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首 頁
環(huán)球聚焦
國策建言
百姓話題
企業(yè)參謀
人生益友
社會調(diào)查
學術探索
歷史人文
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史料
黃庭頎|伊尹身分之謎:傳世與出土文獻的對照
2025-05-16
圖
1
伊尹像。
圖片來源:《歷代君臣圖鑒》清代拓本,現(xiàn)藏哈佛燕京圖書館,編號
TP0033
(
1
)。
一、伊尹是誰?
伊尹為商代著名先臣之一,《史記
.
殷本紀》如此記載:
尹名阿衡。 阿衡欲奸湯而無由。 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 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1]
根據(jù)司馬遷所述,伊尹本名阿衡,曾是有莘氏陪嫁的小臣,后來藉由進獻食物的機會引起商湯注意,進而輔佐商湯開國。 伊尹在商代歷任多朝命官,地位崇敬,甚至可以流放逸樂的商王太甲三年,自行攝政,待太甲反躬自省后,方歸還政權。
這段故事記載簡單卻充滿戲劇性,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臣,因為個人才華而得到明君賞識,最后晉升公卿,輔佐君王立下政治功業(yè),令后人念念不忘。 然而,這真是伊尹的模樣嗎? 故事里似乎有許多小地方?jīng)]有明說,伊尹為何從小臣變成廚師? 為何出身底層的他擁有分析政局的能力? 他又是怎樣藉由進獻食物得到商湯的賞識呢? 這些疑惑,司馬遷都沒有進一步說明,也讓人更加好奇,伊尹這號人物到底是誰。
春秋戰(zhàn)國之際,許多伊尹相關傳說廣為流傳。 這些傳說或真或偽,光是伊尹的身份與名號就紛然迥異。 《史記索隱》提到:
孫子兵書:“伊尹名摯。」孔安國亦曰:「伊摯」。 然解者以阿衡為官名。 按:阿,倚也,衡,平也。 言依倚而取平。 書曰:「惟嗣王弗惠于阿衡」,亦曰:保衡,皆伊尹之官號,非名也。 皇甫謐曰:「 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又呂氏春秋云:「有侁氏女采桑,得嬰兒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 ?!挂?,謂湯使之正天下。
[2]
這段記載中的伊尹,無論名號或來歷都比《史記》更加豐富。 他多了一個「伊摯」的名字,「阿衡」則成了官名,而且還有了一段關于出生的故事,《呂氏春秋》說伊尹是被住在伊水邊的采桑女子在空心的桑樹中拾獲。
這個稱號與官名在滝川龜太郎的考證后似乎顯得更為篤定、真實:
梁玉繩曰:「后世因伊尹官阿衡,遂以為號,史隨稱之耳?!挂烈麚矗姟秾O子
.
用閑》篇、《墨子
.
尚賢中》篇、楚辭〈離騷〉、〈天問〉。 崔適曰:「尹亦官名,周之師尹、楚之令尹,義即本此,曰尹、曰阿衡、曰保衡皆以官名名之,而其人名則曰摯也。」
[3]
崔適清楚說明,伊尹原名伊摯,而尹、阿衡、保衡全是伊尹的官名。 但真是如此嗎? 若仔細閱讀史書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伊尹為商初之人,而以「尹」為官名的多是周代習慣,因此實不宜從周代「師尹」或楚國「令尹」比附「伊尹」的稱呼結構。 那么我們就要進一步探問,伊尹為何出現(xiàn)伊摯、阿衡、保衡這些復雜稱呼,他究竟是個怎樣的謎之人物呢?
二、甲骨文所見的伊尹
和傳世文獻所見的斜槓青年形象不同,甲骨文中的伊尹形象,是一個遙遠而尊貴的祖先神。 根據(jù)統(tǒng)計,甲骨文關于伊尹的占卜高達一百三十余條,而其受祭情形也很有特色,學者匯整出四大要點,其一,能夠附祭于商先公上甲和第一先王成湯(大乙)
;
其二,伊尹與上甲以前的先公高祖一樣成為商王祭祀、求年、求雨的對象
;
其三,伊尹可與其他商先王同樣受到祭祀
;
其四,伊尹亦可單獨受到商王祭祀。
[4]
由此可見,商人相當愛戴這位來自不同家族的重要人物。
由于商人祭祀種類繁多,對伊尹祭祀之方式各有不同,因此產(chǎn)生不同形式的稱呼:
1.
