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人生波瀾壯闊,他有“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的書生意氣,“寥廓江天萬里霜”的博大胸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非凡氣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雄氣概,“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韜武略,“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宏大抱負(fù)。男兒有淚不輕彈,可無情未必真豪杰。毛澤東不僅有錚錚鐵骨的一面,還有動情灑淚的另一面。讀懂這些含“淚”的詩句,有助于把握毛澤東深邃的內(nèi)心世界和豐富的真情實感。
長使英雄淚滿襟
1963年8月1日,毛澤東在《雜言詩·八連頌》中吟道:“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作為一個革命家,毛澤東戎馬倥傯,出生入死,不畏強(qiáng)敵,不懼艱險。但毛澤東也有“怕”,斯諾在紀(jì)實對毛澤東的訪談時寫道:“我記得有一二次當(dāng)他講到已死的同志或回憶到少年時代湖南由于饑荒引起的大米暴動中發(fā)生死人事件的時候,他的眼睛是潤濕的。”1937年,毛澤東曾對賀子珍說:“我這個人平時不愛落淚,只在三種情況下流過眼淚:一是我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看到他們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淚。二是跟過我的通訊員,我舍不得他們離開,有的通訊員犧牲了,我難過得落淚。我這個人就是這樣,騎過的馬老了,死了,用過的鋼筆舊了,都舍不得換掉。三是在貴州,聽說你負(fù)了傷,要不行了,我掉了淚。”
1928年8月,紅四軍參謀長王爾琢壯烈犧牲,毛澤東敬獻(xiàn)了一副挽聯(lián):“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后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這副挽聯(lián)是毛澤東痛悼戰(zhàn)友的真情流露,更是毛澤東“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意志表達(dá)。
生活中的毛澤東本真質(zhì)樸,悲天憫人,感情豐富。在毛澤東的生平資料中,有很多傾情落淚的感人故事:在烏江南岸,揮淚送衣給衣不蔽體、骨瘦如柴的“干人”;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時,在半山腰上慟哭被敵機(jī)炸死的警衛(wèi)班長胡昌保;1944年9月,獲悉彭雪楓將軍犧牲悲痛淚流;1945年觀看歌劇《白毛女》而動情流淚;1950年 8月5日,看到淮北洪災(zāi)報告急件中“有些災(zāi)民因躲避洪水不及,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時潸然淚下;1972年1月10日,親赴陳毅追悼會并灑淚三鞠躬;1976年1月,聽周恩來訃告及其悼詞時悲傷而淚如泉涌。
長歌痛悼思君深
1915年5月7日,日本向中國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時內(nèi)答復(fù)簽訂“二十一條”,袁世凱悍然接受喪權(quán)辱國的條款。消息傳開,舉國上下義憤填膺。毛澤東在揭露日本侵華和袁世凱賣國罪行的《明恥篇》封面上憤然題詩:“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xué)子!”
毛澤東的同窗摯友易昌陶于1915年3月不幸病逝。毛澤東寫了一副挽聯(lián):“胡虜多反復(fù),千里度龍山,腥穢待湔,獨(dú)令我來何濟(jì)世;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挽聯(lián)寫得哀婉真摯而又氣勢恢宏,抒發(fā)了一個熱血男兒憂國憂民之志。上聯(lián)痛斥日本一再侵?jǐn)_,漂洋過海,覬覦我錦繡河山,企圖吞并東北三省。時下社會極為黑暗腐朽,正期待我們?nèi)氐资帨欤銋s走了,我一人怎能濟(jì)世救民?下聯(lián)坦陳生死本是自然法則,不值得議論。百年之中,中日必有戰(zhàn)事,你的生命之花剛剛綻放卻撒手西去,走得真不是時候!
