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其他綜合 > 閱讀信息
【金秋茶話】李旭之:塞外秋行記
點擊:  作者:李旭之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5-10-17 08:38:14

 

151017csn001.jpg

 

   今年國慶節,我決定出北京走走。以往假期里,為避擁擠,都不曾假期出行,這次假期時間任由支配,便決定去塞外開車旅行一趟。

  十月初秋日里的北國,該是北國最美的時節了,使人汗流浹背、蟬鳴聒噪的夏天剛走不遠,便轉到了清爽宜人、朝夕結露的秋天了。

  北京的秋天之美,八十年前的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到北平,飽嘗了北國的秋味后,留下了名篇《故都的秋》,雖文字中帶有絲絲悲涼,卻也傾盡了對北國之秋眷戀的真情。今天首都北京,已是現代化建設后的高樓林立,車輛擁堵,人行匆匆,謀生切切的大都市了,《故都的秋》的那些秋味,在現代氣息中被沖淡或已不復存在。雖然時節的杰作,仍留在不變的天空和樹梢葉頭之中,卻也分割地看不清北國秋的整體風貌了。

  假國慶節之閑,出塞外一游,不僅可飽嘗北國秋日之韻,且也可一路觀攬名勝,還有何猶豫不行之可呢?

  十月一日一早,出北京上八達嶺高速,入延慶界,兩側的風光,向飛馳的汽車后邊閃去,遠遠近近高大的風能發電機悠閑地在風中轉動。波浪起伏般的泛黃的草原景色已不同于身后的華北大平原,此刻已是塞外。過宣化,直奔大同。

151017csn002.jpg

  懸空寺

  沿著山西境內的高速路,第一站到了懸空寺景區。開到懸空寺景區的山路不算很長,從渾源縣的一條縣道上山不久,便能看到懸空寺和恒山景區的標示牌,指示景區即在不遠處。從指向懸空寺景區的方向開下去,到了停車場,停車場不收費。打開車門,強烈的大風即刻使人感到了深山里冷冷的寒意,這時會有人拿著棉衣過來問要不要租一件。今天是個晴天,山里的陽光從湛藍清澈的天空中灑下來,有些刺眼,卻了無一點暖意。

  買門票時從播音中知道,因前些天有碎石從懸空寺上方掉下,所以懸空寺今天不能上了,只能進門后從遠處觀看。門票(25)雖然跟上懸空寺的門票(100)相比不貴,但不能登懸空寺畢竟是個遺憾了。

  進入景區。在這個南北向的深山峽谷之中,右前方的半壁懸崖上,突兀地鑲嵌著一座廟宇,這便是懸空寺了。懸空寺貼身凹臥在峭壁之上,下午的太陽已經轉到了山體的右上方,整個懸空寺便顯得暗了。

  靠近懸空寺,山谷里的風越發強勁,風從北口向著山谷中灌進,人有些難行。谷中一條河流清澈地流著。懸空寺順著傾斜的山體巖層而建,正面看,左低右高,左邊部分下接著山體,是一紅墻做基礎的廟宇建筑,再順勢而上,共錯落有三層。右側部分的兩個樓閣廟宇好像懸掛在峭壁之上,垂下來的十幾條細細長長的木桿,越發增添了懸掛感。這兩個樓閣之間,順著傾斜的山勢,接有一段空中棧廊,將整個建筑連為了一體。

  據說整個懸空寺的面積大約在一百五十平方米,與山體相比,懸空寺顯得有些小,感受著山谷里的大風,擔心著小小的懸空寺會不會能被大風刮跑,插入峭壁里的橫梁會不會朽壞。

  懸空寺掛在峭壁之上已經六百多年了,因建在凹進去的山體上,懸空寺少了歲月的風吹雨淋日曬的侵蝕,得以保存至今,不能不算建筑史上的奇跡。

  從文獻資料中得知,北魏時期修建的這座懸空寺,意取道家之和佛家之,以樓閣的形貌,意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境。佛道之士應該早無人在寺中了,留下的一座懸空的寺院,成了今天恒山景區最著名的景點了。

