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人民論壇》雜志發文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擁有四大核心能力:自信篤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遠矚的全局掌控力、堅韌無畏的變革創造力、大氣厚重的凝聚感召力。文章認為,這些核心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下列5個因素。
一是優秀家風熏陶了人格底蘊
父母是人生最早的老師。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和人格塑造的搖籃。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13歲參加革命,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1歲成為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洪流中一步步成長為共和國開國元勛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改革時期,在黨內外始終享有崇高威望。毛澤東贊之為“比諸葛亮還厲害”、政治上“爐火純青”的人。鄧小平稱之敢于“頂雷”、為改革開放殺出血路的人。習近平的母親齊心13歲參加革命,一生追隨共產黨,亦是一個追求真理、堅持原則、堅韌不拔、深明大義、修為深厚的老革命和優秀共產黨員。
正是在這樣偉大的父親和優秀的母親言傳身教下,習近平的人格底蘊自懂事起就開始奠基,并隨著歲月流淌日益深厚。正如他自己所言,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五樣頂天立地的法寶:“做人、做事、信仰的追求、赤子的情懷、簡樸的生活”。
二是艱苦環境磨礪了人民情懷
習近平始終把向人民負責作為自己的天職,心里時刻裝著人民、感情貼近人民、奮斗為了人民,用一言一行生動詮釋“以百姓心為心”“權為民所賦”的真諦。
青少年的經歷鑄就了為民情懷,拉近了與普通百姓的情感距離。習近平年幼時,父親就被“打倒”,母親因受牽連,被審查下放到“五七干校”勞動7年多。父母的遭遇,使習近平不得不過早與親人分離。在習近平無依無靠、束手無策時,是普通百姓的接濟、保護和安撫,讓他與普通百姓建立起一種自然、真實、樸素的情感,從心靈深處夯實了深厚的群眾感情基礎。15歲那年,習近平到陜北農村插隊,開始了艱苦卻又受益終生的磨難歲月。在陜北7年多的日子里,他飽經那個年代底層百姓所有的艱辛。正像習近平自己所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基層的艱苦強化了“人民偉大”的價值取向。先后10次遞交入黨申請的習近平,終于在1974年1月被批準入黨并很快被推選為農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在黨中央對習仲勛所謂的“問題”尚沒有作出結論的時候,是黨的基層組織頂著壓力、冒著風險,依據人民群眾的客觀判斷,批準習近平入黨并推舉為大隊黨支部書記。這一年多的特殊經歷,強化了他對“人民偉大”的深刻理解。
“天大地大,人民最大”必然成為習近平真摯人民情懷的鮮明標志。
三是豐富的經歷夯實了才略根基
領導人治國理政才略與履職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系。深入分析習近平的履職經歷,不難看到,在他身上不僅蘊含了中國領導人成長的一般規律性,而且富有自身的特殊性。從縱向發展軌跡看,習近平從最基層干起,由農村黨支部書記起步,歷經縣、地、省會城市、沿海開放省份、直轄市等不同層級的一把手關鍵崗位鍛煉。從地方步入中央任職后,又經過中央書記處書記5年歷練,最后成長為黨的總書記。從橫向發展軌跡看,黨、政、軍各個領域全面涉獵,市、省兩級政府均有任職。履職經歷廣泛而豐富、深入而扎實。
習近平在正定采取的抓發展、抓改革、抓民生、抓干部等一系列舉措,已經初步顯現出他解決中國問題思路的思想萌芽。
習近平在福建的17年,是精耕細作的17年,也是核心能力深度演進的17年。在浙江省的任職經歷,是習近平核心能力成長最快的時期?!吨抡Z》兩百多篇短文,從另一角度證明了習近平核心能力的演進脈絡。
從上海市委書記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從地方黨政領導到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從政之路實現了更大的跨越。
四是不懈學悟拓展了思想空間
好學博學不斷深厚文化底蘊。習近平始終把學習當作深厚文化底蘊的第一途徑,一直保持著愛讀書、好學習的良好習慣。插隊時,他曾經步行30里路為借一本《浮士德》,7年間看遍了當時能找到的所有文學經典。從政后,習近平仍然保持甘當小學生的心態,以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懷孜孜不倦地學習,以只爭朝夕、如饑似渴的精神求知。隨著責任加重、地位提高,更是把將學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加廣泛地涉獵經史典籍、馬列著作、政治軍事、哲學法律、中外文學等。十八大以后,習近平每次作報告、作批示,無不展示出縱橫古今收放自如、文史地理信手拈來的特點,讓人感覺思想深邃、切中要害、耳目一新。
學悟相長不斷深化認知見地。幾十年來,習近平堅持把所學所思所悟,進行歸納、總結、凝練,形成全面、立體、系統的思想體系。十八大以后,習近平之所以很快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閃耀出在前人基礎上發展的深刻思想光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種幾十年的持續積累和厚積薄發。
知行合一不斷拓展思想空間。習近平始終堅持知行合一、行勝于言,在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中,不斷拓展思想空間。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不斷開辟領導實踐新境界,充分展示出“思想強者”和“行動強者”完美統一的形象。
五是黨性修煉升華了領袖風范
堅強的黨性是中國領導人有別于世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首要品質和鮮明標志。十八大以后,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黨的偉大旗幟,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以堅強的黨性大力推進各方面工作,大踏步邁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步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巨大成就,黨心凝聚、民心大振,黨的形象顯著改觀,充分展示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使命擔當、鋼鐵意志和領袖風范。
以堅定堅強的意志踐行對黨忠誠。幾十年從政路,留下了一串又一串閃光的腳印,用行動和實績踐行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的崇高信念。在父親遭受政治迫害的逆境下,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坎坷中,習近平始終沒有對黨產生過絲毫的懷疑和動搖。
以修身修煉的境界錘煉黨性品質。立足實踐錘煉,始終把成長經歷看作黨性錘煉的必要磨礪和必經考驗。主動自覺錘煉,不僅追求在組織上入黨,更追求在思想上入黨,真正在行動上入黨。堅持終生錘煉,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人生必修課、終生課,時刻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精神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堅持以江山永固、長治久安為己任,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大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正團結帶領黨和人民一步步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都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堅強的黨性。
(作者周新民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教授級高級經濟師,領導者核心能力理論創立者,《核心能力——讀懂治國理政這三年》一書作者;本文有刪節,原文標題:《習近平領袖核心能力的演進軌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