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掌控了媒體的力量。如果他們僅僅是想賺一點錢,那也就罷了。問題在于,這一套資本-互聯網-媒體體系,永遠不會止步于合法賺錢。更可怕的是,法律懲戒,對這套體系不傷分毫。這一套體系,出頭的馬前卒本就是隨時準備拿來犧牲的出頭鳥。你懲戒一個,資本可以扶植十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祖傳牛皮癬,專治老中醫。
成為第一媒體,仍然滿足不了資本的貪婪。因為他們需要不斷地擴張,不斷地講新故事,玩新概念,才能夠維持股價高位,才能夠從資本市場不斷融資。
于是,我們看到互聯網公司不止步的擴張步伐,無論是企鵝的版圖,阿li的版圖,百度的版圖,都在滾雪球似的擴張,每天打開網站看科技新聞,都是誰又給誰投了資,誰又給誰購并了。
這些互聯網公司,觸角已經伸向金融、電影、視頻、電子商務諸多領域。一家公司,幾乎控制中國傳媒的半壁江山。而這家公司,后臺的資本,還不是中國的。
如果他們僅僅是想賺一點錢,上下折騰只為財,那也就罷了。問題在于,這一套資本-互聯網-媒體體系,永遠不會止步于合法賺錢,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人家謀的是后者。
面對這樣強大的媒體勢力,我們的官媒一直在節節敗退,傳統的報紙,都快要消失;CCTV如此高大上的國家電視媒體,每年廣告收益,已經比不上百度——換句話說,假如是開放市場,BAT分分鐘都能夠融資把CCTV給收購了。(怪不得鼓吹私有化)
我們的宣傳陣地,已經到了相當窘迫的境地,人家玩點心靈雞湯動輒上千萬粉絲。我們正能量的聲音,卻始終散發不出去。
打一場互聯網時代的人民戰爭。
毛主席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論聯合政府》)。
歷史翻頁到互聯網的時代,資本、技術、媒體、輿論控制一體化的時代,他們認為能夠控制人民的思想,能夠左右中國的潮流,最終卻遭遇了他們的天敵,那就是中國人民。
首先是知識界的覺醒,在互聯網時代。資本家可以買通很多媒體人,但是中國人實在太多,有才華的人也很多,象樓主這樣資質雖然平庸的,當程序員十幾年,一轉身就能夠碼字的,也大有人在。
在國門打開以后,出國的人也越來越多,再好的心靈雞湯,抵不過自己親眼所見。(很多人都是出國以后,才懷念國內的治安)。有了對比,很多人才明白,國外并非傳說那么好,國內更沒有網絡上說的差。
你,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有正義感的中國人,無論是居廟堂之高,或者處江湖之遠,位卑也好,位尊也好,為了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安寧,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安康,每個人都是這一場人民戰爭的一員。(已經投靠敵陣營,能夠轉變的我們歡迎,不想轉變的,我們堅決斗爭到底)。
不傳謠,不信謠,多一些常識,多一些理性辨識力,不迷信西方的吹噓,多一些大國公民的自信。在偉大的人民戰爭面前,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還是那句話,不管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正義必勝,人民必勝。
延伸閱讀:
《共青團中央:受資本控制,部分主流媒體人格分裂》
在今天的媒介市場化和產業化的背景下,“人民群眾”變成了“媒體消費者”,變成了少數人賺大錢的工具,媒體成了資本權貴集團自我推銷和維護自身利益的舞臺。
在資本操縱下,新聞報道更多地是娛樂受眾,滿足收視率和發行量的需要,而不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真正需要。
由于資本集團滲透了幾乎全部的網絡媒體和有影響的傳統主流媒體,從新興媒體到某些官媒的網絡版和微博版在重大政治問題上的言論和新聞立場出現嚴重的輿論一律,不同的聲音,基本發不出來。
結果是,在一種聲音獨霸的“媒主”世界里,本來沉默的大多數慢慢地會變成不再去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媒奴”。在有的電視頻道或微博里,整日就是幾個“媒主”對天下事發表煽情意見,他們不是基于常理,不從基本事實出發,沒有解決問題欲望。