  出了景區,回望懸空寺,能夠進入看清它一眼的地方,都被圍墻給堵死了,要靠近懸空寺,至少要買25元的門票才能進入,如再登上懸空寺,則必須再買100元的登寺費了。

151017csn003.jpg

  北岳恒山

  出了懸空寺停車場,感動的是停車沒有收費,轉彎向右穿過一個隧道,幾分鐘的車程就到了恒山天峰嶺景區。

  恒山——五岳中的北岳。五岳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象征,是封禪祭祀的場所。孔子登泰岳而小天下,故五岳中東泰岳的地位歷來最高。而南岳和北岳,卻發生了變動。古南岳原在安徽的霍山(現天柱山),隋文帝改祀南岳到了湖南衡山。而古北岳恒山原在河北曲陽(今之大茂山),成于漢武帝時期的《五岳真形圖》中載:北岳恒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云云。明末和清初,改祀北岳到了山西,即今之恒山天峰嶺,但祭祀北岳的北岳廟至今還在河北曲陽縣。恒山不也巧合了恒山如行的說法吧。渾源恒山為岳的歷史是最短暫的,故清之前史籍中的北岳是指大茂山,不可張冠李戴。

  開車登山即可到半山的位置。停車望見紅色的恒宗大字突顯于峭壁之上。恒宗兩字,工整剛勁,氣勢磅礴,神韻天然,據說恒宗峭壁是恒山主峰南端的第一峭壁,也因恒宗二字,這里的位置稱為了大字灣

  從真武廟入口進山,拾階而上,漸入佳境,一路秋景旖旎。途中一松聳立于路旁,如黃山的迎客松一般迎接著如織的游人。抬眼遠望,紅墻飛檐的殿闕掩映在遠處高高的山林叢中。再上行,便來到了人天北柱的牌樓前。過了人天北柱,進入恒山廟群。一路近觀遠望,一座座觀廟,或遠或近,或隱或露,或高或低,點綴在恒山的蒼茫之中,古廟奇閣,留下的是道佛仙蹤,怪石幽洞,飄散著仙氣神靈。

  路遇一導游,遠指一洞,說叫出云洞。此山洞,大小深淺通向向無人知,陰天便從洞中出云繚繞,也算一奇觀了,看山勢,的確無處攀臨,任聽其說便罷。

  再往上,來到恒宗殿,恒山主殿。大殿之前的臺階,從下往上看,陡峭如立,臺階如銼,一階階一百零八階不間斷地直通殿宇,攀登的游人,身體如同貼著臺階向上爬,看著著實令人心悸。我不想冒險,便從側道緩坡走了上去。大殿主奉著北岳大帝。再往上,是一個洞天福地的殿宇。觀此殿,面南背靠絕壁之下而建,東西各有一山,是個冬暖夏涼的所在,不愧為洞天福地了。入殿,與殿內的老道士交談,得知此殿是明代建筑,供奉著北岳大帝顓頊和福祿壽三星以及二十四路神仙。殿外的崖壁之上,如檁的天下名山通天絕地的摩崖大字雕刻其上。

  聽說走到主峰天峰嶺尚有很長的路,又聽說后山自然景觀壯觀,但天色開始向晚,只得作罷,轉而下山。

  做一插曲:在聽到一個個導游向著游客的宣傳中將古北岳的歷史故事錯安到北岳搬來不足400年的恒山時,我總有一種想去糾正的沖動,歷史總是歷史,總不該向人們宣傳作假的歷史吧。

  駐足停歇,斯山遠望,砥柱穹廬,巍巍乎壯哉,絕冠北國;橫蕩綿延,跌宕起伏,西抵呂梁,東接太行,峻勢如行;控代扼燕,攜雁門平型二要,屏中原之鎖鑰,障塞外之腥膻,勢絕天下。

  攬斯山,看內長城而走山勢,燕趙得以存興,漢匈因之爭雄,拓跋破關而立北魏,成民族融合之淵藪。五岳之中,唯北岳成軍事名山也。

151017csn004.jpg

  云岡石窟

  晚住大同,十月二日一早去往云岡石窟。靠近景區,車輛擁堵前行緩慢,到達之后才看到景區超級的車多人多,極不容易地找到停車位,已距離售票處很遠了。門票125元,比較貴。

  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稱中國三大佛教石窟建筑群,是大同的標志性歷史古跡。進入景區,一路的樓閣建筑都是現代新建,但也莊重素雅,富歷史的滄桑凝重之感。景區入門處立一塑像,借導游的解說,是一名叫做曇曜的高僧的塑像。原來曇曜是云岡石窟最先五窟的開創者。

