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其他綜合 > 閱讀信息
王陽明:如何喚醒內心的強大?
點擊:  作者:佚名    來源:世紀名堂  發布時間:2015-11-04 13:59:57

 

       【導讀】心為物役,我們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王陽明卻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參考這位心學大家的故事,我們就會發現,心其實很強大。只要內心足夠堅定,又何苦讓自己陷入現實的夾縫中苦苦掙扎……

12620330_1406872749169.jpg

今天,心為物役似乎已是常態,外界的物左右了內在的心,以至于人們普遍感覺是,物與幸福的增長不成比例。其實,我們的心并非如此的脆弱,只不過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將其迷失了。王陽明的心學會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有所啟發,使我們看到,心本來有其不可動搖的力量之所在。

體悟心力,知行合一

1496年,大明王朝舉子們的全國會試結束,當朝狀元公之子王陽明又一次榜上無名。說起這王陽明,此時不是等閑之輩,1493年春天,他已參加過一次這樣的考試,那次落第后,許多人都感到不應該,京城里的一些達官貴人都到王宅里去安慰他,甚至連宰相李西涯都來了,我們也可以想見,考試以前的王陽明,已經承擔了人們多重的期待,按李宰相的揣測,王陽明一定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就以開玩笑的方式來緩解,他對王陽明說:汝今歲不第,來科必為狀元,試做來科狀元賦。王陽明也真不含糊,提起筆來就寫了一篇,以至在座的諸位大老,連連驚嘆:天才!天才!

就是這個天才,沒想到第二次考試又失敗了,按一般人的心理推測,這壓力太大了,當時跟王陽明同舍的一位考生也落第了,感到無臉見人,王陽明安慰他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顯出了其心不為物役的力量。

就是這位對心的力量有所體悟的王陽明,在官場上遭到了一次大的劫難,15062月,他因上書言事,得罪了權奸劉瑾,被抓了起來,并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干驛丞,這年王陽明3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1508年春天,他終于到了龍場,在龍場艱難困苦的三年里,王陽明對心的力量又有了新的體悟。一開始,他對得失榮辱都可以超脫了,但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于是在困難的生活中,經常問自己: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這就是王陽明心學哲學,相對于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在中國人的生活實踐領域,一種新的思維角度、一種新的范式誕生了。王陽明心學在以后還有發展,其基本內容有心即理、萬物一體、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一學說,高揚了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心的力量。

儒學是為己之學,心學也不例外。將心學知行合一是可以讓人受用的,從王陽明此后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到其受用之所在。

顛風逆浪,從容無懼

1519年明王朝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江西的寧王朱辰濠叛亂,得到消息的王陽明未及報告朝廷,果斷地起兵平叛,事后,王陽明有大功而見嫉,非但沒有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差一點被誣告謀反殺頭。一般人處此狀況,大多是會憂憤難平的,但王陽明卻能從容化解。經過這樣的變故,他更加堅信了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所謂考三王,建天地,質鬼神,俟后圣,無弗同者。他給學生的信中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自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

王陽明有個學生叫聶豹,晚年曾被謗逮捕下獄,錦衣衛來抓他時,他從容鎮靜,毫無驚恐之態,時人無不嘆服,這就是一個有心學修養的人的受用之處,也是其做人牛氣的地方。當心學在中國大地上逐步傳播普及之后,聶豹并不是一個孤例,而是許多中國人的生活常態。

王陽明曾曰: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于七情之樂,而亦不外于七情之樂。雖則圣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許多信服王陽明心學的人,就這樣生活在快樂之中,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也許今天的人們,很難理解有一個時期我們中國人曾經這樣心靈自由的生活過,內心有如此充盈的感情。

忘乎外物,定心定慧

時下的生活彌漫著功名利祿的氛圍,有了錢希望有更多的錢,有了權希望有更大的權,對房子、車子、色欲等等都是不知饜足,而一點點的不滿足,就足以讓人輾轉反側焦慮異常,物質的豐富之下,是犯罪率、自殺率、離婚率、精神病率的升高,人們普遍的感覺是浮躁,浮躁久了就生暴躁,暴躁久了就生暴戾,媒體上經常報道的滅門慘案、屠殺親人,已讓人嗅到了這種暴戾之氣。對治這種情況,也許正需要王陽明的心學,當人們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力量之時,就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從而就能生活得自得其樂。

梁漱溟先生曾講過,跟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文化是一種早熟的文化,對王陽明心學來說也是這樣,可以看出,王陽明心學與當代西方海德格爾等人的存在主義哲學有著許多相通的地方,而海德格爾的哲學就是對西方理性主義傳統所導致的物質主義至上、人生意義缺失的一種反抗,反觀我們周圍的物質主義氛圍,我們同樣可以發現王陽明心學復興的類似動力,不過需要有人對心的內涵加以現代化,使之適合現代人的生活。

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的定盤針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