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多次運用比喻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思路、內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予以形象具體、通俗易懂的闡述。通過對“總開關”“鈣”“扣子”“空氣”和“鹽”五喻,領略和闡發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比喻是表達思想、闡明事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艱深的道理淺顯化,使人們從熟悉的東西中了解不熟悉的東西,從已知的道理中推及未知的道理。善用比喻是習近平語言的一個典型風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運用比喻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思路、內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予以形象具體、通俗易懂的闡述。這些比喻既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一種有益探索和創新,更是對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全新理解和詮釋。縱覽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擇取五個有代表性的比喻,從中領略和闡發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一、“總開關”“總鑰匙”之喻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組核心概念。教育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恒的使命。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內涵及其地位的理解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前提性問題。習近平非常重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意義及其教育,他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喻為“總開關”“總鑰匙”。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1]“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在同青年學生座談時指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2](P173)“總開關”“總鑰匙”盡管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時時刻刻影響和決定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總開關”“總鑰匙”之喻形象而生動、簡明而深刻地道出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總開關”“總鑰匙”,要害在“總”。一個電路或水路系統可能有很多的開關,但是最關鍵的“總開關”,只要總開關擰緊了、把牢了,就不會發生大量的跑冒滴漏事故;一個倉庫或安全系統可能有很多的鑰匙,但是最重要的是“總鑰匙”,只要“總鑰匙”拿穩了、對準了,就能夠打開機要的門禁路障系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也是處于這樣一個“總”的、決定性的、支配性的地位。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指導和支配著人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價值取向、道德操守與行為準則。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價值觀是人們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者緊密相連、互相作用,人生觀決定價值取向,價值觀引導人生走向,人生觀和價值觀又豐富著世界觀。
作為“總開關”“總鑰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僅關系著個體成長成才,也關乎著國家發展進步、民族精神氣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人民堅持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觀察世界,分析事物,充實人生,創造幸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內涵在豐富,品質在提升,成效在增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被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認同和踐行,形成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的思想意識也相應地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正確的思想與錯誤的思想相互交織,科學的觀念與愚昧的觀念相互影響。有的人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產生疑惑,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論斷產生了質疑,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思想迷茫,精神萎靡;有的人沉湎于歪理邪說、封建迷信等精神鴉片中尋找心靈寄托,及時行樂,荒淫無度;有的人在權利、金錢、美色的誘惑前隨波逐流,墮落腐敗,見利忘義。這些現象說明,在新時期把牢“總開關”的工作不能松動,握緊“總鑰匙”的實踐不能削弱。越是改革發展,越是物質豐富,越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和教育人們通過不斷地學經典、學歷史、學傳統、學科學、學文化,不斷地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養,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總鑰匙”問題。
二、“鈣”之喻
理想信念問題是當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大問題,所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問題,它事關個人思想靈魂的成長健全,更事關國家、民族和政黨事業的興衰成敗。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精神寄托、人生動力和努力方向;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有了集體意志、向心合力和前進方向。習近平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及其教育問題,多次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2](P15)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2](P50)鈣是生命之本,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將“理想信念”比喻為“鈣”,形象具體,切中要害,不僅使“理想信念”這一抽象概念變得可感可知,也讓“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豁然貫通了。