  云岡石窟所在的山體并不挺拔高大,遠看貌似低矮平頂的小丘,開鑿的石窟如蜂窩一般在豎直的山體一面上呈現著。

  走近石窟群,前幾窟已空空,只留下經風化后的空空蕩蕩的山洞。再往前看,有一更大的山洞,只剩的一座大佛,甚為壯觀,但聚神的雙眼,卻早已被人扣掉了眼珠(據說是瑪瑙眼珠)

  到第五第六窟的位置后,走進幾個外建有樓閣的洞窟,才能看到了令人驚奇也更加壯觀的洞窟和佛像。從第五窟開始到第十三窟,應該說是云岡石窟中最精美的部分,是從北魏開鑿后保存至今的精華,其中尤以第六窟最為精美壯觀,但窟內不許拍照。因為對佛教沒有研究,所以能看的只有形象和氣勢。這幾窟內,雖經一千五百年的歲月的風化侵蝕和人為的破壞,但是佛像依然留存住了莊嚴法相和雕鑿技術的高超與精美。多數造像仍是有色彩的,彩色的佛像更加增添了佛窟的藝術魅力。

  第十六到二十窟,聽說是曇曜開鑿的先五窟,也叫曇曜五窟,其中第二十窟的大佛,已成云岡石窟的標志,是我們通常在宣傳中看到的那尊大佛像。這尊大佛,高達十幾米,面部豐滿,形象端莊,神態祥和,微笑示人,服飾線條簡潔明快,呈坐狀,是中國佛教雕鑿藝術里的重要杰作。

  再之后直到最后的四十五號窟,或大或小,但佛像多數風化破壞嚴重,或已成空窟。

  北魏拓跋政權,建都于平城(今大同)近百年。北魏皇帝雖為少數民族政權,但信奉佛教。云岡石窟從北魏文成帝開始開鑿,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時期,前后六十多年,其中開鑿的鼎盛時期是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

  作為中國佛教的三大石窟藝術之一,在古代,從山體里用人力開鑿出眾多龐大的洞窟,可以想見,眾多的精美佛像,都要先鑿石洞再雕石柱,或者從開鑿的石洞的四面山體上雕畫出各式的佛像。難以想象,將是多么多么艱難浩大的工程。開鑿完云岡石窟,遷都到洛陽的孝文帝,又在洛陽的龍門開鑿了規模更為宏大的、工程更為艱難的龍門石窟。古代帝王,為了一己之信仰和所謂的藝術,不惜萬民之力,不痛萬民之苦,每一個大小石窟和佛像,無一不是千萬的民脂民膏所凝聚而成。

  今天,參觀完石窟群,不禁喟然,佛教雖然豐富了中華文明,但是也同時為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帶來了多少苦難,僅一云岡石窟,不知有多少勞力為開鑿石窟、塑造佛像而悲慘地死去,而佛法的慈悲救世于他們又在哪里呢?在游石窟的人的腳下,不知會踩在幾層的尸骨和不盡的亡魂之上,他們在地下哭泣了一千五百多年了吧。

151017csn005.jpg

  輝騰錫勒草原

  出大同,順著向呼和浩特的高速公路,途中經過卓資縣的一段難行路段,十月三日的下午時分,越過陰山,便到了烏蘭察布的輝騰錫勒草原。從陰山北坡而下,一派草原風光盡收眼前,進入了歷史上的游牧地區。

  草原空曠而開闊,遠處與天相接,近處坡溝起蕩,草已泛黃,不遠處能看到羊群在草原上低頭吃草,有人騎馬在草原上游蕩,頓覺天地安靜、清爽了許多。遠處遍野的風電林立,更顯得草原開曠。草原上的北風呼呼地比山南晉北的刮得猛烈,不覺有了一絲寒冷。

  輝騰錫勒草原上的公路好像是新鋪就的,寬闊蜿蜒,能看出十里,分道線還沒有畫,過往的車輛也不需避讓。奔馳在草原公路上,可以盡情放眼欣賞兩邊的金秋十月里的草原風光。遠處一條條的白帶,聽說是前幾天下過的尚沒有融化的積雪。