近年來的重大突發事件表明,媒體和網絡成了突發事件的議程設置者;移動技術和社交網絡媒體帶來的是對第一時間的狂熱競爭,其結果傷害了新聞傳播的職業道德,導致新聞質量的下降,帶來的是低行業標準。先進的傳播技術給記者帶來的不是自由,而是牢獄——新聞報道更快、更煽情、更刺激、更負面、更主觀、更狹隘、更意見化。
網絡新傳播技術加速了新聞的采集報道速度,帶來了第一時間新聞暴政和觀點專制。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媒體和微博上的許多意見領袖在新聞發生后,都成了救火員。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有他們的聲音,有他們的評論。這些人頃刻間成為了任何事務的權威評論家,制造議程,影響輿論。
在這種傳播中,記者和主持人成了許多事件的解說者和評論員。傳播新技術帶來了新聞圖片的廉價迅捷傳播。媒體和微博只需即刻配上評論性的聲白足矣,有的電視頻道或微博平臺整天就那幾個人煞有介事地對所有新聞事件分析和評論。網絡輿論常常不基于常理,甚至不從基本事實出發,沒有解決問題之欲望,網絡對話越來越難。在網絡圍攻和圍觀中,當一方受益于網絡不文明的和凌亂的話語時,另一方失去了對話的熱情。
今天中國站在社會改革的十字路口的時候,媒體成了各種利益集團都想借重甚至利用的對象,媒體成了各種利益集團政治斗爭的戰車。由于各股集團之間往往處于斗爭狀態,一股權力要想制服另一股權力,獲得輿論支持,就必須學會怎樣有效地利用媒體來傳播自己的聲音和形象。媒體成了各個集團爭奪政治權力的軟實力。
軟實力的核心是意識形態,其戰場有兩個:用圖像和故事爭奪民心的傳媒界;爭奪思想觀念策源地的學術界。而這兩個戰場上傳遞的信息全是不需要實踐和田野調查的驗證就能獲得的間接信息。資本集團的軟實力戰略就是在這兩個領域,瞄準年輕一代大腦,通過新聞媒體、影視明星、通過“公共”知識分子,開展思想戰和故事戰,用“故事”、“圖像”、“思想”、“觀念”和“口號”,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量變引起質變。
目前,意識形態雙方占有的輿論資源嚴重失衡。資本集團勢力已控制了中國最有影響的網絡媒體資源和部分傳統媒體資源,同時對幾大官方媒體、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進行了深層的滲透,有的傳統主流媒體正版與其官方微博在重大敏感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人格分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倡導共同富裕的媒體或記者編輯在官方媒體的微博版里被邊緣化。
在今天這樣一個離開了媒體語言不敢去思考和講話的時代,那些掌握媒體資源和話語權的精英決定了人們去思考什么問題、怎么去思考這些問題。今天,在很多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上,大量網民之所以那樣認識問題和跟帖,是媒體的精英們提供的食糧導致的。
今天大多數上網的或看電視的人只信媒體創造的世界。如果在微博上或電視上看不到,他們就不認為是真實的。結果,那些資本的代言人和輿論領袖對關鍵事件和問題的觀點,導致了網民和群眾對黨和國家的誤解或敵意。
在今天的媒體環境里,記者編輯不是孤島,不是孤獨的和獨立的作者。記者編輯的新聞價值判斷受制于媒體內部的控制,媒體的政治偏見存在于新聞的生產過程和價值判斷中。媒體和網絡界的編輯記者是新聞信息生產線上的一顆螺絲釘,他們做的是媒體和媒體的委托課題。通過選題的策劃、引用誰的話、語境的設計等,來滿足老板或客戶的要求。在某種強勢的經濟或政治力量的操縱下,真正的新聞被掩蓋或掩飾。
媒體有一整套的職業習慣、操作規范和價值系統,這些都決定了媒體在新聞生產和傳播時的定勢和取向。在媒體市場中,媒體投資者和經營者獲取利潤,記者編輯掙工資。今天的新聞從業者門檻越來越低,不需要專門知識、職業道德、從業執照、資格認證、專業標準、行業協會會員等。新聞記者屬于窮苦的勞動階層,沒有職業安全(職業穩定性)、看不到個人事業的前途。
盡管很多記者編輯跟著資本集團的精英及“公知”們一道吶喊,但他們不屬于資本權貴集團——他們并不屬于某個俱樂部、高檔度假村、會所、高爾夫球場的常客。新聞的商品化、記者編輯不穩定的工作、低收入和底層的社會地位,成為被各種政治力量利用的空子。
