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要點】
■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都說明,能不能運用好、發揮好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關鍵是要處理好堅持和發展的辯證關系。堅持是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堅持的發展,不是真正的發展,而是放棄和背離。發展是堅持的重要條件,沒有發展的堅持,不是有效的堅持,而是僵化和停滯。
■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才能全面堅持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全面學習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才能全面提高黨的理論素養、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才能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 黨的建設開創新局面,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著力凝心聚力、直擊積弊、扶正祛邪,通過“強身”、“治病”、“除害”、“立規”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強身”即給廣大黨員干部補上精神上的“鈣”;“治病”即治理不正之風;“除害”即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立規”即建立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事管權管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實際出發,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成為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指導和正確行動指南。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光芒,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富有思想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實踐性,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進到一個新境界,是全面發展的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一、正確處理堅持和發展的辯證關系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重要使命,是馬克思主義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都說明,能不能運用好、發揮好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關鍵是要處理好堅持和發展的辯證關系。堅持是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堅持的發展,不是真正的發展,而是放棄和背離。發展是堅持的重要條件,沒有發展的堅持,不是有效的堅持,而是僵化和停滯。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把堅持和發展結合起來,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有力地推進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艱巨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學理論的有力支撐,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難以從勝利走向勝利。而有力的科學理論支撐,根本的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做到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保持和增強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保持和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力。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堅持、發展和繼承、創新的關系。”他強調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他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些重要論述,把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講得十分堅定,十分清晰,十分精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在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正是這樣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堅持和發展的關系,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開創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新局面。
二、全面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這就使馬克思主義成為全面系統的科學理論體系,成為我們黨從事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思想理論基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才能全面堅持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全面學習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才能全面提高黨的理論素養、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才能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全面的觀點、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創新的觀點、實踐的觀點,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入手,全面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堅持定期學習制度,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等重大問題,進行專題學習。政治局第一次、第十一次、第二十次、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曾先后學習討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問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問題,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都發表重要講話,就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問題、學習和運用問題作了精辟的、深刻的重要闡述,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思想和重要的論斷。這樣全面系統地堅持和發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做法,在黨的歷史上還沒有過。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為什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條主線。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把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得更加深入、領會得更加透徹、貫徹得更加自覺。”他強調:“為什么我要強調這一點?這是因為,黨和國家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他說:“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才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贏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這就把為什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講得非常明確、非常透徹。他還就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從五個方面作了闡述:第一,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第二,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第三,深刻領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第四,深刻領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第五,深刻領會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篇講話貫穿的思想,實際上就是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化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堅持和發展、學習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問題作了重要講話。關于歷史唯物主義問題,他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他強調要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學習和掌握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要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關于辯證唯物主義問題,他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他強調要學習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兩篇講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篇章。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他還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于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理論,關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于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理論,關于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他強調指出:“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堅持和發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具體地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要堅持新的發展理念,用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他號召全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講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堅持和發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性、必要性,總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和理論成果,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務、發出了號召,可以說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導言。
三、有力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創新
創新發展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推動實踐創新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又有力地指導和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創新,確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就。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思想引領和行動指南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引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十二五”規劃勝利收官,“十三五”規劃周密制定。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在新常態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中國繼續穩定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政治建設取得新進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建設創造新成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成效突出。社會建設出現新面貌,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成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得到有力推進,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總體穩定,黨和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得到高度重視和有力推進,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環保意識進一步加強,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環保法治剛性增強,開始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黨的建設開創新局面,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著力凝心聚力、直擊積弊、扶正祛邪,通過“強身”、“治病”、“除害”、“立規”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強身”即“補鈣”,通過學習教育和實踐,給廣大黨員干部補上精神上的“鈣”,堅定理想信念;“治病”即治理不正之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下大氣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和修身不嚴、用權不嚴、律己不嚴,謀事不實、創業不實、做人不實的問題;“除害”即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立規”即建立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事管權管人,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制定《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效地加強了新時期黨的建設。三年多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國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有力指引下,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改革創新,克服困難,戰勝挑戰,推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實踐取得不凡業績。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國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的新實踐、取得的新業績、開創的新局面,兩者相互統一、相互運動、相互印證,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堅信,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高度統一、良性互動中,一定會得到更好更新的發展,展現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不斷創新發展的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
(作者: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來源:《求是》)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學習時報: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原創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理論創新
2017-10-1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