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為官之道,習近平喜歡引經據典地給今人樹榜樣或敲警鐘。
為官之道,首在政績觀。習近平吸收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2005年,習近平提到,“政績之本,在于為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2007年,他用“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俗語,強調“為民”的根本性。
習近平多次論及官員的品德修養。2007年,習近平用“百行以德為首”,“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等,指出為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他還用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王安石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等名言論修養。
有“德”,還要不斷學習。2013年,習近平在中央黨校講話說:“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他用“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來談官員“修身”。
習近平相當重視官員選拔。2013年,他用“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談基層工作的重要,用“尚賢者,政之本也”,“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談選賢任能的重要,用“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談錘煉干部。
習近平非常重視作風問題。他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漸”,“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警醒官員,用“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等,談個人情趣無小事。
從政30余年,習近平多次談及干部選拔標準和從政體會。
全面深化改革時期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5句話20個字“好干部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用28個字概括“從政體會”:激濁揚清、敬業樂業、樂在人和、力戒浮躁、貴耳重目、求知善讀、戒奢節儉。
他把“激濁揚清”排在第一位。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鐵腕反腐、落實八項規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一系列動作,無不體現“激濁揚清”。
時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曾在一篇《從政雜談》中表達了對干部培養的重視。他把“急于求成、自以為是、朝令夕改、眼高手低”視為“四忌”,教導青年干部應當揚長避短。
此外,他還多次談到,干部“要‘干事’,更要‘干凈’”,“既要做‘廉吏’,又要當‘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兩會上,他又對干部提出“三嚴三實”的要求: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習近平: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
2017-06-24習近平: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
2017-06-22?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