鈣使人具有堅硬的骨頭,但鈣本身并不是僵硬的,而是富有活性的。從醫學上角度來看,鈣是人體內200多種酶的激活劑,是人體各器官能夠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理想信念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堅硬的那塊骨頭,它之所以能夠起到支撐和支柱作用,并非因為它的僵硬,而是因為它的堅定、強韌。在個體層面上看,堅定的理想信念主宰著個人的精神世界,規約著個人的思想行為,集中體現著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社會層面上看,正確的理想信念又支撐著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體系,凝聚著民眾的精神力量,引領著社會的文化生活,指導著群體的價值取向。每一個人體都是含有鈣的,只是多少的區別。理想信念,對于一個人來還是一個社會來說,不存在有和無的問題,只有自覺還是盲目,清晰還是模糊,崇高還是卑微,堅定還是搖擺,先進還是落后的區別。崇高的、科學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于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和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動力支撐作用,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個政黨的軟實力提升和事業興旺也有著重要的旗幟引領和精神動力作用。
培育和提振理想信念,補“鈣”健體,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使命。人體缺鈣骨頭軟,精神“缺鈣”力量差。恰如人體的鈣會流失一樣,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和危機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理想信念的建設不是一勞永逸,人的精神生命需要時時補“鈣”。近年來,由于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思潮紛紜激蕩、思想文化碰撞交鋒,一些人拒談理想、淡漠信念,精神空虛、底線失守,進而在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不僅個人發展一敗涂地,也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有些甚至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重大傷害和損失。對此,習近平也提出了“補鈣”治“軟骨病”、練就“金剛不壞之身”的辦法。一是要加強學習,認認真真、原原本本、聯系實際、深入思考地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優良傳統、各個時期的先進典型,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學先進典型提升境界。二是要勤于實踐,在一言一行上踐行理想信念,在一點一滴中磨礪品德修養,在平凡中成就偉大,在積累中實現升華,把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理想、民族偉業中,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扣子”之喻
價值觀和價值觀教育是現代社會變革和發展中日益凸顯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界定為一定社會或社會群體傳播其主流價值觀的活動。在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程中,廣泛關注和深入思考價值觀及其教育問題是近十來年的事,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價值觀”成了備受矚目的理論熱點。理清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和功能作用就成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前提。習近平高度重視價值觀在個人成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作用,發表了多篇重要講話予以闡述。習近平在2014年五四青年節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全面深刻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基本內涵和踐行要求。針對青年價值觀養成問題,他語重心長地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2](P172)在這里,習近平把“價值觀”喻為“衣服的第一粒扣子”,言簡意賅,不僅形象地說明了價值觀在青年精神世界中的首要位置,而且也巧妙地指出了價值觀養成對于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影響。
所謂價值觀是指人們關于是非、正誤、主次、真假、善惡、美丑等價值和價值關系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觀點、看法和態度。價值觀一旦形成后,就成為一種“先入為主”的立場和態度,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和行為傾向,將會影響一個人一生事業的成敗。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2](P168)具有凝聚社會共識、引領社會思潮、健全社會心態、守望精神家園的重要作用。青年是民族和國家的希望,青年人尊崇和奉行什么樣的價值觀至關重要。習近平把青年價值觀養成過程比作穿衣服扣扣子,體現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人生之路漫長,但是緊要處只有幾步;衣服扣子好幾粒,但是第一粒扣子最關鍵。穿衣服扣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就會錯位,衣服也就會扭曲。衣服扣子扣錯了,可以解開重扣,而人生扣子扣錯了,就難以重新開始了。正如《左傳》所云:“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青年時期是形成和確立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所以青年要重視“一開始”和“第一粒”。人生只有在這一時期扣準了、扣正了人生價值觀之扣,才能打牢基礎、筑好基石,不斷追求和創造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有意義的人生,不斷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貢獻才智。
引導和幫助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堅守和踐行正確的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新一代青年的“扣子”大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便是讓他們認同、踐行和弘揚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2](P16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教育和引導青年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過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上的鮮明底色、行為上的根本準則,扣正、扣牢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并身體力行大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廣到全社會去。
四、“空氣”之喻
