發起的原因很簡單,既然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想全球戰略收縮,那俄羅斯正好趁機恢復前蘇聯的地盤和勢力范圍,拿下烏克蘭。
普京總統下這個決心,至少有五個因素的考量:
一是敘利亞戰爭迫使美國妥協,使俄羅斯對美國和北約的實力心中有數,不再畏懼。
二是白俄羅斯的斗爭勝利,讓俄羅斯有了底氣與北約在烏克蘭進行斗爭。
三是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說明美國霸權要戰略收縮。
四是中美關系惡化,讓俄羅斯無后顧之憂。
五是中俄合作緊密,讓俄羅斯不怕經濟冷戰。
三、戰略反攻階段的三大戰役
在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戰略反攻階段,有三大戰役:歐洲戰役、中東戰役和亞洲戰役。三大戰役,分別廢掉美國在歐洲的、中東的和亞洲的霸權。
歐洲戰役的目標,是廢掉北約。中東戰役的目標,是廢掉美元霸權。亞洲戰役的目標,是廢掉美國的島鏈。
美國一敗于敘利亞戰爭,二敗于阿富汗戰爭,如果三敗于烏克蘭戰爭,則北約基本廢了。俄羅斯要想成為多極化中的一極,必須打通波羅的海和黑海出海口。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要實際控制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俄羅斯必須廢掉北約,否則不可能。
中東戰役的核心是巴以矛盾,巴以矛盾的核心是兩國方案,所以廢美元的核心是落實兩國方案。因為落實兩國方案,意味著以色列失去了霸權功能,也等同于美國失去了霸權功能。中東沒有霸權的情況下,石油能源才能真正恢復到自由貿易,美元才能淪為普通的貿易貨幣,而非唯一的結算貨幣,這樣石油美元的霸權就廢掉了。
亞洲戰役廢島鏈,核心在兩場戰役。一是琉球戰役,琉球戰役廢了美國在日韓的霸權,解放日韓,擺脫美國對日韓的殖民控制。二是南海戰役,南海戰役,廢的是美國第二島鏈關島對南海的霸權威脅。
四、烏克蘭戰爭,美國有上中下三策
烏克蘭戰爭的開始,美國在戰略籌劃上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一石三鳥。
通過烏克蘭戰爭,肢解俄羅斯,拖垮歐洲,阻止中歐班列。
中策:劃河而治。
劃第聶伯河而治,實現俄歐新冷戰。這也是為什么拜登政府匆匆將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根本原因。如今從芬蘭到波羅的海三國到波蘭到烏克蘭第聶伯河,已經形成了對俄羅斯的新冷戰柏林墻,這條線一旦穩定下來,俄羅斯將陷入新冷戰的對抗體系之中,從而面臨第二次解體。
下策:放棄烏克蘭,北約解體。
如果不能上策,那就求中策,如果不能中策,那就只好放棄歐洲,解體北約了。
目前看,美國一直在堅持中策。實現停戰之后,美國像在敘利亞那樣,用烏克蘭的西部作為戰略支撐,以戰養戰,等待俄羅斯內部發生巨變,從而戰略反撲,實現對烏克蘭的完全控制,肢解俄羅斯,實現特朗普總統說的再次偉大和輝煌。
五、俄烏和談,是真和談?還是緩兵之計和離間計?
特朗普上臺的唯一價值就是忽悠俄羅斯,因為美國獨自面對中俄合作,力不從心,如果不能離間中俄,實現各個擊破,美國霸權必敗。
敘利亞戰爭的關鍵時刻,特朗普上臺了,實現了和俄羅斯的戰略緩和,讓美國在敘利亞有了喘息之機,實現戰略反撲,最終使俄羅斯失去了敘利亞。如今,特朗普第二次上臺才一個月,就開始緩和和俄羅斯的矛盾,重演敘利亞戰爭的一幕。
烏克蘭這個局,一直是美國布的。利用烏克蘭逼迫俄羅斯,挑起烏克蘭戰爭的是美國,如今可憐烏克蘭,想恢復和平的同樣是美國,做魔鬼的是你,做好人的也是你,不得不說美國人的戰爭設計和布局能力確是強。
那么,怎么區分俄烏和談,是真和談?還是緩兵之計和離間計呢?看三個方面:
1.北約是否解體?
只要北約不解體,美國不從歐洲完全撤軍,所有的和談都是欺騙,因為北約隨時卷土重來,對付俄羅斯。有一就有二,美國能夠一腳把俄羅斯踢出G7,隨時解除北約與俄羅斯的合作關系,那么隨時可以把和俄羅斯的合作歸零,玩弄俄羅斯于股掌之間。
這次慕尼黑會議,或許是美歐的一次雙簧表演?是北約的一次示弱,讓俄羅斯相信,美歐不是一體的,放心和俄羅斯戰略合作,以此麻痹俄羅斯。
2.美國是否要俄羅斯惡化與中國關系?
美國要和俄羅斯談判,不是俄羅斯在烏克蘭勝利了,而是因為俄羅斯和中國合作緊密,讓美國投鼠忌器,不敢全力率領北約與俄羅斯開戰。如果以和談為條件,讓俄羅斯對中國不友好,惡化與中國的關系,使俄羅斯徹底孤立。這有點像當初秦國的張儀為了忽悠楚國斷絕與齊國的關系,許諾三百里的土地的歷史如出一轍。
美國要俄羅斯自絕后路,惡化與中國的關系,這對俄羅斯來說是重大的考驗。
3.美國是否要俄羅斯維護美元霸權?
越南戰爭,打崩了黃金美元霸權;烏克蘭戰爭、巴以戰爭打崩了石油美元霸權;拜登忽悠的芯片美元霸權被中國科技發展打成了泡影;特朗普忽悠的AI美元霸權被deepseek和宇樹機器人等打崩了。美元失去了可靠的錨定物,而美國的債務卻高居不下,離崩盤不遠了。
為了救美元,美國想到了俄羅斯。所以美俄和談的核心之一,是想讓俄羅斯繼續恢復美元結算的貿易體系。
俄羅斯剛剛嘗到本幣交易的甜頭,又要被迫回到美元的控制體系之中,何去何從,看俄羅斯如何取舍。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點思考和看法,如有錯誤,請大家批評指正。
來源:龍凱鋒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