  停在一處人多的地方,立刻就有牽馬的牧民過來問要不要騎馬。商討之后,以一次50元的價格成交。騎在馬上,感覺有游牧民族的感覺。為了多騎一會,最后在牧民的牽領下到遠處的一個敖包后折返。與牧民的一路交談中知道,進入十月,草原將變得寒冷,來草原的游客,這幾天的可能就是最后一撥人了,生意已經蕭條,國慶節之后,這里搞旅游的人只能等待明年了。聽牧民講,這里的牧民都是漢族人,而呼和浩特北邊的草原景區的牧民多數都是蒙古族,不過這里的漢族人也已基本以馬為生了。騎在馬上,有一匹小馬一直跟隨在大馬身后,原來大馬是小馬的母馬,小馬還不足一歲。停步的時候,小馬不時伸到大馬肚下吃奶,一副和諧幸福的場景。

  奔馳在草原的公路上,車輛非常稀少,這里沒有堵車,沒有紅綠燈,沒有攝像頭,可以盡情地開,可以隨意地停,進入某個地段,可以望不到一個人影。公路在空曠的草原里蜿蜒上下,左右而去,不知盡頭。

  夕陽西下,需要找個地方安歇。在黃花溝景區的門口,被一名當地人所引誘,向著他說的地方開過去,極遠處一片片蒙古包似的地方,便是他說的能住宿的地方。

  看過條件問過價格之后,沒有在他的地方留宿,轉到鄰家,遇到三家也從大同來到此地的一群北京人,他們是北京二七車輛廠的職工,因相談甚歡,便結伴住下。商議后,決定吃烤全羊,新宰現殺,每斤40元。他們中的兩位男同志在看過羊之后,最后大家商定了目標,現場宰殺,凈羊32斤重,雖然超過了預期重量,但是大家仍是開心地接受了。

  這里是一個村莊,好像家家戶戶都以旅游為業,因為天氣開始轉冷,人氣很是蕭條,天黑之后,到處一片漆黑,北風吹的人更覺寒冷,蒙古包似的屋子,薄薄的鐵皮擋不住寒冷,三家的幾個孩子們幾次三番地向主人要電暖設備。

  整羊,一半煮,一半電烤。廚師是一位來自山西的老退伍軍人。在等待羊餐時,院里不時又有新的客人進駐。我們中的兩位女同志擔心自己的羊肉被減料或被偷換,便一直與廚師交談,廚房里暖和,出了廚房到處都是黑暗和寒冷,又能去哪里呢?在交談中得知,這家的老板相當心黑,不僅一羊兩賣,三賣也說不定(他們會偷偷地將一客人的羊肉拿走再以65元一斤的價格賣給另一個客人),還會漫天要價(比如我們看到的菜譜中的價格都高的離譜,比如一籠莜面180元,沒有標明的高價的地方還有很多),每只羊按斤收加工費(經過交涉,沒敢收),對待打工的廚師相當苛刻,不論多忙,都是廚師一人忙前忙后,每天累得第二天起不來床。廚師私下跟我們講,說忙過國慶節,就回山西,不再做了。廚師師傅也給我們講了這里的不為人知的道道,什么暖瓶里的奶茶千萬不要喝,不僅貴的離譜,而且奶茶是假的,是幾毛錢的東西兌出來的,但賣30元一暖瓶。如有客人取熱水,他們是不會告訴你哪個裝的是白開水哪個裝的是兌出來的奶茶,一旦不知情地喝了,30元是逃不掉的。

  在快煮好之前,聽監工的女同志說,老板一直企圖趕走我們的女同志,女同志堅守,老板無奈,索性直講,說要把我們在煮的羊肉先拿給新到的客人吃,我們的同志也干脆地沒有答應,氣的老板,后來一直沒有給我們好臉色看。

  終于煮好了,廚師也被統戰成了我們的戰友了,羊肉一分不少地上了桌,大家已經被凍得直打顫,看著熱騰騰的羊肉,講述著廚房里的斗智斗勇,這頓羊餐吃得盡興美味。一只羊,十個人,吃掉的不及半只,哪里是老板說的肯定能吃完的情況呢?(估計以前的都是被老板二次賣了。我與老板閑聊時得知,從六月到十月初的短短四個月,這家純收入在20萬元左右,也許這20萬元在老板心中打折后才告訴我的吧)剩下的我們全打了包,商定返回的路上,再美餐一次。

  第二天上路前,我們本想將昨晚的羊肉給熱一熱,但是廚師勸我們不要做,否則老板不收200元的加工費是不會完結的。看著昨晚忙碌的廚師師傅,索性立即上路。老板的陰謀沒有一個得逞,臨走,沒看到老板家一人出門跟我們道別,起碼的禮節都沒有了。此刻,只有廚師師傅出來,相互寒暄握別。終于離開了再也不會再來的這個地方。