伊尹
伊尹歲十羊。 《合》
27655
癸丑卜:侑于伊尹。
《合》
3178
圖
2
伊尹歲十羊的占卜紀錄,《甲骨文合集》
27655
。
2.
伊
貞:其卯羌,伊賓。
[8]
癸丑卜:上甲歲,伊賓。 吉。 《合》
27057
甲子卜:侑伊?! ?span lang="EN-US">
《屯》
680
3.
伊
乙酉貞:有歲于伊
示。 《合》
33329
圖
3
乙酉貞:有歲于伊
示。 《甲骨文合集》
33329
。
4.
伊奭
[9]
乙丑貞:寧風于伊奭。 《合》
34151
5.
伊丁
/
伊丁人
丁酉貞:侑于伊丁。 《合》
32802
貞:于乙亥〔取〕伊丁人。 《南明》
497
事實上,甲骨文中的伊尹名稱很多,甚至不同類別的卜辭有不同稱呼方式。 以目前所知就有兩個系統(tǒng),分別是:「伊、伊尹、伊奭、伊丁人、伊示、伊尹示」以及「黃、黃尹、黃奭、黃丁人、黃尹丁人、黃示、黃尹求示」。 這兩套系統(tǒng)乍看沒有什么關聯(lián),但在古代的聲音系統(tǒng)中,黃跟「衡」發(fā)音非常接近,而且文獻又記載伊尹本名為阿衡,加上黃尹在卜辭所受商王祭祀待遇與伊尹非常相近,因此不少學者認為伊尹和黃尹應該是指同一人。
[5]
伊尹何以叫做“伊尹”或“黃尹”呢? 一些學者從文獻所見的「尹官」概念發(fā)展而來,認為這是一個「私名
+
族長名」的結構。 換言之,伊尹的伊是私名,尹是族長的意思。 也有學者進一步指出伊尹可能為有莘氏之子弟,本來具備繼承有莘氏的資格,然而其放棄繼承權,與商并為一國,但舅權的尊嚴仍存,故廢立太甲易如反掌,而天下也不以為僭。
[6]
這種說法正好可以解釋伊尹為何身為異姓貴族,卻受到商人隆重祭祀的情形,甚至有學者從「伊尹
示」的「
」,跟「黃尹求示」的「求」,都與「舅」聲音接近的角度來看,主張伊尹其實還有另一個傳世文獻沒有提及的身分,也就是商王的舅舅。
[7]
由此來看,甲骨文所見的伊尹地位非常高,不僅經(jīng)常受祭于商人,且可配饗商代先王。 至于傳世文獻載其流放太甲、自行攝政之說,即使沒有具體證據(jù)足以證明,仍很有可能是從此種崇拜氛圍發(fā)展出來的故事。
三、兩周金文及傳世文獻所見之「伊尹」
殷商滅亡后,繼而代之的周人對商人所崇敬之伊尹記載不多,我們很難根據(jù)西周遺留下來的文獻追尋伊尹及其家族的發(fā)展痕跡。 西周青銅銘文雖為可信之歷史文獻,但幾乎未見伊尹資料,目前金文可見提及伊尹者,僅有東周齊靈公時期之《叔尸镈》。 銘文說:
圖
4
春秋晚期〈叔尸鐘〉銘文節(jié)錄。
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年)。
這是稱一段述商湯與伊尹德性與功業(yè)的銘文。 白話翻譯是這么說:叔尸稽考故舊與先祖,那赫赫威武的成湯,恭敬地在上帝左右,敷受天命,翦伐夏后,事奉善眾,受到伊尹輔佐,具有九州之地,占處夏禹建立之都城。
銘文中的伊少臣可讀為伊小臣,即指伊尹。 傳世文獻多見伊尹為小臣,不少人誤視此句銘文為伊尹出身卑微之證據(jù),以為此處之小臣乃指伊尹曾為庖宰之事。 但甲、金文所見之「小臣」并非指其官職權責低下,亦非言此職官出身微賤,反而是相當高級之官員。 故《伊小臣》不應與戰(zhàn)國時期伊尹為庖廚的傳說混為一談。
由于器主叔尸原為宋國人,其父為宋穆公之孫,宋人本為商之后裔,叔夷雖出仕齊國,然銘文提及其家族身世時,仍述及伊尹輔佐商湯翦伐夏邑之事。 而這組青銅器的價值,除了是少數(shù)述及夏代歷史的銘文外,也可證明春秋時期伊尹輔佐商湯之故事已深入人心。
至于西周傳世文獻方面的數(shù)量不多,成文年代較可征信者為《周易》、《詩經(jīng)》、《尚書》以及《逸周書》的部份篇章,提及伊尹的部分更僅有數(shù)條。 例如:《毛詩
.