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也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項最緊要的任務。核心價值觀是國家社會之大德,是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也是個人之小德,是個人成長成才的基本遵循。它承擔著為國家、為社會、為個人指路引航、定規立矩的任務,是關乎國家和民族精神獨立性和文化軟實力的大問題,也是關乎每一個中國人精神世界建設的大事情。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基因,寄托著中華億萬兒女的理想信念,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美好愿景,為當前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昭之不易,踐之尤難。因為再先進的思想觀念,如果沒有付諸實踐就不會成為強大的精神力量,進而變成物質力量。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在于實踐、偉力也藏于實踐,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培育、弘揚和踐行。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2](P165)習近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和作用比喻為“空氣”,形象而深刻地提出了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和要求。空氣看不見、聞不到,常被人們所忽視,但是空氣卻是人類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條件。它無色看不到,卻填滿每個空隙,無處不在;它無味聞不到,卻蘊含豐富的成分,無時不有。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產生、繁衍、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地球有獨特的大氣環境。核心價值觀只有像空氣一樣無色無味無聲地充盈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時空,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起到滋養個體靈魂、潤化社會心態、涵育國家精神的作用,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中國人的獨特精神支柱、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道自微而生,德自微而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從細節入手。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不能失之以粗、流于形式,而要以細化的目標、細密的措施將24字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具體化、人格化、可視化、形象化,讓人們在生產生活的細節中感悟它、實踐它。其次要從小處著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化在精神世界的深處,但映襯在一言一行之中。只有靠具體而微的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積小成為大成、化量變為質變,形成強大的國家、社會和個人正能量。落細落小,關鍵還在落實,要向實處發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全面覆蓋每一個社會成員,深度融入社會各個領域,貫通理論學習、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政策保障、制度規范、法律約束以及日常生產生活中各個環節,以知行合一為原則,真章實效為目標,讓人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如此這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才能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進而也才能成為支撐偉大事業、塑造社會風尚、滋養個人發展的精神脊梁。
五、“鹽”之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主導意識形態有著緊密聯系,是一項專門向社會成員傳導和灌輸主導意識形態的社會實踐活動。意識形態作為與國家意志、思想統治和階級意識同序同意的概念,在宣傳和教育過程中常被誤讀,甚至歪曲,進而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既能旗幟鮮明地堅持其意識形態屬性,又能有潤物無聲地隱蔽其意識形態灌輸和教化意圖,是一件非常考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藝術的事。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將“思想政治工作”精當巧妙地喻為“鹽”,逸趣橫生,蘊含豐富。鹽,被稱為“百味之祖”“食肴之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和營養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上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調養工具和治愈辦法,只是大多數時候如鹽在肴,不被察覺罷了。習近平提出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這一新鮮的比喻,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藝術非常有啟發意義。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的第一重意蘊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講求方式和方法。鹽雖重要,但不能直接進食,只有將鹽溶入食物,才能提供人體生命生理的必要元素,也才能提升享用各種食材的味蕾體驗。簡單、生硬、強行地灌輸和教化意識形態正如直接進食鹽一樣,不僅不能被教育對象所認同和吸納,有時候還會起到副作用。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像鹽,首先要像鹽一樣有易溶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隱蔽意圖、借助載體、化育無形、潤物無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導內容與教育對象的切身利益問題結合起來,把主流主導的意識形態話語與受教育者喜聞樂見的話語交織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優勢與新型的技術載體融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干貨”更接地氣、更暖人心,有效地溶解到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的第二重意蘊是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時機和分寸。俗話說,“好廚子,一把鹽”,意思是說用鹽水平反映著廚師的廚藝水準。色、香、味、形俱全是烹飪菜肴的基本要求,其中“味”是關鍵,而影響的“味”的關鍵則在于放鹽時機和分量的把握。有的食材需要大量的鹽保鮮,有的珍饈僅需要一點鹽提鮮;有的菜需要入鍋時放鹽,有的又必須出鍋后加鹽。好廚師一定是能夠在烹飪中把握時機,拿捏有度,用好“一把鹽”的高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面對一個個鮮活各異的生命和靈魂的精神需求和期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學習好廚師用鹽的時機和分寸。一是要把握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機。抓好時機,事半功倍。要在國家意識形態斗爭期、社會倫理價值紊亂期、個人成長成才困惑期,直面現實,回應問題,及時地舉旗鑄魂、亮劍發聲,蕩滌社會的歪風邪氣,筑牢人們的思想防線。二是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力,但也有限度。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眼中有人”,就是在“過度”和“不及”中校正,尋求一種恰如其分的理念和方法,為每一個現實的人鋪就通往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階梯。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提高領導班子解決自身問題能力[N].人民日報,2013-09-26(1).
[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1).
【摘錄自《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年第5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習近平: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
2017-06-24習近平: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
2017-06-22?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