151017csn006.jpg

  張北草原天路

  在出內蒙界進入河北界前的一個高速路服務區,與北京二七廠的朋友道別后,轉道奔赴張家口。

  十月五日一早,在手機導航的指揮下,出張家口市,從山間的一條蜿蜒狹窄的小路一路顛簸,終于到達了張北草原天路的黃花坪服務區。

  在黃花坪服務區的停車場,停滿了許許多多的車輛,看車牌,大多數是從北京過來的,右手邊,一個寫有草原天路的大門高高聳立著。問清方向,向東一條路,奔樺皮嶺,有100公里,是東線。往西去野狐嶺和白龍洞方向,有37公里,為西線。兩線景色各有千秋。因野狐嶺的大名,遂決定奔西,走西線。

  草原天路是一條汽車旅游路線,全場137公里,因此只能開汽車旅游觀光,但一路不時也能看到三五成群五六一伙的騎車旅行者。從西路口進入,一下就感受到了天路的涵義。這條路,忽然陡峭起來,如同在登天,又忽而傾斜下去,好像要滾落下去,忽而急轉,左右搖擺,又忽而一路坦蕩,可以閉眼前沖,觀兩側的風光,感覺略異于內蒙草原,這里的山岡起伏稍高于內蒙,不時有一片片轉黃的灌木叢點綴其間,也不時能看到農耕文明里的一個個村莊以及在草原上忙著收割秋糧的農人,山岡上一座座連成片的風電,有的不知疲倦地飛轉,有的在停下來休息。

  停在孟良城營地,站在山岡前望,頓時失去了方向,四周山岡連綿,草甸起伏,溝壑縱橫,一樣的空曠和蒼茫,人在這樣的天地間,頓覺渺小。扭身看到,原來所站的好像亂石一樣的山岡,有牌子指示,是明代的古長城遺址,這才認真看了起來,這里地勢較高,好像亂石的原來是古長城塌了之后碎了的青磚。一樣的青磚順嶺蜿蜒而去。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里應該是外長城了,而恒山上的長城是內長城,兩道長城筑起了保衛中原的兩道防線。已經錯過不遠的野狐嶺,八百年前蒙金之間的野狐嶺之戰,成吉思汗以十萬之軍大敗完顏承裕的四十五萬大軍,這一戰的勝敗成了蒙金兩國興衰的轉折點。

  西路37公里的天路,一路景色大同小異,秋日之下的壩上風光一覽無余,所能深深感受的,是天與地的變換相接,是草甸的跟隨起伏,是人在其間的融入自然,是放浪形骸的舒坦,是汽車旅行中最冷人激動和興奮的不尋常的路感,也許這就是天路的魅力所在吧

  據說,以后天路將實行收費制度,趕上的這次旅行,算是一次幸慶吧。

151017csn007.jpg

  嘆今幽古

  這幾天的行程和游覽,得益于全國高速公路在國慶節假期免費,雖然免費,但高速公路上并不車多擁堵,只在名氣較大的景區,才能感受到假日經濟里的特有的擁堵和人滿為患,這次感受最明顯的是在云岡石窟景區了。

  雖然是國慶,但在一路的觀察中,好像人們沒有慶祝國慶的氛圍,反倒是各處的商業熱潮,更可能是各景區一年中最后一次的游覽高潮。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出行方便了,但好像人們也已不再在意節假日的意義了,上下全民統統將任何一種節日(唯春節的傳統性還在)都變成了一種商業活動和旅游期。祖國萬里大好河山,需要我們去走走看看,但如果我們的政策統統將全民攪動起來,以發展所謂的旅游經濟的話,可能就走向了一個極端,不僅將高度凝聚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節日傳統經濟化了,也使時刻需要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團結力的國慶節給淡化了下去,總之現在在任何一個節日里,到處都成了錢的節日。