當資本集團控制了生存資源后,他們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培育自己的文化精英,將社會的輿論權和話語權交托給文化精英掌握。掌握話語權的文化精英,在資本集團的強大支持下,跟社會其他精英一起聯手完成社會控制,包括對網絡輿論的控制。
中國某些大的門戶網站的出資人的資本性質,決定這些媒體必然要為資本利益代言。幾大門戶網站在發展初期,接受境外風險資金的入資,又紛紛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國際資本對這些主流門戶網站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僅從媒體的社會和政治動員力看,資本控制的媒體動員力已經超過官方控制的媒體動員力。
資本勢力這種對中國網絡媒體和部分傳統媒體的滲透導致了在國家重大敏感問題的報道內容、報道立場和報道態度上產生網上和網下的“人格分裂”,讓黨的廣大追隨者無所適從。真正的新聞自由在于擺脫媒體的外部控制和媒體的內部控制:1)外部操控——政府的控制與資本的控制;2)內部操控——媒體投資者和媒體經營者通過編輯部內部控制編輯記者。
一些媒體表面上在爭取擺脫黨控制的“新聞自由”,而實際上在變成資本的喉舌。資本對媒體的控制力大于社會其它力量對媒體的實際控制能力,而網絡媒體也在演變成一個代表資本利益的強大的政治權力。媒體不再是為人民服務,更不是為民主法治社會服務,而成了資本精英小圈子進軍政治精英小圈子的舞臺。媒體和網絡上更多的意見領袖成了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水木然:有多少媒體被資本掌控?
我們先來看一下美國的情況:《紐約時報》為蘇茲貝格家族所有;《華盛頓郵報》為格雷厄姆家族所有(后來賣給了貝索斯);《洛杉磯時報》屬錢德勒家族所有(后宣布破產);《華爾街日報》屬班克羅夫特家族所有(后來歸屬默多克)。這些家族一方面掌控托拉斯式的媒體,尋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會搞多元化生產或投資,在必要的時候,為媒體主體提供重要的物質支撐。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對媒體的把控!
媒體,是社會的眼睛。
如今新媒體和自媒體日益繁榮,吸引了人們的大量注意力。但是媒體的性質也在瞧瞧變化……
不錯,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但是當一個記者不辭勞苦的去現場采訪,還要承擔相當的現場風險,所寫報道的傳播量還不如某個娛樂明星、段子手隨便拋出來一個段子的時候。這是互聯網的可悲,也是時代的可悲。
以新浪微博為例,它幾乎全部淪為明星抒情的平臺。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百姓,即使家里著火了,也不會有人去理會你;如果你是一個明星,哪怕隨便放一個屁,都有很多人跟著去聞。
如今,中國的明星那么多,大v那么多,拿到投資的段子手團隊也那么多,你見過哪個自媒體是以報道真相為己任了?你見過哪個自媒體是以輿論監督和追逐真相為理想了?全部都在吹噓自己的估值!他們的重點不再是寫好一篇報道,而是研究如何能出來一個10萬+……
以前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而現在是沒有粉絲就沒有發言權,你不覺的這太荒唐了嗎?
請記住,一旦媒體商業化,被資本所綁架,媒體就將成為資本的幫兇,我們的眼睛也就被蒙蔽。
它們寧可把錢花在如何創作出更牛逼的“段子”上,也不可能把錢花在如何真正的給我們帶來“真相”上。尤其是那些積累了一定粉絲,就去拉投資的營銷賬號,它們到最后必定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是資本擴張的墊腳石。
筆者認為:媒體以追求真相為最終目的,而自媒體以追求利益為最終目的。
這才是兩者的最根本區別!
有人說存在即合理,只要滿足了大家需求就是有價值。按照這種邏輯,黃賭毒都是人的需求,都是我們應該發揚光大的!
所以那些無限附和大眾的東西,早晚會把大家推向深淵,只有堅持給我們警醒和明示的事物,才說推動人類進步的力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