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云輝:金融治權不可讓渡——只有救企業才能救經濟
2025-01-06
【摘要】幣權與政權、軍權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支撐,構成了主權國家最高治權的整體。基礎貨幣發行權(即幣權)必須服務于政權和軍權,必須用于解決政府債務問題、企業融資困難問題、股市低迷問題;資本市場的漲跌即人民幣資產的定價權不能由境外資本和“北上資金”來決定,而要由央行的貨幣政策和貨幣發行制度來決定;人民幣的匯率走勢和定價權應該服務于中國經濟、服務于中國全球競爭力的提升,而不應該由美國國會和美國財政部說了算。一切人民幣資產的價格包括股票資產價格,必須由人民幣的投放總量與投放結構來決定;一切金融平臺和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期貨、資管、保險、理財、擔保、支付等)必須由國家資本控股,不得向國內外私人資本尤其是國外壟斷資本開放金融控股權。經濟金融治權,不可被割讓;黨管經濟、黨管金融,不可被架空。
在復雜系統中,主體性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巨型復雜系統,而政府、企業和家庭是市場經濟的三大參與主體。政府、企業和家庭之間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過程中所形成了復雜的經濟互動關系,其中,企業占據著核心地位。盡管救經濟的思路可謂千頭萬緒、凌亂如麻,但是,只要抓住救企業這一核心,猶如牽住了牛鼻子,整個經濟體就可以走出泥潭,步入良性循環。因此,研究如何救企業就構成了如何拯救宏觀經濟、制定正確的逆周期宏觀經濟調節政策的最重要的切入點。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國家稅收、社會就業、家庭消費、政治穩定最重要的保障。保護企業就是保護經濟,拯救企業就是拯救經濟。從目前中國宏觀經濟的現實狀況分析,造成眾多企業陷入困境乃至破產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周期性萎縮導致的企業資產負債表失衡與惡化。因此,拯救企業,讓困境中企業順利跨越周期性危機,必須圍繞著優化企業資產負債表、減少企業應收款、避免企業信用違約這些關鍵點出發,制定出極具針對性的宏觀經濟逆周期調節政策,通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相互配合,把國民經濟重新引領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上來。為此,建議如下:
建議一:中央和地方成立“企業穩定發展基金”,幫助不該破產的企業,尤其要幫助那些承擔著社會就業重要責任的中小企業度過周期性困難。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甚至大起大落是市場經濟的固有特征,因此,針對市場經濟的逆周期調節應成為政府管理經濟的天然職責。相對于以服務于壟斷資本利益作為主要目的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人民長遠利益為中心、以國家資本為手段,可以充分發揮人民幣資本化的主權貨幣職能(即幣權職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對宏觀經濟實施主動的逆周期調節。
具體做法是:
(1)由中央政府向人民銀行發行零利率特種國債,發行規模為GDP的10%,大約10萬億規模,以此成立“企業穩定發展基金”。根據各地GDP數量占全國的比重,中央政府把10萬億“企業穩定發展基金”按比例撥付給各省市自治區,成立地方“企業穩定發展基金”,由各地國資委投資部門負責基金的投資與管理。該基金定向用于解決地方困難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困境。
(2)各地陷入經營困難、資產負債表狀況惡化、出現銀行違約的各類大中小型企業,可以向地方“企業穩定發展基金”申請政府的股權性投資。國資委投資部門聯合貸款銀行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歷年的政府納稅、就業數量、技術創新能力、產品市場前景、外部環境對企業影響程度、企業潛在盈利能力、資產負債狀況、內部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根據綜合評估結果決定地方“企業發展基金”是否出手投資、投資價格、投資規模和董事席位等。
經過綜合評估,對于值得政府出手紓困的大中小型企業,政府、企業和銀行三方可以共同制定股權投資和債務解決方案,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狀況,維護正常的銀行信用記錄,給那些因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而陷入困難的企業提供一次療傷之后再起飛的機會。
在缺乏政府投資的情況下,企業一旦出現銀行信用違約記錄,所有銀行都開始集中收貸,企業流動資金瞬間枯竭,企業馬上陷入債務危機,接著銀行和各類債權人紛紛啟動凍結資產程序,墻倒眾人推,企業就這么垮了。這類似于一個人因氣候變化而感冒生病之后,不是先到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而是簡單粗暴地直接送進火葬場。企業一旦垮了,機器設備成了破銅爛鐵,員工失業下崗,銀行貸款大部分成了壞賬,企業多年積累起來的商標、聲譽、客戶資源、技術專利、投資者權益等基本歸零。這是對生產力的破壞、對社會財富的毀滅。在最近數年宏觀經濟持續下行惡化的情況下,這種簡單粗暴的所謂市場化出清的破產清算做法,成為數以萬計各類企業的宿命;同時,這也構成企業破產案件數量超過了法院的受理能力而無法立案、商業銀行壞賬持續上升、社會失業率持續上升、自殺率和犯罪率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對于基層經濟這一持續惡化的嚴峻局面,必須盡快出臺應急搶救方案。