1915年6月25日,毛澤東在致湘生的信中說:“同學(xué)易昌陶君病死,君工書善文,與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詩,乞為斧正。”信中還附了一首哀婉凄切、蒼涼徹骨的悼亡詩《五古·挽易昌陶》。這首五言古風(fēng)共分五節(jié),每節(jié)八句,句句催人淚下,感情真摯動人。“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余哀”,第一節(jié)寫思念亡友的極度愁苦。“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第二節(jié)寫與友人永訣的悲切心情。“關(guān)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第三節(jié)寫對友人生前死后境遇的極度傷感。“列嶂青且茜,愿言試長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第四節(jié)寫國難當(dāng)頭卻痛失知音的酸楚。“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后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第五節(jié)寫祭奠亡友和傷時憂國的無限惆悵。作品詩情沉痛悲涼,但不是慘慘戚戚,而是透發(fā)著一股陽剛之氣,報國壯志,氣貫長虹。
秋雨韶山灑淚多
毛澤東和斯諾談自己的身世時,曾飽含深情地說:“我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愿意接濟(jì)別人。她可憐窮人,他們在荒年前來討飯的時候,她常常給他們飯吃。”毛澤東很愛母親,他還說過:“世界上共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他說母親屬于第三種人。
1919年10月5日,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病逝。噩耗傳來,毛澤東立即帶著弟弟毛澤覃回家奔喪。毛澤東趕回韶山?jīng)_,母親已經(jīng)入殮。毛澤民告訴他,母親臨終時還在呼喊著他的名字。毛澤東聞言,心如刀絞。毛澤東跪守慈母靈前,思緒萬千,含淚揮筆寫下了一生中最長的一首詩作《祭母文》。“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詩篇起句如呼天似的哭喊,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極度悲痛。毛澤東盛贊母親的“盛德”:博愛親疏、愷惻慈祥、整飭成性、頭腦精密。毛澤東傾訴母親的“恨偏”:受封建禮教壓迫甚深;兒子們未完全成材;沒享受到兒輩報答的清福。《祭母文》是念頌?zāi)赣H的絕唱,不著“淚”字卻滿紙悲情,毛澤東將痛苦、悲傷、思念、惆悵、悔恨、感恩之意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毛澤東詩詞中“淚”字出現(xiàn)最多的,是寫給楊開慧的作品。毛澤東對楊開慧情深意重,為楊開慧作了三首詞,有四次傾情灑“淚”。
1920年,毛澤東與楊開慧結(jié)婚。他忙于革命,四處奔波,夫妻聚少離多。1921年,他把滿腔的離愁別緒寫進(jìn)《虞美人·枕上》。恰如《鳳求凰》所云:“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毛澤東亦是“堆來枕上愁何狀”。“一勾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這是愛而相思,相思而愁,因愁而淚。
1923年底,毛澤東動身前往廣州,“揮手從茲去”,寫下《賀新郎·別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這是又一次落淚。正如唐代陸龜蒙《別離》所云:“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一個“住”字,把熱烈的愛情、復(fù)雜的心緒、理性的克制描繪得形神兼?zhèn)洹?/p>
楊開慧壯烈犧牲,毛澤東慨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1957年5月11日,毛澤東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毛澤東追悼妻子楊開慧和戰(zhàn)友柳直荀。烈士忠魂飛上月宮,受到吳剛和嫦娥的熱烈歡迎。“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高興得掉淚。對于此句,周恩來這樣評論:“ ‘淚飛頓作傾盆雨’,是嫦娥之淚?是吳剛之淚?還是作者之淚?是普天下革命人民灑下的傾盆熱淚。”
1961年,毛澤東寫了《七律·答友人》。“斑竹一枝千滴淚”。斑竹,又名湘妃竹,典出晉張華《博物志》云:“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1975年,毛澤東對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講師盧荻說:“‘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就是懷念楊開慧的。楊開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現(xiàn)在有的解釋卻不是這樣,不符合我的思想。”毛澤東看見斑竹,也懷念起楊開慧。
需要說明的是,毛澤東詩詞中直接出現(xiàn)“淚”字的情形的確不是很多,但是有些作品卻蘊(yùn)含毛澤東縱情落淚的神情。1958年6月30日,毛澤東看到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的報道,“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揮筆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血吸蟲病導(dǎo)致“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情系人民的毛澤東能不傷心落淚?1963年12月,羅榮桓元帥病逝,毛澤東賦詩《七律·吊羅榮桓》。“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毛澤東痛失戰(zhàn)友良將,能不老淚縱橫?
(來源:昆侖策網(wǎng),原載《學(xué)習(xí)時報》2023年4月7日第4版)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yù)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yīng)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容 相關(guān)信息
毛澤東: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至今未變,個別結(jié)論可以改變
2023-04-08耿來意 | 毛澤東祭奠母親:春風(fēng)南岸留暉遠(yuǎn),秋雨韶山灑淚多
2023-04-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wù) 新前景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shè) ?
? 黨要管黨 從嚴(yán)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