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一周年的日子,新華社發表了一篇長達一萬四千多字的全文講話稿。眾所周知,文藝在習近平心目中的分量很重,這與他個人對文藝的喜愛密不可分。
習近平堪稱“資深文青”,凡圖書、影視、舞蹈、戲曲、音樂、繪畫,講話中皆有涉及,對一些知名的國內外文藝家,他都有點評。前段時間他出訪美國,在一次講話中談及自己一段趣事:去古巴訪問時,抽時間去了城里海明威經常去的酒吧,點了海明威愛喝的朗姆酒配薄荷葉加冰塊。這種“小清新”的舉動是多少文藝青年們夢之向往!
小新整合梳理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為“資深文青”的習近平,對當下的文藝愛好者有哪些叮囑,又希望文藝青年們做些什么呢?
談擔當 民族復興需要你們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實現中國夢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談創作 作品要無愧于時代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優秀作品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秀作品。
我同幾位藝術家交談過,問當前文藝最突出的問題是什么,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了兩個字:浮躁。文藝要贏得人民認可,花拳繡腿不行,投機取巧不行,沽名釣譽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轎,人抬人”也不行。
談成長 懂得治學的“三境界”
大凡偉大的作家藝術家,都有一個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談天職 文藝是為人民服務
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一部小說,一篇散文,一首詩,一幅畫,一張照片,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一曲音樂,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談感情 熱愛人民是最大的幸福
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這是作家藝術家最大的幸福。
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我講要深入生活,有些同志人是下去了,但只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并沒有帶著心,并沒有動真情。拆除“心”的圍墻,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談引導 用美善戰勝丑惡
正所謂“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了更鮮明、更獨特、更透徹地說人說事說理。
生活中并非到處都是鶯歌燕舞、花團錦簇,文藝創作如果只是單純記述現狀、原始展示丑惡,而沒有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對道德的引導,就不能鼓舞人民前進。應該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談底蘊 “去中國化”那一套沒前途
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果“以洋為尊”、 “唯洋是從”,熱衷于“去思想化”、 “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事實上,外國人也跑到我們這里尋找素材、尋找靈感,好萊塢拍攝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們的文化資源嗎?
談希望 萬紫千紅總是春
同志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黨中央對文藝工作和文藝工作者寄予厚望。希望文藝戰線和廣大文藝工作者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創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藝精品,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