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從沒有消失過,其手法也不斷變化,概括起來主要有:篡改命題、歪曲原意、肢解體系、泛化概念、屏蔽主詞、摧毀信仰、攻擊本質、偽造名詞……這些手法都包含著特定的政治圖謀,但大多不單獨出擊,而是交互為用,混淆視聽。下面辨析其中幾種手法,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
1、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命題。譬如,“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根本觀點。反馬克思主義者改動兩個字,把“最終”改成“唯一”。篡改這一命題的現實危害在于抽掉我們黨的基本路線的理論基礎。我們黨的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如果簡單說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決定力量,那我們黨的基本路線就只需要一個中心,不需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兩個基本點;只需要物質文明建設,不需要精神文明建設。我國一些地方曾經發生的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甚至用犧牲精神文明建設來搞“物質文明”建設的錯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
2.歪曲馬克思主義的原意。如“反對西化中國”。有人鼓噪說,馬克思主義是來自西方的異族文化,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后,打斷了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血脈,破壞了中華民族傳承的根基。所以必須反對馬克思主義。這種歪曲是莫名其妙的。眾所周知,“反對西化中國”這句話里的“西”,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一個政治概念。其意是反對用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來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的只是外國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其次,馬克思主義雖然創立于西方,但它揭示的內容并不限于西方,而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歷史、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
3、肢解馬克思主義的體系。如從縱向上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反馬克思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各個階段對立起來,然后用前一個階段,反對、否定后一個階段,或者用后一個階段,反對、否定前一個階段。近些年來,在中國最常見最突出的表現,是通過制造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對立,來否定毛澤東思想,或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堅定不移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完整準確地反映了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
4、泛化馬克思主義概念。如把西方某些解釋馬克思主義的學派說成是馬克思主義學派,把解釋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說成是馬克思主義者。反馬克思主義者無限擴大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其要害是,否定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立場和世界觀,企圖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一切階級都贊成、擁護的馬克思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非階級化、空心化、非革命化。
5、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本質。馬克思主義本質是批判的,是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即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學說,最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批判的、革命的本質。正是這樣,反馬克思主義的勢力便竭力攻擊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改革開放前,我們犯過夸大階級斗爭的錯誤,釀成過嚴重后果,已得到糾正,其教訓深刻。今天,誰還會“高唱階級斗爭頌”呢?既然“時至21世紀,仍然高唱階級斗爭頌”根本不是事實,為什么又有人發出這種噪聲呢?其真實目的在于攻擊我們黨的領袖,否定我國的憲法,甚至要否定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
6、偽造反馬克思主義的名詞。如一些新媒體上有人把我們的公有制稱為“黨國所有制”,把國有企業污稱為“怪胎”,把我們的國家誣稱為“黨天下”,把社會主義國家各級領導干部誣稱為“權貴集團”,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誣蔑為“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還偽造一些名詞,提出一些偽命題,如“思想市場”,“政治市場”,“思想國有化”,“黨大還是法大”,“黨大還是人大”,“是忠于人民還是忠于黨”,“是忠于國家還是忠于共產黨”等等。他們意在制造思想混亂,詆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離間黨、人民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挑起種種事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汪亭友:厘清"民粹主義"的不同涵義,警惕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新旗號!
2017-03-24余云輝:改革的主線、底線和紅線——兼談改革要高度警惕“卡瓦略式”人物
2017-01-1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