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司令部前司令查爾斯·理查德上將
臺灣沖突可能比烏克蘭沖突更模糊,很難確定何時會爆發危機,但在美國人的眼中,2027年是個特殊的時間節點,美國軍隊官員和專家都提到這個年份。2022年5月5日,美國著名的軍事網站“防務一號”的一篇分析文章用了一個特別夸張的標題《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表示,中國可能會使用“核脅迫”手段試圖在2027年占領臺灣》。時任美軍戰略司令部(STRATCOM)司令查爾斯·理查德上將(Adm. Charles Richard)對國會議員表示,中國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戰爭,未來可能會利用核脅迫手段來取得優勢,中國大陸的意圖是在2027年之前具備統一臺灣的軍事能力。
這個時間表與2021年3月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INDOPACOM)司令菲利普•戴維森(Adm. Philip Davidson)上將對美國國會議員說的話相吻合。2021年3月1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戴維森起草的報告,尋求在2022-2027年期間獲得270多億美元的軍費預算,用來打造“沿第一島鏈的精確導彈打擊網絡”。2021年3月9日,戴維森在國會作證時表示,他擔心中國大陸會在未來6年內收復臺灣。退役美國陸軍三星將軍約翰•法拉利曾任美國陸軍項目分析與評估主任,如今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客座研究員,他于2022年5月9日在《防務一號》網站撰文分析國際局勢時也表示,2027年的中國比2037年的中國更加危險。
理查德上將認為,中國的核彈道以及在戰略上的突破都表明,美國在面對核威懾時,在能力上是有缺口的,所以他敦促美國國會恢復對艦載核導彈的資金支持。
2022年5月23日,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新聞發布會
也許是口誤,但更有可能是吐露心聲。拜登于2022年5月23日訪問日本時,有記者問到:“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您不想在軍事上卷入烏克蘭沖突。如果涉及到臺灣,您愿意在軍事上介入保衛臺灣嗎?”拜登回答:“是的。”這個回答似乎表明,與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相比,美國在支持臺灣抵御中國大陸方面會做得更多。
在拜登回答記者后,一位白宮官員說,對臺灣來說,這種類似的防御支持是在《與臺灣關系法案》(Taiwan Relations Act)下保持的,該法案允許美國提供安全援助,“為臺灣提供自衛的軍事手段”。這位官員還強調,拜登發表講話后,“政策沒有改變”。但無論如何解釋,這已是拜登第三次暗示美國會軍事介入臺海沖突。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新聞發布會上都曾“打太極拳”,不談論美國部隊介入臺灣沖突問題,強調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奧斯汀聲稱,美國致力于通過《與臺灣關系法案》支持臺灣,“為臺灣提供自衛的手段”。米利更是表示,美國有各種各樣的應急計劃,包括太平洋、歐洲和其他地方的計劃,所有這些都是高度機密的。他認為,公開談論與這些計劃相關的風險是非常不合適的,而這些風險與臺灣或太平洋其他任何地方都有關。
不過,美國的一些議員迅速批評總統的言論。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高級成員、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表示,拜登的言論“某種程度上違反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作者:張貴余(沃德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沃德輿情觀察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2027年是個敏感時間點——《假如臺海“有事”,美國如何應對?》之二
2024-09-0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