  再看各地景點。祖國五年前的文明史,先人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這些名勝古跡從來都是屬于全國人民的,還將繼續屬于我們的后代子孫,雖然它們分處各地,但并不因此而專屬某地。旅游經濟起來之后,但凡是個景點,所在地方便高筑墻圍長欄,架門收費,如想看清一眼,則必須買票進入才行,實實成為了當地的一棵搖錢樹,生財點,更有甚者,如鳳凰古城、平遙古城、周莊等地,連進城費都肆無忌憚地給創造出來了。名勝古跡需要保護,適當的合理收費能被理解,但是時至今日,各地景點的門票費早已經是一次次地價碼高抬,多數景區價高驚人了。以云岡石窟為例,門票125元,按我當日目測的以一萬人計,一天內只門票收入足有125萬之巨,七天假日,門票收入近900萬元,可見景區收入是何等可觀!除了必要的景區維護之外,余下的巨額收入又去哪里呢?做了何用?多數沒有景點的地區的人們,莫非只有給有景區的地方送錢的單向行動?由此,感覺在對待祖國名勝古跡的立場上和門票價格上,北京是做的比較好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性,如故宮博物院門票是按照博物館性質做定價的,北京的景山和北海是以人民群眾的公園做定位的,也許這兩個景點的門票是全國最低的吧——兩元。

  如果對中國歷史沒有必要的了解的話,而僅僅不過是一次現代式的風光景物里的穿梭,除純自然風光的旅游外,所到的多數有名勝古跡的景點景區,無一不是對一段歷史的回望和探古。如果真不懂歷史的話,那么對景點的游覽也就枉費了時間和精力了,正如旅游界的一句名言——看景不如聽景,所言的就是其中的歷史文化吧。

  在十月六日在走八達嶺高速返回北京的途中,明顯感覺到了一種俯沖的險境,路上隔不遠即有一個避險車道,是為剎車失靈預備的避險設施,可見這里的山勢是多么險峻。過了這一段,看到的就是坦蕩的華北大平原了。驚悸之余,回望一路的行程和從八達嶺感覺到的山勢之險,忽然讓我想到了歷史上的幽云十六州。

  不論大同,還是內蒙,以至張家口,這一地區,正是中國古代所指的幽云十六州地區。延慶是古代的儒州,大同是古代的云州,張家口地區屬古代的武州,北京是古代的幽州,等等。

  幽云十六州的丟失曾對中國歷史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唐朝滅亡以后,中國進入了五代時期,朝代更迭,中原混亂,興起于草原的契丹民族乘機統一了塞外,不時南侵。到后唐時期,石敬瑭叛唐被圍,為突圍自救,石敬瑭向遼國借兵,代價是將中原的北方門戶幽云十六州割讓給遼國。石敬瑭做了后晉的皇帝和遼國的兒皇帝,也于公元938年向遼國割出了幽云十六州。十六州的割讓,給后世的中國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影響。

  幽云十六州,地處燕山山脈、恒山山脈、太行山北段的山前山后,往北是草原游牧民族地區,向南是中原農耕文明地區,借險惡山勢,歷來是中原王朝阻擋草原騎馬民族南侵的天然屏障。尤其山后數州,也是中原王朝裝備作戰馬匹的重要草場。幽云十六州的丟失,中原失去了天然屏障,也喪失了戰斗力,而騎馬民族的鐵騎一下卻前伸到了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華北平原,瀛洲和莫州更是深入到了華北腹地。

  后周世宗死在了收復十六州的途中,北宋建國,太祖和太宗都致力于收復幽云十六州,幽州高粱河一戰,宋軍大敗,太宗中箭逃回,后北宋多年征戰無果。遼國鐵騎馬踏華北平原,蹂躪中原大地,一夜飲馬黃河,逼至澶淵城下。宋真宗親征澶淵,雙方最后達成澶淵之盟。中原王朝收復十六州的偉業徹底失敗。

  幽云十六州至明代再次收復,丟失已達四百年之久。幽云十六州在遼金統治之下,造成的一個最大問題是民族融合中的胡漢同化,尤其是漢人的胡化,使得這一地區的漢人在民族認同上的日顯孤立,在政治態度上的往來搖擺不定,遼來隨遼,宋來隨宋,金來隨金。幽云漢人的這些特有性格也隨著中國后期元明清定都北京的歷史演進,也許在很大程度上對全民族產生了極為有害的影響,比如加重了中國民族中比較嚴重的漢奸現象。

  借國慶節到這一帶的出行,除了觀景攬勝之外,使我深深地切身感受到了消失在歷史深處里的兩種文明、兩種地域之間的交鋒與融合。

  回到北京的兩天過后,有新聞播報,塞外的壩上已經下雪了。

  北京的秋,也聞到了深秋里的味道了。

  寫完于1014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金秋茶話】李旭之:塞外秋行記

    2015-10-17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