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習近平:德不孤,必有鄰
點擊:  作者:張西平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5-08-21 11:03:05

 

d7e7db32-bee4-4829-bb33-5e04db108d8b_980x0.jpg

 

          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五四”青年節和北大師生座談中,講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說:“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在列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華文化強調“德不孤,必有鄰”。

  20155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習主席再次說道:“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世代友好。”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篇,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這句名言應該包含兩層含義。

  首先,對德性修養的肯定。孔子的社會治理理想就是通過道德治理來達到的,立德是國之本,施行仁德是國家的根本任務。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希望通過君子的道德示范作用,來教化民眾。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通過對道德堅守,修煉,實現仁這個最高理想,做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對于這個理想,孔子是堅信不疑的,道德作為本體構成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作為德性修養的最高標準,為此而努力,社會就成為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在這個意義上,孔子對人的道德的提升充滿信心,對君子所代表的道德楷模寄予希望,所以說,“德不孤”。

  其次,對道德感召力的堅信。君子“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行動中“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樣的德性必然會感染人。德乃人心所固有,有德之人必然令人尊敬。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周圍的人“見其德者,固愈加親近,聞其風者,亦翕然信從,就似居處之有鄰家一般,有不招而自來者矣。故人君修德于上,則萬姓歸心,四夷向化,而天下為一家。”“德不孤,必有鄰”表現出孔子的自信,這是一種對道德感召力的堅信。

  今天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精神世界的豐富,道德修養的提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習主席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德不孤,必有鄰。”就是告訴我們立德之重要,對道德理想的影響要充滿信心。

  “德不孤,必有鄰。”本是孔子對個人立德的價值和作用的說明。但習主席將這一思想由個體立德擴展到國家關系上,提出“以德為鄰”,這一由內向外的擴展,賦予了這一古老格言新的寓意。這一思想和西方以建立在個人主義為基礎上的國際關系理論有著重大區別,這個思想我們可以從習主席在國際儒聯召開的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大會上的講話看得更為清楚,他說:“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和平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理念。”習主席所提出的“命運共同體”就是他的“以德為鄰”思想的進一步擴展,這些思想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新的寓意,從而顯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在今天的生命力。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習近平:德不孤,必有鄰

    2015-08-21
  • 內容 相關信息

  • 習近平:德不孤,必有鄰

    2015-08-21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