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重要論述。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肌理的社會新風尚是國民教育不可回避的歷史使命。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必須落腳于“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
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需要從青少年起樹立正確的愛憎觀、榮辱觀。“立德樹人”要使青少年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能夠辨清哪些社會現(xiàn)象、社會行為值得稱贊、值得發(fā)揚,哪些現(xiàn)象、哪些行為需要徹底唾棄、批判,從而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重樹社會新風。同時,這種愛憎觀、榮辱觀也使得青少年能夠時刻反省和檢查自身行為是否適宜美好,成為一個具有羞恥觀的人。上述立德樹人的活動能夠在社會中自然形成一條絕緣帶,杜絕腐化的社會風氣的無限蔓延,也形成了一道防洪堤,防止敗壞人心的社會污流四處流溢,最終達到凈化社會風氣的目的。
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需要從青少年起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活習慣。人們是否具有社會主義價值觀,其判斷標準就在于行為是否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而祛除這種行為的任意性、偶然性,其可靠的保證就在于通過教育使之成為人們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習慣。因此,“立德樹人”這一教育任務并非空洞、抽象的教育口號,它必然現(xiàn)實化為日復一日的教化實踐。這一實踐除在言辭上導人為善外,其本質(zhì)就在于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地將青少年培育成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要求的人,并使我們的青少年在其成人后成為社會良好風氣的中流砥柱。
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需要教育循序漸進、以文化人,最終取決于人心的和諧健康。而人心的培育不同于產(chǎn)品的制造、科技的發(fā)明,它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法則。我國歷來有著悠久和豐厚的教育文化遺產(chǎn),其中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蘊藏了培育和諧心靈的豐厚資源。形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需要依靠依托優(yōu)厚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以文化人,讓青少年在濃郁的人文氣息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立德樹人的教育從根本上讓我們得以傳承和積淀我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良好社會風尚,是實現(xiàn)我們民族復興之夢的必由之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蘭斌強:不能將侮辱毛岸英烈士的“東尼科技股份”賬號一銷了之!
2020-11-27喬新生:制定數(shù)字經(jīng)濟競爭法律制度體系刻不容緩
2020-11-24趙小魯律師:中國律師行業(y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思考與建議
2020-11-0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