商頌
.
長發(fā)》「昔在中葉,有震且業(yè),允也天子。 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鄭玄〈注〉:「阿衡,伊尹也。 左右助也。
」毛亨〈箋〉:「阿,倚
;
衡,平也。 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
」孔穎達〈正義〉則說:「以言左右商王,則是功最大者。 成湯佐命之臣,唯伊尹耳,故知阿衡是伊尹也。
」根據(jù)歷代學者的解說,可以明確知道此詩是贊頌伊尹佐助商王的功績,而以「阿衡」稱呼伊尹,更是說明阿衡即伊尹的重要文獻證據(jù)。
《尚書
.
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 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 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
」孔穎達正義云:「保衡、伊尹一人也,異時而別號。」對照甲骨資料所示,衡即為黃,當是伊尹之名的不同稱呼。 此外《尚書》另有《伊訓》、《太甲上》、《咸有一德》與《說命上》等篇章提及伊尹、保衡或阿衡,但由于此數(shù)篇文獻皆為偽古文尚書,其成文年代不詳,故不列入討論。
《逸周書
.
商誓》也被視為可信的西周文獻,其首句云:「王若曰:『告爾伊舊何父。』」陳逢衡云:「伊,姓。 舊,謂殷室之舊。 何父,殷遺老,疑是伊尹之后,故曰
'
伊舊何父
'
,其號也。
」
[8]
此處的「伊舊何父」可能與甲骨文所見之「伊 」、「伊尹示」有關。 若是如此,則此「舊」便不是陳逢衡所說的「殷室之舊」,而是表達伊尹為商王之舅的身分。
上述這些傳世文獻或可補充金文的不足,但是相較于其他時代所見的伊尹資料,西周的訊息仍較缺乏。 只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周時期對人物稱謂的改變,卻是影響后人稱述伊尹的重要關鍵。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周人因行文方便會以單個爵稱、官稱指涉某一特定上司的現(xiàn)象。
這種現(xiàn)象在西周早期銘文不難窺見,例如:《高卣》(集成
5431
)銘文曰:「尹其桓萬年受厥永魯,亡競在服」此處之「尹」即作器者欲為之祈福的上司,非指常規(guī)行政官
;
西周中晚期亦不乏此例,《五年琱生簋》(集成
4292
)銘文直接用「公」指稱宗主召伯虎之父,也就是召氏宗族的宗君。 西周晚期的《多友鼎》(集成
2835
)亦以「公」省稱內(nèi)文提及的「武公」。 整體而言,省稱用字有「公」、「伯」、「仲」、「尹」等數(shù)種,大多數(shù)皆為爵稱,僅有少數(shù)是以官名省稱。
此行文習慣在西周傳世文獻更是明顯,例如《尚書
.
召誥》以「太保」皆指當時擔任此官職的召公奭
;
《尚書
.
洛誥》以「公」或「周公」指稱周公旦
;
《尚書
.