政府設立“企業穩定發展基金”的目的在于,為感冒生病的企業,尤其是各類中小企業,提供一個資本金輸液治療的緩沖期,而不是把這類中小企業直接推進破產處置的火葬場,最終留下一堆渣。對于大部分陷入困境的實體企業而言,增加10-20%的資本金就可以達到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的目的,就可以維持企業信用、避免破產清算。這樣,既可以穩住企業、保住就業,又可以避免銀行貸款轉為壞賬,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按照企業平均50%的負債率計算,每投入1萬億“企業穩定發展基金”可以挽救5-10萬億的企業資產,避免淪為不良資產。
對于大部分不應該破產的實體企業而言,通過政府的股權性投資,增加了企業資本金,改善了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可以恢復正常經營,等待外部經濟復蘇,免遭破產清算、員工失業的命運,由此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同時,通過政府投資,使得中小企業從單純的私營企業而被改造為具有國家資本參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增加了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壯大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從來都是誕生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之中。利用主權貨幣資本化的現代貨幣職能,通過設立政府“企業穩定發展基金”,這符合資本主義企業制度向社會主義企業制度逐步演進的經濟發展規律和企業制度發展趨勢。
建議二:把各級地方政府拖欠各類企業的各種應付款(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款、采購款、咨詢費等)列為政府化債的重點。對于兩年以上的各級地方政府對企業的應付款,中央政府應給予地方政府特殊的還債便利通道。
具體做法是:中央政府通過發行特種國債,地方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申請借取專項債資金,用于歸還兩年以上地方政府對企業的欠款,從而,把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負債轉變為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負債,以此避免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傳導成為企業危機、就業危機和社會危機。通過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負債轉化為對中央政府的負債,讓企業從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中擺脫出來。通過這一特別設計的化債措施,幫助企業收回地方政府的各類應收款,以此補充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避免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發展為企業經營危機和商業銀行壞賬危機,維護企業穩定、就業穩定、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同時,通過地方政府的債務切換,中央政府成為地方政府的債權人,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有利于強化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和行政管理,避免出現產業、金融、稅收上的諸侯割據局面。
建議三:通過進一步加大政府資金和各類金融機構資金的入市規模,推動二級市場股票指數逐步上升,以此帶動一級市場直接融資效率的提高,支持符合標準的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快速完成股票發行和融資,盡快解決企業發行股票排隊的“堰塞湖”現象,盡快增厚國內優質企業的資本金規模,提高優質企業的投資能力,拉動國內投資需求。
中國擁有大量的上市資源,大批優秀企業在申請股票發行和上市。這是中國經濟與科技長期高速發展而積累起來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國企業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的表現。我們決不能錯誤地把這些重大成果和重要信心視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負擔,決不能錯誤地把這些優質的企業從國內資本市場驅趕到境外資本市場、從人民幣版圖驅趕到美元版圖,進而為美元紙幣作資產背書而同時削弱人民幣的內在價值。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資本市場處于資源配置的核心地位,其中,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創造財富的重要主體。不能把優質的上市資源趕到境外去發行與上市,造成國民財富的流失。國內的證券交易所應該培養國際競爭意識,應該與境外證券交易所爭奪上市公司資源。對于優質的上市資源流失境外,必須反思甚至問責。只要符合公開發行條件,證監會和交易所不得以二級市場行情走勢和控制發行節奏等理由阻止企業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企業是提供技術創新、社會就業和財富創造的市場主體,也是把儲蓄轉化為投資的主體。如果資本市場不能高效率地為企業提供融資、交易和并購等金融服務,那么,必然導致整個經濟體缺乏增長動力和發展活力。至于十多年來二級市場行情低迷不振,與國家經濟增長走勢嚴重背離,這是由錯誤的金融政策所導致的貨幣現象,其根源在于央行貨幣政策的長期失誤,而與企業融資與上市無關。二級市場行情走勢不該成為證監會和交易所人為降低企業融資效率、阻礙經濟發展的理由。
