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昨天開始播出新的反腐紀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上篇,這是不久前播出的《永遠在路上》的姊妹篇,連鏡頭風格都保持了一致。兩個片子區別是側重點不同,《打鐵還需自身硬》講的是紀委系統內部反腐的問題。
十八大后加大反腐敗力度,反腐的執行者是紀委,這就意味著紀委系統的權力變大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怎么監督紀委這個監督者的問題。在中紀委的幾次全會上,習近平都講到了這一點。《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制作和播出,是紀委系統“自曝家丑”,也表達了紀委在監督別人的時候探索如何被監督的意愿,這個努力的姿態無論如何是應該肯定的。
《永遠在路上》播出時,我接連寫了幾篇評論,為被查處的貪官“辯護”。看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上篇,一個明顯的感覺是,紀委系統干部的貪腐在行為邏輯上并沒有什么特殊性,跟其他系統的貪腐具有明顯的共性。
以原中紀委第四監察室主任魏健對自己心路歷程的剖析為例。魏健原來在河北工作,因工作表現出色,被上調中紀委,到北京工作和生活。此后,原來就認識但沒有深交的一個企業主去找他,給了他一張存折,說北京什么都貴,這錢算是贊助老兄買房子的。魏健收下了。
收下這筆錢固然不對,違紀違法,但北京房價貴、生活成本高是事實,局級干部的月工資大概在兩萬以下,自己買房的確有困難。我在跟朋友閑聊天時聽說,因為紀委工作量加重,需要人手,從地方調動或借調過來的人不少,都面臨基本的生活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房子。現有又不分房了,房價在過去幾年打著滾地漲,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住的需求,靠合法收入是解決不了的。
另外一次,一個企業主請魏健到海南去玩,住在他自己的海邊別墅里,從魏健回憶這個細節的神情里,能看出他在看到商人的奢華生活時的震驚。后來,魏健說他的想法就變成了,如果你們愿意進貢,那就給吧,反正你們有那么多錢。魏健自稱生活條件還可以,也沒什么花錢的需要,所以收下的錢大都放在那沒動。
這種心態跟原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說的非常相似,都是看到商人的奢華生活產生了心理的不平衡,加上又有私人交情,就覺得拿點就拿點了,不算什么。
片中還講到另一個紀委干部在天津一座叫做君臨天下的大廈里買下了幾套住宅和商鋪,開發商給打了三折。這當然是數額巨大的變相賄賂。但是,不要忘了,房地產開發商大發其財也是不應該的,現行的房地產制度是違憲的——關于這個問題,我有專文論述,這里不多說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篇里的另一個重點人物是朱明國,他在廣東省政協主席的位置上落馬,但長期在紀委系統工作過。據他人說,朱明國曾經在干部大會上公開講,有些干部不像話,老板的錢嘛,你拿也就拿點了,但有的人連老百姓的錢也敢拿,拿完還不給人家辦事。外人聽了嚇一大跳,只能感慨南方的領導干部作風就是開放。
不難發現,朱明國的這句“名言”所表達出來的心態跟白恩培、魏健等人也是非常相似的,而且頗有點“盜亦有道”的味道——老板們的錢來得容易,拿點就拿點了,但老百姓生活不容易,不能拿他們的錢。朱明國是被原化州市紀委書記陳重光的案子牽出來的,他收過陳數百萬的賄賂,不知道他是否覺得陳是那種只拿老板的錢的還算“像話”的官員。
有的讀者可能覺得奇怪,我這么繞來繞去替貪腐官員找理由是為了什么呢?央視在做一個系列節目,主題是“為誰辛苦為誰忙”,這一主題提供的視角倒是有助于理解有些領導干部滑向貪腐的心路,也有助于解釋我要說明什么。
剛剛播出的這個專題節目是對參與建造國產大飛機C919的團隊的采訪。31歲的任娟有個兩歲的兒子,她總是加班,孩子不作不鬧,還鼓勵她,因為媽媽在造飛機,他感到很自豪。孩子都感覺自豪,這個感受傳遞給大人,大人當然也自豪。大飛機是高端項目,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不會低,但距離大富大貴肯定還是很遙遠的。但接受采訪的人,每個都很有自信,雖然很忙很累,卻也很滿足。人生的意義很大程度來源于社會性認同和自我實現的滿足感,這是錢所難以衡量的,對金錢也有替代作用,能找到這種感覺的人是幸福的,這樣的人追逐金錢的欲望就不會很高。
有自豪感的人生才是豐富的人生,那些有奉獻精神的人,雖然在金錢上有所損失,但利他主義的行為可以帶來精神上的充盈。有人說,雷鋒的行為也可以用人性自私來解釋,他幫助別人,心理上舒服了,所以這也是自私的。這樣的說法有玩世不恭的味道,但也言之成理,我們也可以用“富足”來形容雷鋒式的人生,只是這種富足不用金錢計價。一種說法偏激到極致就會反轉,就如同,騙一個人一時是騙,如果能騙一輩子,那就不是騙,而是真愛了。
領導干部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都是素質很高、能力很強的人,作為個人,必定有所追求。從朱明國的“名言”里不難看出,除了少數“不像話”的官員,多數領導干部對待老板和對待老百姓的態度還是有區別的,那么,他的精力是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還是投入到“為老板服務”中,其獲得的成就感也是不同的。
在現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策給老板們提供了機會,一小部分人可以掙很多錢,過極致奢華的生活,把大部分人甩得越來越遠。領導干部的工作挺忙的,但如果為這少部分人服務,當他們自問“為誰辛苦為誰忙”的時候,心里難免空落落的,缺乏更高級的價值觀,在面對這幫富得流油的服務對象時,也難免自卑。在這樣的前提下,滑向撈錢方向的可能性就大增,反正不拿白不拿。
要建立良好的官場風氣,很有必要采取節制資本的政策,因為這樣一來,干部的努力工作就成了為更廣泛的人群服務,是為共同富裕的高尚目標服務,這樣的工作能帶來的成就感會強得多。這是更有效抵御誘惑的方法。
也不用擔心這么做會打擊企業家的積極性,就沒人創業了什么的,這是資本家的走狗們編的瞎話。這種話表面上看是為了企業家鼓吹的,其實是把人看扁了,企業家到了衣食無憂之后,追求的也是自我實現,跟掙錢已經是兩碼事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講了,貪腐就要承擔后果,不能找任何客觀理由。那些被查處的干部也是這樣,在反思的時候只講自己的問題,不推卸責任。對這一點,我還真是佩服的,也更新著我對這個群體的認識。人家自己都不找客觀理由,我當然沒必要為他們“開脫”,我想表達的無非是,從根源上治理腐敗不能只把目光限在領導干部這個群體上,也要考慮到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這就好比,保持健康不能只考慮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也要搞好環境衛生,兩方面都是必要的。
要求領導干部抵制誘惑固然沒錯,可是也要節制資本,創造一個大家一起奮發努力,扶老攜幼一起朝前走的社會大氛圍,這樣既減少了誘惑,也讓干部有更大的成就感可以用來抵制誘惑。這才是對干部的真正的愛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