顧命》之「召公」、「畢公」即召公奭、畢公高等。 這些例證說明,周人撰寫長篇文章時,為求行文方便簡潔,存在以單一官稱或爵稱指涉特定人物的習慣。
因此,后世之人將「伊尹」的「尹」理解成官名,進而將「阿衡」、「保衡」、「伊摯」等稱呼當作是伊尹的名字,大概是受到西周這種以官稱指涉特定人物的行文習慣影響,而這也讓「伊尹」看起來不像來自一個有勢力的外戚家族,而是一位靠著自身努力,打拼向上的賢能之人。
四、簡帛文獻所見的伊尹
近來隨著出土文獻的陸續(xù)發(fā)現(xiàn),更多不為人知的伊尹身分也被展現(xiàn),其中又以
2007
年入藏北京清華大學的戰(zhàn)國竹簡最令人矚目,在其公布的前五冊中就有五篇關于伊尹的故事。 在這五篇故事中,伊尹以截然不同的身份與樣貌出現(xiàn),如同學者所言:全都是關于伊尹與商湯之間的故事,但思想內(nèi)容、語言風格與敘述方式大相徑庭,差異十分明顯。
[9]
以下就從伊尹身份,來看出土文獻里的伊尹故事有著什么樣的內(nèi)容。
(一)、商湯的間諜
伊尹作為商湯的間諜潛伏于夏,是傳世文獻偶見的說法,但過往不知其來歷,然而隨著清華簡《尹至》、《尹誥》的出現(xiàn),似乎為這個身份增添了些許故事情節(jié)。
〈尹至〉記載著一段很簡要的故事。 敘述伊尹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拜訪了商湯,回報夏的種種情形,包括夏桀已不得民心之事,進而與之謀劃滅夏,最后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之下,成功滅夏之事。 〈尹誥〉則被學者認為可能是和〈尹至〉相連的篇章,內(nèi)容也有先后順序的關聯(lián),講述伊尹與商湯已經(jīng)歷滅夏之役,仍然同心同德,一同商討治國方針,而通篇的敘述也表現(xiàn)出伊尹足以擔綱國策顧問的模樣。
在這個故事里,伊尹是個成功的間諜,他替商湯打聽到相當有利的情報,并且以此為基礎,成功協(xié)助滅夏大業(yè)。 然而這段記載究竟是歷史還是故事呢? 這就涉及到《尹至》和《尹誥》兩篇出土文獻的性質(zhì)。 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兩篇《亡佚》的《尚書》篇章,只是不知何時流入了楚國,最后以楚簡的形式在世人面前出現(xiàn)。 既然是《亡佚》的《尚書》篇章,便很難斷定故事里的伊尹擔任間諜,跟商湯的謀劃滅商是歷史記載,畢竟《尚書》為周人典籍,即便此事有其底本,仍很有可能為了符合治國需求而進行較大的改動,因此學者認為這兩篇文獻大概還是周人依托伊尹與商湯而敷衍的故事。
圖
5
清華簡《尹至》書影(左)
;
清華簡《尹誥》書影(右)。
清華簡資料來源: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2011
)。
(二)、避世的哲學家
清華簡有《湯處于湯丘》和《湯在啻門》兩篇,整理報告說這兩篇形制、字跡相同,內(nèi)容相關,為同一抄手所寫。
[10]
不過,這兩篇雖也是敘述伊尹輔佐商湯的故事,但思想內(nèi)容與〈尹至〉、〈尹誥〉明顯不同,學者認為是依托之作。
[11]
在《湯處于湯丘》之中,伊尹是以有莘氏陪嫁嫓臣的身份登場,同時也是個高明的廚師,但是和傳世文獻記載不同的是,這位伊尹并不是「以滋味說湯」,而是隱居起來稱病不出,經(jīng)過商湯多次探望請教,伊尹才終于回答了商湯請教的四個問題。 在這個故事里,雖然伊尹的身份沒有什么不同,但姿態(tài)卻大大提高,比起傳世文獻中微不足道的奮發(fā)小臣,他更像諸葛孔明般避世隱居的高人。
至于《湯在啻門》則是以問答體例表現(xiàn),這次的商湯意外地沒有詢問伊尹治國問題,而是詢問成人、成邦、成地以及成天之道,而伊尹也化身成哲學家,告訴商湯成人之道與「氣」的關系,雖說文中還是提到人的生命之源是「五味之氣」,銜接了伊尹的廚師身份。 然而,通篇以氣論道的對話,不免讓讀者聯(lián)想到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哲學理論。
由此看來,無論是高人隱士還是哲學家的伊尹,應該都不是歷史記述,而是為了宣揚治國或哲學理念而依托的故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兩篇文獻的伊尹身份都與傳世文獻的記載有相符之處,因此可以推斷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伊尹的媵臣及廚師身份已經(jīng)流傳甚廣。
(三)、偷吃鵠羹的廚師
在清華簡所見的伊尹故事中,情節(jié)最為奇特者莫過于《赤鵠之集湯之屋》。 這篇文獻共有十五支竹簡,保存情況較好,只有第一支和第二支簡末端略有殘缺,各損一字,
[12]
并不影響我們對通篇文意的理解。
在這個故事中,伊尹依然是個善于烹飪的小臣。 某天,他的老板商湯射中一只赤鵠,交給伊尹烹飪后,便自行外出了。 善于料理的伊尹為精心烹調(diào)了一碗鵠羹,沒想到被商湯的妻子看到,于是強索鵠羹將它吃掉。 吃完后,商湯的妻子一下子就具備了特異功能,伊尹見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看到殘余的羹湯,便干脆也把它給吃掉,于是擁有了特異功能。 商湯返家后向伊尹問起了鵠羹,伊尹因為偷吃老板的羹湯,良心不安,便企圖逃亡至夏邦。 商湯見狀非常生氣,就對伊尹施了魔法,讓他動彈不得且無法言語。 路邊的鳥兒見到伊尹如此,便準備飛下來啄食伊尹,突然有只神鳥說:「這是小臣,不可以吃他。」其后,伊尹在神鳥的幫助下獲救,并且得知夏王生病之事,于是前往夏邦,協(xié)助夏王斬殺了妖孽,治愈了夏王的病痛。