金融是主導產業、控制經濟、配置資源、分配財富的統治工具和統治手段;其中,基礎貨幣發行權(幣權)、資產定價權(包括股票資產定價權)和匯率定價權是主權國家政府實施有效經濟管理的三大核心金融權力。迄今為止,經濟理論界和金融管理領域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金融是主權國家的統治手段,沒有意識到三大核心金融權力是主權國家的經濟金融治權,沒有意識到國家的經濟金融治權是不可切割、不可分享、不可對外開放的。如果金融管理部門具備社會主義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識,怎么可以讓國內私人資本染指金融進而形成諸多金融亂象?怎么可以對外國壟斷資本開放經濟金融治權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埋下定時炸彈?三大核心金融權力不僅不能對外國政府和外國資本進行開放,而且不能對國內私人資本進行讓渡。具體而言,幣權與政權、軍權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支撐,構成了主權國家最高治權的整體。基礎貨幣發行權(即幣權)必須服務于政權和軍權,必須用于解決政府債務問題、企業融資困難問題、股市低迷問題;資本市場的漲跌即人民幣資產的定價權不能由境外資本和“北上資金”來決定,而要由央行的貨幣政策和貨幣發行制度來決定;人民幣的匯率走勢和定價權應該服務于中國經濟、服務于中國全球競爭力的提升,而不應該由美國國會和美國財政部說了算。一切人民幣資產的價格包括股票資產價格,必須由人民幣的投放總量與投放結構來決定;一切金融平臺和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期貨、資管、保險、理財、擔保、支付等)必須由國家資本控股,不得向國內外私人資本尤其是國外壟斷資本開放金融控股權。經濟金融治權,不可被割讓;黨管經濟、黨管金融,不可被架空。
2024年11月9日,深圳交易所組織7家優秀上市公司到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地開展國際路演推銷A股,吸引更多外資入市,希望外國投資者拿著外國紙幣到中國購買優質股票資產,即,通過資本項目開放,引進外國紙幣,幫助外國紙幣在華實現資本化和食利化,中國以股票資產換取外國紙幣,以便解決中國A股市場融資難、上市難的問題。雖說態度敬業,用心良苦,但這也把中國貨幣對本國人民幣資產的主導權遠不如其他非殖民地國家如印度對其本國金融資產的主導權這一金融事實展示給了國際社會。深交所這一國際行動相當于發布了一則國際公告:中國雖是泱泱經濟大國,但中國貨幣金融能力和經濟金融治權已被閹割。
主權國家缺乏應有的貨幣能力和金融能力,這是造成債務問題、就業問題、股市問題、經濟金融無法自主、經濟增長乏力等一系列宏觀經濟問題的總根源。水源被污染,魚蝦必遭殃。
只要人民幣作為主權貨幣不被金融殖民理論所誤導,只要貨幣政策可以掙脫暗藏的破壞中國貨幣自主、經濟自主和金融自主的緊箍咒,讓人民幣回歸主權貨幣應有地位,讓人民幣的投放規模和投放渠道可以決定人民幣資產的定價權,讓央行的貨幣政策可以決定股票資產的價格指數,讓人民幣可以直接入市購買股票(ETF),實現人民幣的資本化,那么,國內企業排隊IPO的堰塞湖問題就可以快速解決。
在美國主導的美元經濟體系逐步與中國脫鉤、歐美市場需求開始逐步萎縮、以美元紙幣為表現形式的國際資本供給開始逐步減少的大趨勢下,國內市場需求和人民幣資本供給必須及時補位。在產能和勞動力相對過剩的前提下,增發貨幣、化解債務、擴大內需,讓政府、企業和家庭有錢投資和消費,并不會引發通貨膨脹。從當下中國經濟的現狀出發,一切通貨膨脹的擔憂皆屬杞人憂天。從衣食住行的角度分析,難道要擔心中國生產衣服褲子的產能不足、人們一天要吃六頓飯、各類汽車供不應求嗎?難道要擔心房子止跌回穩、股市上漲嗎?可見,在中國強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條件下,加大央行增發基礎貨幣的力度,不僅可以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困境,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恢復全社會的投資能力和消費能力,而且無需擔心出現通貨膨脹問題。
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不是短缺經濟的困難,而是過剩經濟的困難,是經濟增長模式轉型而面臨的內需不足的困難。這是中國經濟步入富強時期的高級煩惱,而不是貧困時期的低級煩惱。只要充分認識和理解國家主權貨幣的八大職能,用好人民幣基礎貨幣的資本化職能、資源配置職能和財富分配職能,在宏觀經濟層面發揮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同作用,以人民為中心,出臺和推行“福利社會主義”經濟社會政策,建立國內經濟大循環的經濟體系,中國必然可以擺脫困境,實現經濟、金融、科技完全獨立自主的全面轉型。
中國經濟本該繁榮,中國經濟一定繁榮。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藍田書院理事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