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蘇中英法誰的貢獻最大?
首先,法國可以排除。作為歐洲老牌強國的法國只堅持了一個多月就投降了。之后數年間,法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一樣,淪為德國的兵工廠和后勤保障基地,為德國提供了大量戰爭支持。
其次,在二戰中,中國的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淪陷國土最多。中國為二戰做出的犧牲(死亡1800萬人,傷亡合計3500萬人)僅次于蘇聯,但由于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的限制,對二戰的貢獻不如美國和蘇聯巨大。
那么,美國和蘇聯的貢獻誰更大一些?
一,先來看一下兩國的傷亡人數和消滅敵人的數量。
二戰前,蘇聯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但是,蘇聯對戰爭的爆發時間估計錯誤,遭到了德國的突然襲擊,損失慘重。
蘇聯在二戰中死亡人數是2660萬人,傷亡合計達到4700多萬人,占到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德國在二戰中死亡總計為531.8萬人(含死亡的45.9萬俘虜),其中對蘇作戰死亡418萬人(含俘虜)。也就是說蘇聯消滅的德國人占到了德國死亡人數的79%。
美國在二戰中共死亡40萬人,其中在歐洲和大西洋戰場陣亡25萬人(含傷病致死)。而消滅的德軍人數遠不及蘇聯。
二,參戰的方式和時間。
蘇聯與德國正面作戰,進行一次次艱苦卓絕的大會戰,甚至全民皆兵,參加城市戰、巷戰,淪陷區還有游擊戰,最終扭轉戰局。
蘇聯在開戰后把大量的工廠搬遷到烏拉爾工業區,這對支持蘇聯的持續作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聯對德作戰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來自后方的烏拉爾工業區,尤其是著名的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以及波波沙沖鋒槍。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后,美國對德國、日本、意大利宣戰,確立了“先歐后亞”的方針。
美國在歐洲和大西洋戰場以出動海軍和空軍為主,直到1944年諾曼底登陸才大規模出動陸軍參與對德作戰。
三,諾曼底登陸,美英開辟第二戰場。
敦克爾克大撤退和諾曼底登陸向來是英國美國宣傳二戰的重點,以此來暗示它們是二戰最大的功臣。
但是請注意諾曼底登陸的時間:1944年6月5日。
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是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美英在諾曼底登陸時,蘇聯早就開始了大反攻,而且已經攻入德國本土。這個時候美英如果還不登陸,開辟第二戰場,德國就被蘇聯單殺了,勝利果實將落入蘇聯手中。
四,美國對各國的援助。
美國對英國及英聯邦國家的援助占60%,對蘇聯的援助占32%,其他國家分享剩下的8%。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的援助,大多要經過英屬印度和緬甸,英國人會暗中扣下一部分,中國真正獲得的援助少的可憐。當然,即使很少,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戰期間,美國對蘇聯的援助總量看起來比較大,總價值約100億美元,但對于巨大的戰爭消耗來說并不算多。甚至有人說美英不希望蘇聯迅速打垮德國,只是希望蘇聯不要倒下,最好是蘇德兩敗俱傷。
在蘇德戰爭最關鍵的1941~1942年9月,美國對蘇聯的援助量更小,根本不足以改變戰局。所以說,美國的援助對蘇聯戰勝德國的作用并沒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美國的參戰本身就會對德國產生很大的心理打擊。
綜上所述,在蘇美英三國擊敗德國的過程中,其實蘇聯的功勞比美英要大的多。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幾乎是獨自擊敗了日本海軍。考慮到二戰時期德國的國家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日本,擊敗法西斯的最大功臣應該是蘇聯,而不是美國。之所以現在多數人都感覺美國功勞最大,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歐美媒體幾十年如一日的大力宣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