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望京一家寫字樓新開的“泡泡瑪特”里,3個女生挑選好了“盲盒”,在收銀臺結完賬,迫不急待地拆開盒子,其中一個女生抽到了心心念念的那一個,又笑又叫地蹦了起來。(據中國青年報7月7日)
所謂盲盒指沒有任何樣式提醒的裝有不同玩偶的紙盒,需購買者打開后才能知道其內容,而“盲盒經濟”就是一 種“驚喜經濟”,“驚喜經濟”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精神價值,是產生心理偷悅機能的便捷手段。消費者購買盲盒就是為了獲得即時性、短暫性的未知快樂,而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好奇心理,推動了“盲盒熱”。
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在盲盒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其弊端,盲盒經濟本質上是一種“驚喜經濟”,但同時也是“沖動消費”,許多消費者為了買到自己心儀的玩偶不惜投入自己半個月其至幾個月的工資,大大超出了自己所承受的經濟范圍。
面對“盲盒熱”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消費者應持有客觀、冷靜的思考,比起一次性地集齊自己所喜歡的系列,倒不如每一次購買盲盒都是一次驚喜;另外,作為盲盒的生產、銷售商對盲盒的設計要更多地結合中國元素。將盲盒與文化相結合,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產品。
理性看待盲盒經濟,消費者應冷思考。面對消費者的“癡迷心態”,不能一味地禁止,正如潘多拉效應:不禁不為,越禁越為。越是禁止就越是激發消費者的好奇與逆反心理,只有加以引導,方為良策。消費者購買者盒,既能拉動經濟增長,又能為個人生活增添色彩,但在購買時切忌盲目消費,不要讓自己陷入“非買不可”的泥沼,讓每一次購買都是冷靜、客觀的判斷,讓下一個盲盒帶來更多驚喜。
理性看待盲盒經濟,商家應多創新。盲盒里有什么,一直是消費者的追求,而把“禮物”放入盲盒里的商家卻要不斷創新,盲盒不僅僅是二次元手辦,更應該與中國元素相結合,融入中國文化,融入文化元素的盲盒擁有的不只是美觀的外形,也擁有了有趣的靈魂;融入文化元素的盲盒不只是一件商品,也具有一定說理、教育性意義。
回歸理性消費,積極引導“盲盆熱”的發展趨勢。愿打開的每一個盲盒都是打開一次驚喜。
作者:李夢鴿 工作單位:河北省泊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