這個故事基本符合文學史所謂的「其語淺薄,似依托也」的「小說家」言,也可以算是文學史意義上的志怪小說了。
[13]
由此可知,伊尹雖是商代的歷史人物,但隨著其故事的廣泛流傳,距離伊尹原始形象也越來越遙遠。 尤其是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為宣揚自身理念,或取舍、或依托、或改編,繁復而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使伊尹身分及形象愈加復雜,而其真正樣貌也已隱身在這浩瀚的傳說之中。
五、結語
伊尹事跡從商代始即為人所津津樂道,其稱號種類亦相當繁多,通過對伊尹稱號演變之考察,可知不同稱號所代表之背景意義,甚至可借此檢視該文獻的形成年代。
西周時期,雖然未見伊尹的直接材料,但西周文獻之「尹」除承襲商代的官稱用法之外,時人撰寫長篇文獻時,習以單稱官稱、爵稱或親稱來指涉特定人物,此種為求方便或避免重復的行文特色,亦改變后人稱述古人之方式。
由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制度崩壞,社會秩序面臨重整,許多古史亦因時人各種目的而遭到變造,故各式伊尹傳說應時而起,此時所見之「伊尹」的稱號與身分異常繁多,同時形成我們熟知的伊尹故事。
通過傳世與出土文獻的相互對照,可以看見伊尹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圍繞著他的故事,是如何逐漸豐富、逐漸具體,顧頡剛言「中國史是層累造成的」,那麼從伊尹形象的變化,正可以呼應這么一個典型的中國歷史演變現(xiàn)象,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歷史及其人物是如何被建構成今日的模樣。
后記:本文改寫自《論古文字材料所見之《伊尹》稱號–兼論《尹至》、《尹誥》之「尹」、「執(zhí)」(摯)〉,《東華中文學報》
2012
年第五期,頁
63-86
。
注腳
[1]
滝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7
年),頁
50-52
。
[2]
滝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頁
50
。
[3]
滝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頁
50
。
[4]
韓江蘇、江林昌著:《〈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年),頁
188-197
。
[5]
林宏明:〈伊尹及黃尹補證〉,《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四輯。
[6]
張政烺:〈釋它示
-
論卜辭中沒有蠶神〉,《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
2005
年),頁
69
。
[7]
蔡哲茂
1987
〈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
755-791
。
[8]
黃懷信等撰:《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頁
449-450
。
[9]
李守奎:〈漢代伊尹文獻的分類與清華簡中的伊尹諸篇的性質(zhì)〉,《古文字與古史考
-
清華簡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
2015
),頁
347
。
[1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伍)》,頁
134
。
[11]
李守奎:〈漢代伊尹文獻的分類與清華簡中的伊尹諸篇的性質(zhì)〉,《古文字與古史考
-
清華簡整理研究》,頁
367
。
[1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參)》,頁
166
。
[13]
李守奎:〈漢代伊尹文獻的分類與清華簡中的伊尹諸篇的性質(zhì)〉,《古文字與古史考
-
清華簡整理研究》,頁
367
。
黃庭頎
/
伊尹身分之謎:傳世與出土文獻的對照,引自歷史學柑仔店
作者:黃庭頎;來源:古籍微信號
相關文章
秦明:“最窮”總統(tǒng)病逝,曾是毛主席接見的左翼青年
毛主席的好干部——張欽禮
黃庭頎|伊尹身分之謎:傳世與出土文獻的對照
牛戈:四十多年,被嚴重歪曲的我軍政工干部形象
王仲余:文藝工作的永恒使命
胡懋仁|一位祖父送給孫子的書
回頂部
電腦版
京ICP備15015626號-1
攜趣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